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沿海港口基本建设年中盘点
2007年以来,中国沿海港口进入由建设阶段转入建成投产的高峰期。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含江苏省南京以下沿江港口)范围,已基本完成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并由地方政府完成竣工验收后靠船装卸进入试营运阶段,并有实际吞吐量为项目建成投产的标准,上半年沿海港口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一、供给总量创历史新高、质量结构大幅提升
1.供给总量登上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上半年,沿海规模以上港口新建与改造共新增生产性泊位79个,其中深水泊位44个,同比分别增长42%和10%;新增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2亿t,同比增长11.5%,新增固定资产约220亿元,同比增长约33%。按供给方式分,新建增加生产性泊位110个,其中深水泊位53个,增能2.15亿t;改造净减少生产性泊位31个,其中减少深水泊位9个,减能1500万t。
2.泊位大型化发展继续改善。新增深水泊位44个、能力13亿t,分别占新增总量的56%和95%;其中新增5~10万吨级泊位19个、能力6200万吨,分别占新增总量的24%和31%;新增1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深水泊位达到10个、能力8860万吨,分别占新增总量的13%和44%。沿海港口大型深水泊位不足的矛盾进一步缓解。
3.港口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增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散粮等专业化泊位51个、总能力1.84亿t,分别占新增总量的65%和92%,特别是集装箱、煤炭、铁矿石和原油码头通过能力进一步扩大,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港口现代化水平继续提高。
4.泊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沿海港口改扩建的主要内容是将浮歪码头改建为固定码头、泊位升级、设备配套和实现专业化。其中,大连港东港区、上海港黄浦江港区和宁波港老港区等的功能调整和城市化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港城矛盾突出且不适应现代港口装卸运输的老旧泊位相应减少。上述两类改造净减少生产性泊位31个,其中减少深水泊位9个,减少一般货物通过能力1670万t,增加集装箱通过能力20万TEU。
二、主要运输系统码头建设进展明显,布局更趋合理
为实施国家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满足煤炭、外贸原油、铁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和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的需要,上半年煤、油、矿、箱四大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和布局继续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1.煤炭运输系统码头建设进展较大
开工在建的唐山港京唐港区32#~34#泊位工程、曹妃甸港区煤炭码头起步工程和黄骆港翻车机房二期扩建工程等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煤炭接卸港建设集中在沿海火电厂配套煤炭码头,主要完成项目有:扬州第二电厂煤炭码头工程、福州国电江阴电厂煤炭码头工程、揭阳靖海电厂一期煤炭码头工程、汕尾电厂一期煤炭码头工程、钦州鹰岭电厂煤炭码头工程、防城企沙电厂煤炭码头工程,新增接卸泊位6个、能力3210万t。技术改造完成项目:镇江谏壁电厂煤炭码头改造升级工程,南通港华能姚港煤炭码头改为栖装码头,上海港黄浦江港区煤炭公司部分煤炭泊位开始城市化改造,共减少泊位5个、减能740万t。新建改造共增加煤炭接卸泊位1个、能力2470万t。
截止今年6月底,北方煤炭输出港拥有专业化装船泊位50个,总装船能力首次突破4亿t,达到4.25亿t;沿海煤炭接卸泊位达到143个,其中深水泊位已接近100个,总接卸能力约3.85亿t。至此,北方沿海有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骆、青岛、日照、连云港7个装船港,南方沿海则有上海、宁波、台州、温州、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珠海、江门、北海、钦州、海口等众多接卸港,沿海“北煤南运”系统港口布局建设进一步完善。
2.原油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平稳发展
青岛港原油码头三期工程、惠州港华德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建成投入试生产,沿海新增30万吨级原油接卸泊位2个、能力3600万t。截止6月底,沿海港口拥有10万吨级以上原油接卸泊位18个,设计年接卸能力首次突破2亿t大关,达到2.05亿t。
此外,在建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原油码头工程、天津港原油码头工程、日照港岚山港区1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泉州港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原油码头工程等进展顺利。
