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埃及局势动荡抑制石油工业投资

埃及局势动荡抑制石油工业投资

  埃及虽地处中东油海,但是其石油工业却无法与其他中东国家相比。2012年埃及石油储量仅居世界第25位。埃及人口迅速增长但石油产量有限,导致石油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两年来,在“阿拉伯之春”革命风暴的席卷下,埃及深陷民主乱局,使本就处于困境的埃及石油工业更加艰难。


  油气开发进展缓慢


  埃及的油气资源无法与同处于中东地区的沙特、伊拉克和伊朗等国相比,只比地理面积比其小很多的叙利亚略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埃及进入石油勘探开发的活跃期,平均每年钻井52口,平均成功率40%。目前在苏伊士盆地已有54个油田投产,西部沙漠有50个油田投入开发。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油田产量达到饱和后,埃及的石油产量不断下降。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数字,2012年埃及石油产量下滑至世界第26位。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调查(2012年版),2011年,埃及石油日产量为735000桶,是世界石油日产量的0.87%。与2010年相比,2011年埃及石油日产量停滞不前。2011年,埃及天然气产量为612.6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也没变化。


  经过了风雨飘摇的2012年,埃及石油勘探没有取得任何新进展,探明储量没有增加。在油气生产方面,当前埃及的石油产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下滑。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在埃及,政府是油气产品的唯一买家,本土油企和外国石油公司都要把产品卖给政府。因为垄断和市场竞价机制缺失,油气产品价格被固定在低位,所以能源公司缺乏扩大生产规模的动力。


  油荒阴影驱之不散


  埃及人口迅速增长加上石油产量有限,导致石油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始终一味加大对燃料的补贴,将石油产品价格人为地维持在极低水平。目前埃及柴油价格每升不到20美分,90号汽油每升不到30美分。近几年来,埃及经济增长放缓,财政赤字恶性膨胀。为了满足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埃及政府已经债台高筑,欠了数十亿美元的外债。在本财年的上半年,埃及政府给出的燃料补贴已高达81亿美元,占到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20%以上。这不但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油价过低也使人们不爱惜宝贵的能源,导致石油产品消费过快上升,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埃及政府石油部长谢里夫?哈德拉6月23日在开罗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埃及的柴油储备只能够满足国内8天的需求,丁烷和汽油的储备分别能够满足国内10天和14天的需求。现已进入8月,埃及3种重要油品早已用完。


  外资公司成惊弓之鸟


  在埃及投资开发石油的国外公司多达数十家,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爱尔兰、希腊、法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在政治动荡的大背景下,外国能源公司投资埃及的热情也受到抑制。已经在埃及开展业务的能源公司,如BP、英国燃气公司和埃尼公司等近期都已开始从埃及撤离员工。


  BP表示,在埃及军方罢免总统穆尔西之后,该国的动荡加剧,作为预防措施,公司将暂时撤出一批非核心的外派人员、承包商及其家人。但BP表示,目前所有雇员都很安全,当地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未受影响。BP是埃及原油及天然气的重要开采商,在埃及经营多个油气田,并有多个深水和陆地油气田的开发项目。该公司的这一决定表明,政治危机已开始影响到埃及盈利最多的产业之一。


  壳牌的一名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员工的安全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我们不会对特定的安全问题发表评论,但我们正密切关注埃及的局势。”壳牌早在1911年就进入埃及进行油气勘探,目前在埃及的石油日产量为100000桶。


  意大利的埃尼公司目前是埃及最大的外国能源企业。埃尼计划未来5年在埃及投资120亿美元主要用于埃及天然气的勘探生产和运输。埃尼在埃及也有多处油气田正在开发,而且还准备进军埃及深水油气田开发领域。埃及局势的持续动荡,对埃尼公司在埃及开展业务的信心造成很大的打击。埃尼公司已开始从埃及撤离部分员工。


  一旦这些外资油气公司撤离,对于极度缺乏资金和技术同时面临极大供应压力的埃及来说,石油工业可谓踏上崩溃的边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