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综合报告 > 中恒点评 > 海外市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摩托车企业跨国投资的节奏性建议

2008-07-28 13:07:08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来源:中国智囊风云榜www.topo100.com
  中国摩托车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一是先销售再建厂;二是先建厂再销售;第三种方式是为当地摩托车品牌贴牌生产。企业要根据自身和目标国的特点选择进入方式。
  2005~2007年我国与主要摩托车投资国家贸易情况   单位:辆


  资料来源:中恒远策根据海关年鉴绘制
  目前,我国摩托车跨国投资目标国主要有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西、埃及等国家。这些国家也是进口我国摩托车的主要国家,且近年来进口量保持快速增长。2005~2007年,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墨西哥的进口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6%、11%和20.6%,巴西和埃及更是高达103%和153%。
  我们认为,对于具有较好贸易基础的市场,产品在当地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选择“先建厂再销售”的路径的风险就会有所降低。
  对于品牌认知度一般的企业,先建厂再销售的前期投入很大,由于市场前景不确定,投资风险很大。因此适宜采取先销售再建厂的方式。
  对于比较成熟,产品标准较高的市场,则适宜暂时选择为当地企业贴牌生产的方式。如发达国家市场成熟,少数企业垄断市场的能力较强。国内企业若贸然进入,前期适应熟悉市场的成本很高,可以选择成为国外品牌的供应商,借此机会熟悉竞争对手和市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产品的技术标准、性能、生产流程以及销售渠道等环节做出相应调整,等待条件成熟,再选择自主发展的道路。
  (撰稿人:张巍,本文属原创稿件,由北京中恒远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供EC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zonghebaogao/zhonghengdianping/haiwaishichang/2008-07-28/304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