海上风电离建设难度大 产业培育更需有长远眼光
国际先驱导报
海上风电,看起来很美,但建设难度大,产业培育更需有长远眼光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宋媛发自北京 “在中国和波兰,人们到风车边拍摄婚纱照。”英国《经济学家》援引全球风能理事会官员史蒂夫的话,反驳那些认为风车不美观,尤其那些因此反对海上风力发电的人。
报道说,在美国,因为肯尼迪家族和其他显赫人物的反对??风车给这些富贵人家的海滨消夏别墅造成了“视觉障碍”,政府不得不修改一个10亿美元的海上风电建设计划,把风车数量从170个削减到130个,风车群将更呈长条形建设在离城镇30公里外的海域。该计划4月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装机46.8万千瓦,有望成为美国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站。
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耗日益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关于风车是否“有碍观瞻”的讨论显然过于奢侈。更何况,海上风电具有不产生垃圾、不需要用水、几乎不占用陆地等诸多优点。我们更关心的是:海上风电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9月结束的国内首轮百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江苏滨海、射阳、东台、大丰4个共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特许权招标项目揭晓。这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项目已由示范工程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成本:陆地风电的两三倍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风电建设和发展,而风电行业发展屡超预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风能专委会理事长贺德馨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
陆地风电建设如火如荼,海上风电也风起云涌。目前沿海多省已完成或正在准备海上风电规划,到十二五规划末,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计划分别是70万、460万、150万、300万和40万千瓦,到2020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将增长到155万、945万、370万、700万和110万千瓦。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资源量多,品质好,且清洁环保,已成为国际风电发展的新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景全介绍,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近海风资源,近海1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1亿千瓦,近海2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3亿千瓦,近海3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4.9亿千瓦。
我国潮间带海域广阔,适合建设海上风电场的资源比近海深水段区域更为丰富。初步估算,我国在5~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三峡电站原设计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
虽然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但是作为海洋永久构筑物工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要求比海上石油平台建设要求还要高。因为海上风机底座要求更加坚固,从而使得桩基工程投入更大,且需要铺设海底电缆来传输电能,加之建设、维护工作均需要专业船只和设备作业。因此,相对于约4.5亿元至5亿元的一个陆地风电场的建设成本,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至少是陆地风电场的两三倍。
要大手笔进行海上风电开发马虎不得。中国能源网董事总经理韩晓平告诉记者,最主要是选址,其次基础制作、安装施工方案、并网技术都要细致考虑,设备工况载荷计算(包括防盐雾之类)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中国沿海台风的肆虐可能将成为海上风电开发的一大障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曾对此发出警告:“受台风影响,中国的海上风能资源并不等于‘风电资源’。”
“跳楼价”为的是配额
国内的陆上风电价格按区域划分,有四个标杆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然而,此次江苏海上风电的竞标价中,最低中标价仅为0.6235元/千瓦时,所有参与角逐的企业报出平均电价也不过0.71元/度,直逼陆上风电电价。
高成本低电价,显然是个矛盾。“这样的价格让海上风电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说。据悉,此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做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滨海、射阳、东台、大丰四个风电场含税上网电价依次为每度1.0620元、1.0450元、0.9553元和0.9645元。
企业这种异常的热情令人费解。“海上风电合理的电价水平应该比陆上高50%到70%,因此合理电价应该是0.9元甚至1元以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这不是个体的不理性,而是集体不理性。
对政府而言,虽然产业发展之初不能急于将新能源价格与传统能源价格接轨,但如不及时遏制这种不符合常理的低价竞标苗头,将有可能使上游设备、配件企业遭遇下游压价,生产积极性和技术创新受到影响。
既然亏本,企业还积极血拼,其背后必有所求。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马凡华分析:“即使亏本也要提前占据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发展的优势地区,这不失为一种策略。另外,中标的中国电力央企多以传统火电为主,政策规定火电企业必须拥有一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所以,电力央企此举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当于为自身累积配额。”
风能设备专委会主任秦海岩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些海上风电还只是示范项目,预计未来多次招标后价格会逐渐趋于合理,“对消费者而言,其高成本不会被火电企业拿去综合,提高电价。”专家也表示,由于海上风电的主要成本集中在安装和运输上。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海上风电开发成本将有大幅下降。
设备商借力扩张
如此意料之外的低价起步,谁将从海上风电发展中获利最多?“毋庸置疑,风电设备企业将获益最大。”李胜茂说。
一般来说,可再生能源项目都享受国家很多税收减免优惠,对当地税收贡献不大,因而当地政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但是设备制造企业则不同,它们都被当地政府奉为座上宾。”李胜茂介绍,海上风电场大多规模较大,这一定会助推相关设备制造企业扩大产品销量。另外,海上风电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十分庞大,因此故障率相对较高,相关设备企业必然要靠近海上风电场,“借力海上风电开发,设备企业将顺势完成版图扩张。”
现在,大丰潮间带项目机组供应商金风科技(24.30,-0.22,-0.90%)已经在江苏大丰建立了海上风电设备生产基地;滨海、射阳两个近海项目设备供应商华锐风电在江苏盐城的国家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基地,则落户南通。
随着海上风电的首轮招标落定,风电装备制造行业将展开新的市场争夺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将紧密跟踪国内外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对记者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的全面启动,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自去年始,在风电发展强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陆地风电的发展速度。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中国现在开发海上风电仍处于较好时机,一旦有所迟疑,无论从海上风电设备性能设计还是海洋工程经验方面,都将拉大与国外的差距??尤其,中国海上风电的“潜在市场”早已被国际风电制造业巨头紧紧“盯上”。去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2009中国国际海上风电和传输大会上,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安信诚就直率地说:“中国拥有极佳的海上风能资源,在中国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的进程中,能力和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的参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