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独家评论:埃及总统角逐激烈、影响深远

独家评论:埃及总统角逐激烈、影响深远

中国网讯 2011年初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成为40年来埃及政局发展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之后,埃及虽然成立过渡政府但军方掌握实际权力。2012年5月下旬,埃及开始政局剧变以来第一次总统大选,但无候选人过半数。目前,正紧锣密鼓迎接第二轮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主要在穆斯林兄弟会提名的候选人、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罕默德?穆尔西将与前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之间进行。总理詹祖里6月6日表示,6月16日和17日所有国家公职人员放假两天。为提高选民投票率,两天内城际客车票价将减半,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将免费运送乘客,预计将有超过5100万埃及公民参与投票。

埃及总统选举引起地区和世界瞩目,这场在西方国家看来具有民选标志意义的总统选举,或许带来复杂影响,前景仍需观察。

大选相对平静但分歧明显

第一轮大选较为平静,秩序良好,预计第二轮大选投票会延续这种秩序。一方面是因为有军方强力维持,军方部署至少15万名军人确保埃及“在民主进程中迈出的重要第一步”。2011年2月穆巴拉克因反政府抗议活动辞职后,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接管了国家最高权力,解散议会并终止了宪法。委员会主席坦塔维元帅代行国家元首权力。根据过渡计划,今年初埃及选出了议会两院,军方将在6月30日前移交权力。

选举有序进行也说明埃及民心思定,民众希望新总统能够在维持政局稳定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公平、强力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多年来生活水平提升缓慢、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出于求稳心态,一部分选民对第一轮投票未能决出胜负感到些许失望,他们不太愿意看到穆尔西和沙菲克进入第二轮角逐。因为如果第二轮选举在穆尔西与沙菲克之间举行,埃及选民似乎将不得不在世俗与宗教派别之间再度权衡和抉择。

还有分析进一步认为,民众对两个候选人并不满意,他们担心两人都意味着2011年埃及起义所带来的民主成果的终结。比如,有分析认为,年届70的沙菲克毕业于埃及空军学院,有丰富的从军经历,1991年至2011年先后任空军参谋长、空军司令和民航部长。2011年1月,他临危受命出任政府总理,穆巴拉克下台后黯然辞职。沙菲克是“军方属意的总统人选”。有感于此,左翼政党埃及变革运动党的创立者乔治?伊沙克沮丧地说,“感觉就像革命从未发生过。兄弟会专制而狂热,沙菲克则是穆巴拉克挑选的人。这是非常糟糕的结果。”萨巴希的高得票率表明,相当一部分选民既不愿掌控议会的穆兄会独揽行政权力,又反对前政权势力的回归。

为赢得第二轮总统选举,穆尔西和沙菲克继续施展谋略,合纵连横。不少中东媒体认为,现在穆兄会利用埃及青年对审判穆巴拉克结果不满的情绪,打压沙菲克。沙菲克则反戈一击,强调穆兄会才是旧势力的代表,如果穆兄会掌权,将把埃及带进一个“黑暗时代”。沙菲克一方面强调不会复制前政权治理方式,同时指出沙菲克在军方和政府任职的经历,有助于埃及恢复秩序、重振经济。沙菲克得到了人数众多的伊斯兰派别苏菲派的支持。部分科普特基督徒、军人警察家属和前执政党成员也支持沙菲克。沙菲克还表示,若自己当选总统将任命穆兄会自由与正义党成员为总理。自由与正义党则试图联合世俗革新派人士萨巴希和穆兄会前成员福图赫等参选政党和人士,提早承诺给予他们副总统职位并组建联合政府。

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埃及人巴拉迪6月上旬表示,埃及还没有准备好进行总统选举,因为埃及政党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缓解。虽然从第一轮的势头看,穆尔西赢得第二轮选举的可能性很大,但同时仍不应排除世俗派政党依然当选的可能。不仅因为两者的差距并不太大,还因为埃及国内世俗力量依然强大,人们或多或少对伊斯兰政党抱有一些疑虑,知识层次较高的中产阶级尤其有此心态。不少民众在世俗与温和宗教政治之间摇摆,不排除一部分最终选择世俗化。

新总统面临世俗与宗教力量博弈

当然,从剧变以来埃及形势发展、穆斯林兄弟会组建政党参与政治选举以及初步计票结果看,伊斯兰政党候选人赢得总统大选的可能性较大。经过80多年的发展,穆兄会网络严密,财力雄厚,经验丰富,在基层民众、城市精英和知识分子阶层拥有大批支持者和追随者。

埃及总统地位重要,掌握党政军等实际权力。不论谁当选总统,新政府马上将面临诸多内外难题,政治改革、重振经济、减少失业和贫困、维护社会秩序都是严峻挑战。鉴于一些选民担心埃及成为宗教国家,另一些人则担心穆巴拉克政权卷土重来,选民在犹豫中期待是否有折中的第三选项。这种心态对框定总统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将起到重要引导和限定作用。

内政方面,新总统和新政府必须平衡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的关系,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尽快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同时确保100多年来的世俗化成果不受宗教保守势力的侵蚀。埃及曾长期实行王权统治,也曾长期受到穆斯林兄弟会影响。但近现代以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开埠,埃及的世俗化进程起步较早、走得较为深入和彻底。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纳赛尔革命推翻法鲁克王朝以来,经历了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等几任秉持世俗化政体的铁腕总统,宗教政治势力一直试图发挥影响但未能在政坛占据主导地位。

而今,一个世俗化的政权已然倒台,宗教政治力量借助宗教慈善和深厚的草根工作,在获得多数底层民众支持的基础上,面临崛起的新时机。因为对底层民众而言,他们不在乎什么政体,他们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和朴素的社会公正。2011年底的埃及议会选举中,穆兄会政党已经控制了近乎半数议席。此次穆兄会在总统大选中,更是以“复兴”为竞选口号,誓言惩治腐败,选情依然较好。尽管短期内埃及的世俗化基础和体制难以撼动,但难保穆兄会未来不会以渐变的方式推动宗教治理模式。

从这一点看,尽管穆巴拉克晚年成就了了,长期集权统治积累了大量经济与社会问题,但他早年对埃及的国家治理,在奠定埃及的重要地区地位和国际影响、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也是有功劳和贡献的,他坚定维护世俗化政体的战略方向赢得了国内外世俗力量的声援和支持。而沙菲克是穆巴拉克时期的官员,某种程度上他被贴上代表世俗化力量的标签。埃及的科普特人等基督徒也一直支持沙菲克,他们与穆斯林存在明显的信仰差异。

在经济与社会方面,新政府要尽快恢复经济发展,提高发展速度和效益,通过吸引外资等方式解决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保障众多民众的生活贫困问题,向其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和福利支持,有力推进社会公平公正,减少和打击腐败。

(来源:中国网)

【作者:罗琪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