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宽带接入――DSL前景浅析

-- IDC最新的研究表明:高速网络连接的需求已大幅提高;3年后,预计全球有超过2730万用户要使用高速网络服务。
DSL――从设想到现实
---- 1994年,被电话公司寄予厚望的ISDN横空出世,宣称具有128Kbps接入速率的ISDN将彻底淘汰拨号Modem。虽然ISDN的接入速率可以达到128Kbps,差不多是当时主流的28.8Kbps模拟Modem的4倍多,但面对视频等多媒体方面的服务需求仍然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ISDN无法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必须重新布设专用线路,相关设施的升级换代费用过于昂贵,导致ISDN出师不利,未能取得预期的战果。1997年,售价低廉、安装使用简便的56Kbps模拟Modem问世了,所以ISDN未能像电话公司一厢情愿的那样一统Internet接入的天下。
---- 正是这种情况为接踵而至的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及其子标准的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腾出了成功的空间。DSL通常包括IDSL、SDSL、ADSL、RADSL、VDSL及HDSL等。其中, ADSL以其适应性强、成本较低且较适合Internet接入的优势成为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DSL标准,并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DSL的发展方向。
---- ADSL始于1989年Bellcore公司提出的一种很超前的设想:用普通的电话双铰铜线传输视频信号、图像及高清晰度的画面等信息,以不对称形式传递。ADSL技术最初本服务于交互的视音频业务和应用如VOD等,但由于VOD未能蓬勃发展,ADSL也就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ADSL找到了用武之地。迅速从演示和试验设备的角色发展成为适合大规模商用的接入技术。
---- 早期的ADSL在用户方和局方均需安装POTS语音分离器,将通过电话线的语音和数据分离,并分别传送至电话交接机或数据网络。POTS分离器由服务商提供并安装,这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的设备投入,同时也加大了服务商的工作量,较大程度上约束了ADSL的发展。
---- 1997年ADSL标准出台,它是一种不对称的系统,其数据上、下行速率存在很大差异,在普通电话线路下,其下行速率可高达8Mbps,但上行速率却仅有1Mbps,不过这种“下宽上窄”的方式也比较适合Internet上行数据量小、下行数据量大的实际,完全能够满足VOD视频点播、交互视频游戏等对带宽的要求,并且由于使用了独特的信号调制技术,ADSL并不影响用户原有电话、传真及拨号Modem的使用,用户接入网络的同时仍然可以照常接听电话或收发传真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ADSL调制技术主要有QAM、CAP及DMT等三种。
---- 凭着这些显著的优点,以ADSL为代表的DSL很快赢得了包括Microsoft、AOL、Compaq及Dell等业内著名公司广泛的关注与扶持。
---- 1998年末和1999年初,在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可的一系列ADSL标准中,由UAWG(The Universal ADSL Working Group)制订的G.Lite标准终于改变了以往的游戏规则,使用户能够像使用模拟Modem一样,从第三方供应商处购置并自行安装,而且基于这个标准的Modem价格也大为降低。不过,G.Lite提供的这一切是以牺牲速率为代价的,在这个标准下的ADSL接入,最高下行速率仅有1.5Mbps,上行速率为256Kbps。
DSL与Cable Modem谁优谁劣
---- 在宽带接入技术中,Cable Modem一直是DSL有力的竞争者。Cable Modem利用有线电视网作为接入网。有线电视网目前多数采用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 Fiber/Coax)的模式,以往都是向用户单向广播式地传送电视节目,近年来出现了交互式传输数据业务的改造;早期的Cable Modem也只能用电缆传输下行数据而另外用电话线作为上行通路,不过目前的Cable Modem已完全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不再需要电话线。那么,Cable Modem与DSL相比,究竟谁优谁劣呢?
---- 首先在实施简易性方面,Cable Modem接入取决于所处商业区是否实现线缆联接。目前线缆几乎只局限在住宅区内;而DSL技术所用的电话线基本上是现成的。虽然现有很多线缆厂商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线路铺设,但投资当然最终要由用户承担。在带宽保证方面,通过Cable Modem接入时与其他用户共享带宽,所以不能提供QoS保障,如果用户增多,就会直接影响传输速率;通过DSL接入时,提供商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确定的带宽,不受上网人数多寡的影响。至于传输安全问题,用户通过DSL接入时就可以建立虚拟专用网(VPN)而与Internet网实现逻辑分流,而对于Cable Modem接入方式目前还只能寄希望于编码保护,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此外,一项最新调查表明,采用Cable Modem的宽带接入与采用DSL的方式相比,即使采用低档的DSL产品的速度也比采用Cable Modem快12%,至少在晚上的黄金时段内是如此。但是一些专家提醒说,测试结果只对测试进行地附近有效,并不意味着DSL技术总是优于Cable Modem。
---- 而Keynote的调查结果与两种服务不同的营销方式相吻合。Cable Modem服务更多地面对消费者,它在白天的表现最佳,而在晚上则性能下降,原因是家庭用户一般在晚上上网。DSL服务则更多地面向公司用户,它在晚上公司雇员使用量减少后性能提高。
---- 但有些专家很快指出,即使DSL连接的下载速度优于Cable Modem,也要考虑到性能上的差异应源于各自系统本身体系结构的不同,而非一种连接优于另一种连接。
---- 而另外的一项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ADSL用户端设备ADSL Modem的全球出货量1999年第三季度增长了74%,预计到1999年年底全球ADSL Modem的总出货量可达120万台,而另一项高速宽带接入技术Cable Modem也在家用市场领域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形成与ADSL Modem并驾齐驱之势。这项市场调查的结果表明,至少在近期内,在这场高速宽带接入技术的市场竞争中,ADSL和Cable Modem的市场份额仍会保持在仲伯之间,难以最终决出雌雄。
DSL――明天会更好
---- 尽管DSL与Cable Modem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但电信分析家近日指出,各大电话厂商所使用高速Internet技术将随着支撑软件的推出而日渐火爆。
---- 据悉,实现功能简单而又价格低廉的ADSL Lite标准的软件即将面世。也许用不了多久,用户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一台带有这种设备的计算机。它就像一个升级后的Modem。此外,电话和线缆厂商的竞争将进一步推动宽带的发展。并将最终带来新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DSL技术在高速、大规模的领域将发挥得更加出色。线缆在深入到大众市场时具有自己的不足,因为随着连接用户的增多,质量会有明显的下降。
---- 有分析家称,Cable Modem在家庭用户市场中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因为许多家庭已经配备了线缆基础设施。但是目前已经建立线缆基础设施的企业还为数不多,因此在企业市场上DSL处于优势。而到2004年,仅美国就将有1010万条DSL线路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而线缆线路只有900万条。
---- 在我国ADSL的发展也很快。其中发展最快、最早的地区是在广东省,1998年年初,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广东视聆通在广州、深圳、东芜、南海推出了ADSL宽带接入的试验业务。其中深圳市电信局更是以试验期间400元/月封顶的低价格大力推动ADSL的发展,预计1999年年底新增3000多条线路。由此可见,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DSL从2000年起将呈方兴未艾之势。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