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中国咨询产业的发展之路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咨询的本意是征求意见和建议。在现代社会,咨询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它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智能、技术、信息和经验创造知识产品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行为提供服务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领导人十分重视咨询业的成长,多次讲到大力发展咨询产业的重要意见。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挥管理专家的作用,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可以预见,我国咨询产业大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中国咨询业的发展足迹

  虽然咨询活动在我国古亦有之,但真正的现代咨询产业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幼稚时期。统观建国后咨询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萌芽、起步和成长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自建国之后直到80年代末,这40年可算我国咨询产业的萌芽阶段。其中,1978年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咨询能力的机构,如科研院所、政策研究机构、科技情报和图书馆等。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经费由政府拨付、成果非商品化、无偿服务,其活动没有直接经济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情况有了变化,一些情报机构、科研院所率先开展代查、代译资料,鉴定课题成果和国外设备情报检索等有偿服务活动。有的科研院所开始尝试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和科技咨询活动。80年代初,从事技术贸易和科技咨询的企业正式诞生。1981-1983年,上海科技情报咨询服务公司、中国财务会计咨询公司、中国银行信托咨询公司和劳动人事部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等相继成立。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日益活跃,一些更加专业化的咨询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登上舞台,在我国南方还出现了专业市场调查机构。但是,由于这个时期我国企业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市场体系不健全,大多数工商企业对咨询服务缺少热情,更谈不上迫切需要,因此咨询机构的服务范围和发挥的作用都很有限。

  二、起步阶段。80年代末至1992年,是我国咨询产业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外商对华投资掀起第一轮高潮,一些涉外咨询机构诞生,一度成为咨询业的主力军。同时,在政府监督下,中国咨询业进行了第一次整顿,一些不规范的咨询机构被清理。政府出台了若干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这为日后咨询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整体看来,这个时期我国咨询业的服务是低水平的。全部服务活动中信息服务比重大,“中介”作用明显,“牵线搭桥”是其主要特征。由于咨询成果的科技含量低,知识创新程度不高,咨询机构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

  三、成长阶段。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至今,我国咨询产业步入成长阶段。这是由于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有利于咨询产业成长的巨大变化。一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二是人才市场建立,人才流动受到鼓励,第二职业被政府和社会认可。三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被确认并逐步落实。这些变化无疑使社会各界对咨询服务的需求量增加空间越来越大。

  中国咨询业成长的标志性特征有四方面:

  第一,中国咨询业逐步成为既为政府也为社会各界服务的多目标、多层次的决策服务系统,并尝试与国际接轨。如服务领域已扩展到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企业诊断、企业债务重组、企业资产运营、企业形象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营销策划、人力资源开发、会议管理策划、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经营组织的制度创新设计等。

  第二,咨询服务已深入到居民日常生活领域,使居民的生活更加异彩纷呈,健康向上。如心理健康咨询、择业择偶咨询、旅游咨询、购物咨询、购房装修咨询、家庭理财咨询等。有的还通过信息服务台将咨询服务提供给千家万户。

  第三,放弃“皇粮”,奔向市场。许多官办的研究机构与政府“脱钩”,面向市场寻求生存发展之路。这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对这些机构来说,离开政府的直接管理之后需要按市场运行规则重新构建自己的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及管理体制。

  第四,农、工、商企业正逐渐成为咨询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或者说企业需求已成为咨询市场的主要板块。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和推进的。我国咨询业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一大进步。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咨询产业已有了基本的进步,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咨询机构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人员少、素质低,而且技术手段、经营方式落后,缺乏服务规范和商誉意识,市场拓展乏术。因此,总体看来,我国咨询产业还属幼稚产业,这显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1世纪中国咨询产业的发展战略

  可以预计,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中国咨询产业在走向成熟的征途中将会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艰难跋涉历程。这除了勇往直前的拼博精神外,更需要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第一,强化适合中国国情的咨询产业基础理论的研究;按现代企业制度原理改组、改造咨询机构。咨询机构也是企业,其活动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现代咨询产业发展的要求。公司制同样是咨询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将生产、经营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吸引到咨询服务事业中来,或组成联合企业,可以使人力、信息、资料、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实行公司制还可以使一些非赢利机构变成咨询业,扩大服务领域,使其中的人才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壮大咨询产业。

  第二,实行专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战略。当咨询企业拥有的资源具有相当规模时,可以根据经营专业化、投资多元化原则,以咨询服务为主,同时兼营其他产业。这可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三,实施紧密层和松散层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专业人才不足是目前困扰咨询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咨询企业的用人经验。他们只把少数专家精英集中于企业内部形成紧密骨干层,而大量兼职专家则散布于政界、教育、科研、企业等社会各界,组成松散层。有了项目,招之即来;项目结束,各回原岗位。这样可有效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第四,努力与国际上成功的咨询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国内外咨询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但竞争并不总是意味着你死我活。合理合法的竞争能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国的咨询业者要勇于学习国外同行的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使我国咨询产业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