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新宪法草案公投虽获通过 政坛纷争依旧难解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黄元鹏):当地时间12月25日晚(北京时间26日凌晨),埃及新宪法草案公投的正式结果公布,新宪法草案在公投中获得通过。
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宪法草案公投最终计票结果显示,63.8%参加投票的选民赞成新宪法草案。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公投的投票率仅为32%,民众的参与度明显偏低。
这次埃及宪法草案公投由于监督投票的法官人数不足,不得不分成了两期举行。第一期于15日在开罗、亚历山大等十个省级行政区举行,第二期于上周六也就是22日在吉萨、阿斯旺等17个省级行政区举行。此前,最高选举委员会曾承诺于24日,也就是全部公投结束两天后公布正式结果。但是,由于需要处理关于公投违规和舞弊的投诉,最终结果推迟了一天发布。
针对此次公投,很多社会监督机构和政党都提出了投诉,其中,埃及“人权委员会”记录的投诉就高达1137件。投诉主要的内容有:部分投票站没有法官监督或者监督的法官资质存疑;部分投票站存在违规宣传活动诱导选民;以及部分投票站没有遵守法定的开门和关门时间、秩序混乱等等。对此,最高选举委员会表示,对每件投诉都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处理,确认了每个投票站在投票时均有法官监督,而个别有其它严重违规现象的投票站,其投票结果已在最后的统计中被剔除。
此外,反对派还针对公投分成两期举行、投票率偏低等问题,质疑公投的合法性,并向司法机构提起上诉。但是目前看来,公投推倒重来的可能性不太大。
围绕这部新宪法草案的争议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争议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世俗派势力和掌权的伊斯兰穆兄会势力的对立。穆斯林兄弟会及其下属自由与正义党显然是最希望看到新宪法草案“闯关”成功的,他们在公投结束后就一直呼吁各政治派别举行对话,声称新宪法的通过奠定了政治协商与合作的基础。但是,主要反对派政党联盟“拯救国家阵线”在非正式结果公布前就公开表示,该阵线要在公投结束之后继续斗争。他们发表声明称,绝不允许当权者改变埃及的世俗国家身份,或者重新走上独裁路线。埃及前总统候选人、“拯救国家阵线”主要领导人萨巴希也表示,考虑到低投票率因素,公投结果所传达出的真正信息是这部新宪法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难以成为埃及未来建设的基础。
舆论认为,正是由于世俗派势力和伊斯兰穆兄会势力之间的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化解,因此,埃及政局恐怕很难在新宪法草案通过后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