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7000年来首次全民自由选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李来房 发自开罗
5月23日的开罗天空晴朗。这一天,几乎所有埃及民众都在忙着一件事??投票选总统。
这次选举被誉为埃及7000年文明史上的首次自由总统选举,意义非凡。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百姓用选票来决定谁将会是这艘“阿拉伯世界大船”的新舵手。
百姓排队尝鲜“民主味道”
5月23日上午8点,全国投票站开门。开罗南郊马阿迪第二学校投票站是专供女性选民的投票站,这里一大早就排起了几百米长的选民队伍。投票站对面,一连多张贴在墙上的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候选人穆尔西和前穆兄会领导人福图赫的竞选海报非常醒目。街道两边的草坪里、路灯杆上,候选人海报风中摇曳。他们或微笑,或注视,表露对埃及未来的信心,期盼选民给他们一个机会。
此次选举中,凡是18岁以上的普通居民持身份证即可投票。在开罗等城市地区,投票站都是男女分开。农村地区没有专供男性或女性的投票站。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投票现场看到,每张选票都有编号,候选人名单为13人,按登记顺序自上而下排列。由于埃及高达20%至30%的文盲率,为方便不识字的选民,选票上候选人头像的后面,还有自己的专门代表符号。每位候选人从最高总统选举委员会那里选择一个实物符号代表自己,比如,穆尔西的符号是天平,沙菲克是梯子,福图赫是一匹马,萨巴希是一头老鹰,穆萨是太阳,哈里里是金字塔。
而选民队伍里,有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抱着婴儿的妇女,拄着拐棍的老太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他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投票站准备投下一票,体验过去从未尝过的自由和民主选举的味道。“我们从去年1月25日动荡后的最伟大收获就是目前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刻。多少年来,我们不愿意去投票站投票,因为我们提早就知道了结果。终于,我们到了这里(投票站)来自主选择我们的命运。”开罗南部赫勒万省萨赫瓦小学投票站外排队的23岁地理教师胡萨姆?阿里对本报记者说。
埃及社会心态发生巨大变化
此次选举中,人们对投票的热情是穆巴拉克时代所不能比拟的。过去,人们不愿去投票。如今,经过动荡的洗礼之后,他们仿佛获得了解放,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利意识显著增强。政治成了埃及人青年们热衷的谈资。
在埃及人眼中,这次选举称为本国历史上的首次自由总统选举,也是首次没有人能预测结果的选举。专程前来观察选举过程的美国前总统卡特评价选举令他“感到鼓舞”。美国和欧盟官员称赞历史性的民主选举。
从形式看,埃及人迎来了新的民主时代,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民主和自由的选举。从国情看,埃及的民主土壤还需要多种养料才能变得适宜。在贫困率和文盲率都远远高出一般水平的埃及社会里,实现全面意义上的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前,各种谣言在媒体的渲染下满天飞,比如有人散布某个候选人退选的消息,而事实上他本人并没有退出。伊斯兰势力对旧政权候选人的人身攻击,称他们为“Feloul”(阿语“残余”的意思)。
此外,许多埃及人并不知道要投哪位候选人合适。总统选举民间观察员艾哈迈德?穆罕默德对本报记者说,至少30%的选民在政治上是无知的,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把票投给了穆尔西。农村地区,穆兄会成员用三轮摩的运送选民去投票站,呼吁他们支持穆尔西。
不过,尽管选举有许多待改进之处,但埃及毕竟在自由和民主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