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埃及 赚还是赔?
作者:田晓航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近日,一个由40多家企业高管组成的英国经济代表团赴埃及寻求投资机会刚刚离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亲率30家知名企业的高管到访。再过几周,埃及又要迎来一个由40家公司代表组成的意大利代表团。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政局方才企稳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内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埃及经济的春天近了?
2011年以来,受政局动荡影响,埃及经济年均增长率仅有2%左右,甚至一度低至2%以下。2013/14财政年度,埃及经济增速逐季回升,第四季度甚至达到3.7%。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去年12月将埃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B-上调为B,展望为稳定。
埃及投资部官员日前表示,政府力争使2015/16财年GDP增速达到3.8%,要达到这一增长率,就需增加3360亿埃镑(约合467亿美元)的投资,以及8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从何而来?埃及政府发动包括媒体在内的各方力量,“打广告”、“搞推销”。
去年下半年以来,“引资”一词频频见诸埃及媒体。埃及政商界无不期待将于今年3月中旬在红海滨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的经济峰会。据悉,埃及政府邀请了120个国家和地区、3500名投资者参会,希望借此招商引资。
事实上,自去年6月塞西就任总统以来,埃及吸引外资的大幕就已拉开。埃及政府陆续推出了包括“苏伊士运河新航道工程”等一系列大型经济项目,涉及基础设施、能源、通信等诸多领域,面向国际投资者招标。
与此同时,埃及政府开始拿出实际行动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国投资者带来便利。为重塑投资者信心,埃及迄今已向外国石油公司陆续偿还了40亿美元的欠款。尽管这导致埃及的外汇储备减少,但显示了埃及政府打消投资者疑虑的决心。
然而,外国投资者虽对埃及投资显出极大兴趣,但内心仍有各种担忧,吐槽最多的,仍是埃及的投资环境。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执行副总裁加藤庸之(Tsuneyuki Kato)将埃及投资环境的问题总结为七条:法律和偿付体系缺乏稳定性和透明度;外汇短缺、存在拖欠款项现象;劳动力体制僵化;在未经磋商的情况下突然变更商业规程;合同违约;清关过程存在问题;对外国企业进入埃及市场限制过多。
但中国投资者近年来对埃及的投资兴趣不减。埃及ElAraby 公司首席供应链总监迈扎特?马哈茂德?阿拉比(Medhat Mahmoud El-Araby)表示:“中国投资者比日本人决策迅速、更有闯劲儿,相信过不了几年,中国在埃投资占外资总量的比例将赶超日韩。”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开罗事务所所长大内康生也认为,埃及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埃及人口年均增长2%,总人口达8700万且年轻劳动力居多;地理位置接近欧洲、非洲、中东国家,具有战略优势;拥有稳定的气候条件、“黄金水道”苏伊士运河以及“天赐之宝”尼罗河。
投资埃及是赔是赚,当然见仁见智。但毋庸置疑的是,埃及已向全世界敞开了国门,庞大的引资需求和投资机会,给这个国家重振经济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