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出口升级
来源:汽车观察
现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显然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耕耘上,有了更多自己的心得和路数。
即便埃及的形势持续动荡,但在中国市场遭遇低迷状况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未放缓进军埃及市场的进程。或许,对于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利用国际市场来换取生存的空间和时间,是一种残酷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市场现实,而埃及市场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不过,在经历了起步和金融危机之后,现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显然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耕耘上,有了更多自己的心得和路数。“从年开始,吉利汽车开始把汽车出口作为重要战略推进。埃及将是吉利汽车一个重要海外市场。”吉利汽车公司日前表示,在其面对国内市场进行战略调整的同时,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将上升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在这种战略布局下,日前吉利汽车与埃及GB Auto公司签署了CKD(全散件)供货组装合作协议,以及埃及总经销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埃及CKD组装吉利产品,首款车型为帝豪EC7,初期设计产能为三万辆/年,预计将于2012年7月份在GB Auto开罗工厂下线。组装产品在满足埃及市场需求的同时,将辐射到周边北非中东市场。
根据吉利公布的数字,2011年其出口销量为3.8万辆,这与国内第一大汽车出口品牌奇瑞汽车16万的出口销量来比,刚好也是吉利和奇瑞全年全球销量的差距。“出口销量差距大,所以才要追赶。”吉利汽车内部人士表示。
而选择在埃及作为自己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一站,也是有着诸多现实的因素考虑。由于埃及自己本国汽车工业很弱,政府对外来的投资就比较重视,也不会担心外来的汽车企业会影响自己国家的汽车工业,一般会给比较优惠的政策,所以全球30多个汽车品牌都进入埃及市场,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奇瑞汽车是自主品牌车企中最先布局埃及市场的企业。
截至目前,奇瑞已经在埃及成功投放A5、东方之子、瑞虎、A1、A3五个车型9款产品。2007年和2008年,奇瑞在埃及分别销售1.2万辆和1.6万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销量下滑到1.2万辆。2010年则实现了1.8万辆的最高销量纪录,市场份额占埃及的7.4%。
正是意识到埃及这样的新兴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600418,股吧)、比亚迪和华普汽车也都纷纷布局埃及市场,抢食奇瑞汽车在埃及市场份额。不过,与上述三家企业先进口试探市场的策略不同的是,吉利汽车则是直接走进去,到埃及设厂。
与吉利的策略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同样选择了在海外设立分厂,但长城将目光瞄准了东欧市场,意图以此为支点,来撬动西欧这个全球市场准入标准最严格的区域市场。2月21日,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在保加利亚的工厂正式投入运行,成为中国车企在欧盟地区设立的首家整车厂。
该厂由长城汽车与当地合作伙伴利泰克斯汽车公司共同建立,以KD形式进口长城散件进行组装生产。厂址位于洛维奇州,距离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约东北150公里处。
按照规划,新厂将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利泰克斯汽车公司营销总监伊沃?德考夫透露,今年能够完成4000辆汽车的组装任务,早期完整年份产能为8000辆;未来工厂将拥有名员工,产能逐步提高到两班生产五万辆每年;之后还将进一步扩张为三班生产到超过七万辆每年。而生产的车型将包括酷熊、炫丽、凌傲、风骏皮卡和哈弗。
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许验证了长城在保加利亚市场的初步成功,在并没有中国政府领导高层出席的状况下,保加利亚总理却出席了该厂的投产仪式。而一旦在东欧市场站稳脚跟,加之先前诸多车型已经取得欧盟市场销售的资格,长城汽车有望最先在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成批量的销售汽车,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跨越。
还是在2011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47.61万辆,同比增长,与国内市场的个位数增长率相比,国际市场的增长空间令人心潮澎湃,而在依旧看好今年汽车出口的情势下,吉利和长城绝对不是唯一的升级者。除了已经大幅领先的奇瑞,有消息称,先前对国际市场并不太认真的比亚迪,也开始加入这股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