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三港为主,秦皇岛和锦州两港为补充的原油运输格局;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外海宁波、舟山两港为核心,嘉兴、上海、南京等港为有益补充的原油中转运输体系;华南沿海基本形成了以泉州、惠州、茂名、湛江、洋浦等港组成的外贸原油接卸较为合理的港口布局。
3.铁矿石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取得进展
新建完成项目有: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工程矿石码头、防城港矿石码头工程投入试营运。沿海新增10万吨级以上一次接卸泊位3个、能力3000万t;增加二次装船泊位9个、能力800万t。改造扩建完成项目有:湛江港矿石码头改扩建工程,主要是增加卸船设备和堆场等,增加接卸能力150万t。沿海新建和技术改造增加铁矿石接卸泊位3个、能力3150万t。
此外,在建舟山港马迹山矿石码头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南通港狼山港区三期工程矿石泊位配套正在进行。
截止6月底,沿海港口拥有10万吨级及以上一次接卸矿石泊位达到25个,接卸能力首次突破3亿t大关,达到3.05亿t。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大连、营口、唐山、天津、青岛、日照六港为主,秦皇岛、烟台、锦州三港为补充的外贸铁矿石接卸港合理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由外海宁波、舟山两港和长江口内上海、南通、张家港等港口组成的外贸铁矿石运输体系港口布局。华南沿海基本形成以湛江、防城两港为主,珠海、广州两港为有益补充的矿石接卸码头港口布局。
4.集装箱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再续辉煌
新建工程完成项目有:天津港北港池一期工程、青岛港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2#泊位、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1#泊位和海沧港区6#泊位、深圳港盐田三期扩建工程第3个泊位等,合计新增集装箱泊位8个、能力410万TEU。技改扩建完成项目有:秦皇岛港在己码头集装箱泊位配套扩能后承接了10#泊位集装箱运输的转移,天津港东方海陆集装箱公司码头改扩建工程,技术改造和扩建减少专业化泊位1个、增加通过能力20万TEU。上半年沿海港口新建与改造新增集装箱泊位7个、能力430万TEU。
此外,在建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二期和三期工程、营口港鲸鱼圈港区四期工程、青岛港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连云港庙岭港区三期突堤码头工程、洋山港区三期工程、苏州港太仓港区二期工程、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和大栅港区招商局集装箱码头工程、福州港江阴港区3#泊位、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汕头港广澳港区一期工程、深圳港盐田港区三期扩建和大铲湾湾港区一期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7#~10#泊位等工程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截止今年6月底,沿海港口拥有专业化集装箱泊位237个,其中海轮泊位225个,设计总通过能力首次突破8000万TEU,达到约8250万TEU,包括多用途泊位在内的集装箱设计总通过能力达到约8750万TEU。
三、港口航道建设进展明显,通航条件继续改善
沿海完成航道项目主要有:大连港大窑湾港区航道扩建二期工程、秦皇岛港西港区航道改造工程、黄骅港航道扩能工程、烟台港西港区三期航道加深工程、连云港墟沟港区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厦门港东渡港区航道扩建工程、漳州港招银港区航道扩建工程、惠州港东马港区25万吨级航道工程、新会崖门口航道整治工程、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等。
目前,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连云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工程、深圳港铜鼓航道工程等在建大型航道工程项目取得不同程度进展。
四、宏观调控对沿海港口建设继续产生影响
2007年6月18日,为控制“二高一资”产品出口,国家出台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并于7月1日起执行,该项政策对与外贸关系密切的沿海港口生产运输产生一定影响,沿海港口发展市场化程度高,供需关系密切且反映灵敏,预计运输需求的变化将传导给设施供给的规模。笔者年初曾经预计:2007年沿海港口建成投产生产性泊位超过200个,其中深水泊位超过160个,新增设计通过能力超过5.8亿t,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以上。新的退税政策将导致沿海港口出口比预计减少,但人民币升值则有利于增加进口,因此全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量比预计略有减少,部分港口将采取推迟投产或分批分阶段投产的方式,微调在建和改造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产计划,总体上今年投产规模将年初比预计略有减少。预计全年新增生产性泊位200个左右,其中深水泊位约150个,新增设计总通过能力5.6亿吨左右,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800亿元。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