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直接影响,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形成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酸碱、林产化工等20多个行业,生产4万多个品种和规格的化工产品,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电石、染料、合成氨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农药、纯碱居世界第二位;硫酸、烧碱居世界第三位;乙烯、轮胎、涂料、合成材料等也名列前茅――中国化学工业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引起世界瞩目。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保护全球环境和防止气候变暖行动的里程碑。该协议第一次为附件Ⅰ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或限排目标,要求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8~2012年间总体上要比1990年水平平均减少5.2%。尽管《京都议定书》并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减少或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也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化工、电力、冶金、钢铁等重污染行业需警钟长鸣。
化工生产影响全球变暖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一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局部大气与水污染的范畴。化学工业是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户,不仅需要能源作为燃料、动力,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高碳物质作为生产原料。近年来化学工业的废水、废气、烟尘、粉尘、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有很大比例,引人瞩目。因此,节能、环保和节约资源是今后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
《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共有6种,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烃(HFCs)、全氟烃(PFCs)和六氟化硫(SF6)。由于化工生产是能源消耗大户,不仅需要能源作为动力,也需要化石能源作为原料,目前用作原料的能源占化学工业总能耗的40%左右。化工产品生产所涉及的各种复杂的反应及分离等过程大多需要极高的能源消耗;化学工业有很多高能耗的产品,如化肥(合成氨)、烧碱、电石、黄磷、炭黑、乙烯等。因此全球变暖与化工生产关系密切。2002年,中国化学原料及其制品行业能耗总量达1.45亿t标准煤,占制造业总能耗的18.2%和全国总能耗的9.8%;再加上石油化工、炼焦、化学纤维、医药及塑料橡胶行业,能耗消费达2.71亿t标准煤,超过中国制造业总能耗的1/3、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8%。
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在人类所引起的增温效应中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2000年的估算,全球甲烷的排放量为29800~33700万t,氧化亚氮的人为排放量为600~690万t。这两类气体的排放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又与农业生产相联系,与化工产业的生产关系不是很大。其他三类温室气体氢氟烃(HFCs)、全氟烃(PFCs)和六氟化硫(SF6)是人工合成的用以替代氟利昂用于物理发泡和制冷过程。这些化合物的全球增温效应不仅相当于同等排放单位二氧化碳的数千倍乃至2万多倍,而且在大气中滞留的年限长,有的高达5万年。这些含氟化合物是为了保护臭氧层才开发生产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刚投入应用,就因大气增温效应而遭到控制排放的厄运。
《京都议定书》生效影响化学工业发展
作为一个高耗能行业,化学工业所用的燃料和原料基本都来自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同时,化工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也较高,因此,化工行业减排潜力相对较大。反过来,减排对化工行业的影响也较大,并主要集中在对行业能源利用状况的影响上,其中又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
1.能效提高
据有关机构统计,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274t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2000年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合成氨生产为例,我国是合成氨生产大国,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我国合成氨行业的综合能耗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发达国家合成氨生产规模均为大型企业(产能超过30万t/a),合成氨生产以油、气为主,尤其是以天然气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吨氨能耗一般在33~47GJ/t范围之内。相比之下,我国合成氨以中小生产规模为主,中型和小型分别占35%和44%;生产原料类型以煤焦为主,占64%。以煤焦为原料的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吨氨能耗为68.47GJ,以渣油为原料的中型装置改造后能耗在56GJ左右。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合成氨行业的能耗水平较高,节能潜力较大。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是推动能源技术进步和国际能源技术合作的两条重要途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与实施,不仅促进政府和企业为减排技术开发提供推动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国际碳市场提供强大的拉动力量,两方面的效应都十分明显。《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势必在化工行业等高耗能行业采取相应措施,其中主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其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能效利用技术的提高也会促进相关技术对我国的转移,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化工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可以侧面加强国内相应技术的研究力度,实现降低消耗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最终的效果还受到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效果、引进成本、相应政策措施的支持力度、国内实际生产状况及需求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能源替代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分析,世界化工行业用能的平均碳强度为19.1kg/GJ,而最低水平的碳强度为15.3kg/GJ,因此,能源替代还是具有一定潜力,可以帮助减少排放10%~20%。与国外化学工业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相比,我国化学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焦为主,占化工总能耗的50%以上。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还不会改变,尤其是小型企业更是这样。这是由国内资源结构决定的,进行能源替代的潜力并不是很大。一种可能的能源替代是以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改为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但这取决于未来新建或改造设备的成本以及天然气的价格,未来是否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对替代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3.CO2的回收利用
