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国”系列之四:大学和医院为什么不能合资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工业企业和交通、农业等方面,是非常彻底的,因此成绩也很大;在服务业上,有的就比较彻底,例如保险公司和银行,但有的就不很彻底,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彻底,例如,大学和医院。
为什么大学和医院,就不能合资呢?
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学,基本上一种形式,即是国有的。虽然有的国有大学,办了民营的二级学院,但是数量不多;也有个别的大学,是民营的,例如北京有个吉利大学就是民营的;我们也有极个别的大学是中外合资合作的,例如南京的南京大学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办的学院。听说过去一段时间,有一位在非常著名的国际大公司里工作的一个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还专门为创办一个国际性的大学,写了一封信给国务院领导,但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办成。这种情况,是不是和制造企业比,数量上少了很多很多,难度大了很多很多?
相对于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医院也很封闭:基本没有外资医院,只有很少的民营医院。现在有外资的,是给在北京的外国人看病的,还有的就是从事牙科的检查和治疗的;现在有的民营医院,基本上都是借用国有医院的营业执照,和“二级学院”是一种思路,也都是从事专科的,例如牙科的、妇产科的、皮肤病的等。听说台湾有个大老板叫王永庆的,在台湾办了一个著名的医院,办得非常成功,想到大陆来投资办很多个医院,把在台湾的成功经验引进来,但是,光听见风声,最后也没有见到下雨,最后也是没有办成。
按照我的观察,虽然大学和医院有它的特殊性,但是,提倡和推动合资大学和医院,有很多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引进外部社会资本,加大对大学和医院的投资。大学和医院这两个机构,都是需要花很多钱的,而且目前政府的投入都是不够的,所以,让外国的、外行的、外部的资金进来,是有明显的经济上的好处的。
第二,大学和医院都是非常难建立机构品牌的两个行业,所以,你与其让民营或外部资本单独来办,还不如把他们引导到现成的品牌上来。在美国,有的州立大学,就有很多个分校,就和连锁机构一样,其实就是不同的学校,但是通用一个品牌,就有利于招生和管理。在发达国家,同样也有医院的连锁。我们的医院,为什么就不能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连锁的机构呢?你要说担心医疗质量下降,那是不充分的,因为质量管理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的办法给予解决的。
第三,通过竞争,并且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极大地改进服务,才是改进服务的最大动力。我们经常抱怨大学和医院的学生病人多教师医生少,管理松懈,秩序混乱,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不高,著名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著名医生出门诊看病经常拥挤不堪。我们需要想想,这样的供不应求状况,曾经也在制造业的电视、冰箱、电话、汽车等行业发生过,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彻底解决的?增加供给。如何才是大学和医院最快速度增加供给的办法呢?放开合资,允许合资是其中一条显而易见的道路。
可能有些读了我这篇文章的人,会嘲笑我不了解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大学和医院,怎么可以放开合资呢?按照我的观察,中国老百姓现在对医院和大学的抱怨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政府已经在增加投入了,但是,光靠政府去解决大学和医院的问题,是不够的。例如,最近媒体广泛报道的东北吉林大学的资不抵债问题,一个大学你可以“救”,但如果全国有10所、100所大学从经济上要破产,你政府一个力量是不是也可以救彻底呢?
大学和医院合资了,会不会有什么先天不足的毛病和后遗症呢?当然,文化冲突一定是会有的,管理冲突也是会有的,但是只要大家是从大学的客户
为什么大学和医院,就不能合资呢?
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学,基本上一种形式,即是国有的。虽然有的国有大学,办了民营的二级学院,但是数量不多;也有个别的大学,是民营的,例如北京有个吉利大学就是民营的;我们也有极个别的大学是中外合资合作的,例如南京的南京大学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办的学院。听说过去一段时间,有一位在非常著名的国际大公司里工作的一个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还专门为创办一个国际性的大学,写了一封信给国务院领导,但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办成。这种情况,是不是和制造企业比,数量上少了很多很多,难度大了很多很多?
相对于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医院也很封闭:基本没有外资医院,只有很少的民营医院。现在有外资的,是给在北京的外国人看病的,还有的就是从事牙科的检查和治疗的;现在有的民营医院,基本上都是借用国有医院的营业执照,和“二级学院”是一种思路,也都是从事专科的,例如牙科的、妇产科的、皮肤病的等。听说台湾有个大老板叫王永庆的,在台湾办了一个著名的医院,办得非常成功,想到大陆来投资办很多个医院,把在台湾的成功经验引进来,但是,光听见风声,最后也没有见到下雨,最后也是没有办成。
按照我的观察,虽然大学和医院有它的特殊性,但是,提倡和推动合资大学和医院,有很多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引进外部社会资本,加大对大学和医院的投资。大学和医院这两个机构,都是需要花很多钱的,而且目前政府的投入都是不够的,所以,让外国的、外行的、外部的资金进来,是有明显的经济上的好处的。
第二,大学和医院都是非常难建立机构品牌的两个行业,所以,你与其让民营或外部资本单独来办,还不如把他们引导到现成的品牌上来。在美国,有的州立大学,就有很多个分校,就和连锁机构一样,其实就是不同的学校,但是通用一个品牌,就有利于招生和管理。在发达国家,同样也有医院的连锁。我们的医院,为什么就不能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连锁的机构呢?你要说担心医疗质量下降,那是不充分的,因为质量管理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的办法给予解决的。
第三,通过竞争,并且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极大地改进服务,才是改进服务的最大动力。我们经常抱怨大学和医院的学生病人多教师医生少,管理松懈,秩序混乱,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不高,著名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著名医生出门诊看病经常拥挤不堪。我们需要想想,这样的供不应求状况,曾经也在制造业的电视、冰箱、电话、汽车等行业发生过,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彻底解决的?增加供给。如何才是大学和医院最快速度增加供给的办法呢?放开合资,允许合资是其中一条显而易见的道路。
可能有些读了我这篇文章的人,会嘲笑我不了解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大学和医院,怎么可以放开合资呢?按照我的观察,中国老百姓现在对医院和大学的抱怨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政府已经在增加投入了,但是,光靠政府去解决大学和医院的问题,是不够的。例如,最近媒体广泛报道的东北吉林大学的资不抵债问题,一个大学你可以“救”,但如果全国有10所、100所大学从经济上要破产,你政府一个力量是不是也可以救彻底呢?
大学和医院合资了,会不会有什么先天不足的毛病和后遗症呢?当然,文化冲突一定是会有的,管理冲突也是会有的,但是只要大家是从大学的客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