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下对跨国投资热情高涨的今天,用“在非洲,中国人的脸就是通行证”来克服对非洲投资环境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的胆怯具有非常正面的意义。结合这句话的良好初衷,我们来解析中国企业驻员在非洲遭遇潜在的绑架、袭击的主要成因:
1. 当地恐怖分子不问青红皂白,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或者政治目的不加选择的绑架人质。
相对而言,在非洲,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热情相待,即使在发生动乱或冲突的地方。但如果我们想到不远前在巴基斯坦遇害的中国工程师,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类似情况万一发生,对当地企业及其驻地职员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中国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时期内跨国投资的生力军将集中在民营企业身上,多数民营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还远不完善,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将企业的生命等同于企业能人的生命,如果能人出现这样的一万,对一个乃至多个企业的商业生命意味着什么?
2. 投资所在国的当地居民由于教育、贫困等原因想当然的认为所有外国人都有钱而不加选择的绑架、袭击。
以尼日利亚的教育水平为例,该国《笨拙报》报道,尼国家统计局2006年最新调查显示,尼日利亚人英文识字率为53.3%,不识字率为46.7%,其中男性识字率为61.3%,女性为45.3%。东南部地区成人(15岁以上)识字率最高为73.5%,其中男性成人识字率为80.4%,女性为73.5%。西北部地区成人识字率最低为23.2%,其中男性成人识字率为31%,女性为15.4%。西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成人识字率同为70.4%,列居第二位,其中男性成人识字率为78.8%,女性为62.1%。中北部地区成人识字率为53.5%,其中男性成人识字率为64.3%,女性为42%……如果你是拟到非洲跨国投资的企业管理人员,面对这样的数据,你会想到什么?
3. 由于投资利益的冲突,第三国或者利益集团蓄意挑唆、离间当地居民而导致的针对中国人的绑架、袭击。
非洲任何领域的利益对中国企业而言都不能说是净土,欧美、日韩、中东等国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利益集团先中国企业进入了当地市场的争夺,由于对能源、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争夺而导致的利益冲突以及伴随失去原有利益后的沮丧,难免会发生针对中国企业的故意攻击行为。
正如一种说法:在非洲,水里有鱼也有风险。面对风险,中国拟走出去的企业不应该掩耳盗铃,更不能谨小慎微,固步自封。因为非洲一个国家的市场不仅仅意味着单独的市场,更意味着对非洲腹地巨大市场的辐射乃至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对欧美等国市场的以迂为直的布局策略。鉴于此,我国拟到非洲投资的企业可以采取如下的安全防范措施:
1.对非洲目标投资国家的慎重选择:选择与我国关系更好的国家进行投资,无疑降低了遭遇绑架、袭击等行为的系统性风险;
2. 在具体国家的投资所在区域执行睦邻策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我方企业在当地的社会责任,在当地政府、民众中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3. 在企业经营生产的区域实施较为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所谓有备无患,必然能对不法分子以警示作用;
4. 我方驻员在日常交往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财不露白、结队出行等;
5. 对企业、驻员的中国身份以当地居民能理解的方式以清晰的展示:厂区悬挂中国国旗、驻员佩戴明显的能被当地居民理解的文字、图案等标识等。
非洲多数国家产业结构的失衡以及居民较弱的购买实力对中国多数产品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如纺织品、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等。我们也希望中国企业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走向非洲后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
(撰稿人:范理,本文属原创稿件,由北京中恒远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供EC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