化工生产中有很多过程会产生CO2含量很高的尾气,可以实现CO2的再利用,比较典型的就是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对CO2的脱除和再利用(实际上合成氨生产中已有部分CO2被回收用于化肥或干冰等化工产品的生产),以及碱工业中对纯碱煅烧产生的CO2的再利用,这不仅可以降低CO2排放,还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在主要的制约因素一是缺乏先进的CO2回收利用技术,或对相应技术的研究不够;另一个是回收利用成本太高导致无法产业化,这也有赖于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解决。
4.促进资源节约及回收再利用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煤、石油、天然气既是能源也是重要的基础原料。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化石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人均石油贮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天然气仅为1/25,只有煤的人均贮量与世界水准接近。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化工产品在使用上的节约和回收也能起到减缓排放的作用,如对玻璃和塑料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并减少其释放速度等。以塑料业为例,“九五”期间,我国每年大约有1400万t废旧塑料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直接资源浪费高达280亿元/年。尽管回收再利用的效果如何还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问题会加速这一过程。
结合长远规划 避免污染转移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力拉动下,中国的原材料生产和消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飞速发展。这一重化工趋势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
同其他行业相比,化工产品门类众多、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需求增长的拉动力量也来自方方面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掌握的数据显示,世界石化巨头们匆忙地加快进军中国,是因为中国石油及化学工业发展很快,2003年的市场总量达9702亿元,接近国内GDP总量的10%;而化工产品有着令人吃惊的需求总量:2003年,国内乙烯需求量1500万t,而国内产量仅为611万t;合成树脂进口1907.3万t,占国内消费量的55.9%;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t,占国内消费量的45.7%;苯乙烯进口266.1万t,占国内消费量的73.9%。国产磷肥只能满足需求的70%,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行业需求的50%,农药品种数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子午轮胎仅能满足37%。而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与中国大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韩、日、新加坡、我国台湾的生产能力却严重过剩。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的化工企业一方面会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进行技术更新或改造。另一方面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企业利润,弥补因为在国内限排造成的损失,从而将使制造业国际化。这种趋势在客观上会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向国内的转移,也有助于行业产品结构的改善。但有一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如果我们在转移生产工艺设备的同时却不考虑引进先进的环境污染控制设备等,将导致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所以,我国化工行业在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时应审慎选择,要结合行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及国家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考虑,在实现调整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化学工业的发展、提高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尽力减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
抓住机遇 引进资金和技术
总的来讲,气候变化问题将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尤其是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京都议定书》生效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市场信号,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不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也能带来经济利益。由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减排增量成本比发展中国家高5~20倍,所以发达国家愿意以资金援助与技术转移的方式在没有减排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CDM),由此获得低成本的减排量作为回报,帮助实现减排义务,同时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被认为有很多有利条件实施CDM项目,如技术能力强、国家风险低、比较容易获取项目投资等。化工企业应该抓住当前国际资本纷纷投向我国的大好时机,尽可能开展CDM项目,借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将占据整个CDM市场份额的近50%,对于我国来说,应采取积极的CDM政策,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获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改变增长方式 促进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国际社会唯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转让和广泛使用,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年底推出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石油化工企业能对与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如节能、碳吸收与利用等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
中国化学工业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必须坚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改进化工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大力推进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的应用,促进化工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深化改革中理性地把化工企业办成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企业,以较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产生更多的物质财富,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这同时也是化工行业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石油和化工行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摘自《中国化工信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