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预期上周末上调基准利率的分析人士等来的最终结果却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并没有减小加息的可能性,因为前者是流动性管理的常规手段,而后者是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预测,加息政策有可能在10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出台,最快有可能是在本周。

  李慧勇表示,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有望达到300亿美元,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是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种调整还会继续,预计年内仍会有一次幅度为50个基点的上调,明年有可能上调至15%。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程伟庆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市场预期之内的措施,已经成为规律化的调控手段,此次提高准备金率并不能看作是加息的替代措施。

  目前来看,通货膨胀是更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通胀预期较为强烈的情形下,央行的操作难度更大。有研究机构分析,由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而食品价格上涨极易引起强烈的通胀预期。由于目前实际利率依然为负,如果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通胀依然无法得到控制,央行将会继续提高基准利率。

  加息面临的一个障碍是美联储进入了减息周期,中美之间利差进一步缩小,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了热钱流入成本,给中国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增加了难度。但在专家看来,中国货币政策仍将聚焦国内,根据央行的思路,只要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局面没有扭转,央行就会继续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

  在较长的时间内,央行一直把保持中美之间适当利差作为阻止热钱流入的有效手段,其依据是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利率平价机制。然而,随着美元加息周期的结束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大,央行的这一做法已经不再奏效。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目的在于追逐资产价格爆发式上涨带来的丰厚利润,人民币升值只是降低了其投资成本,并非资金流入的主要目的,因此牺牲利率保汇率无法起到预期效果。

  货币政策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本质上讲,源源不断的外汇涌入和缺乏弹性的汇率是中国货币政策捉襟见肘的根本原因,因而减缓资金流入的速度可能更重要。中国必须在汇率升值速度和时间长度之间作出选择,升值速度慢有利于出口,但这会使升值时间较长,导致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资金持续流入,不利于金融稳定。

  从刚刚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似乎可以看出央行对于人民币升值态度的微妙变化。报告提出,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在对资源性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加大的背景下,本币适度升值有利于降低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成本上涨幅度。虽然这种传导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但长期来看,名义有效汇率变化会对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会加强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协调配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一阶段,汇率政策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领域。近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突破多个整数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