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营销评论(mkt.icxo.com)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啤酒生产加速发展。1997年全国啤酒生产企业共有696家,全年啤酒产量1888.5万吨,比1990年的692万吨增长1.7倍。啤酒产量年均增加量,1990-1997年为170.9万吨,而改革开放前的1975-1980年只有8.4万吨,这些数据充分表现出我国啤酒业近些年迅猛发展的势头。1980-1997年全国啤酒年均增加量。
1997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888.5万吨,进口2.9万吨,出口7.2万吨,市场表观需求量为1884.2万吨,比1991年增长1.3倍。这说明,进入九十年代的6年间,中国啤酒市场规模扩大1.3倍。
占饮料酒比重连年攀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饮料酒的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表现在啤酒占饮料酒的比重连年上升,白酒比重大幅下降。啤酒占饮料酒的比重,1980年只有18.8%,1990年上升为49.9%,1997年再上升为66.6%。
百万吨大省比比皆是
中国啤酒生产企业分布较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能生产啤酒。在1997年啤酒产量中,山东省超过20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100万吨-200万吨的大省有浙江、辽宁、河北、黑龙江、北京、广东、福建7省市。这8个省市的产量占全国啤酒产量总计的57.3%。 生产集中度逐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联营、参股、兼并、收购等形式,许多啤酒生产企业实行了资产优化组合,组建了集团公司。同时,由于部分小型啤酒企业纷纷进入淘汰、破产、停产、转产的状态,使得啤酒生产企业由1996年的741家减少到1997年的696家,由此啤酒企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集中度也逐渐提高。1997年全国696家啤酒生产企业中,全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有12家,10万-20万吨的有30家,这42家企业占全国啤酒产量总计的42.2%。这12家企业依次是: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啤酒集团公司、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武汉欧联东西湖啤酒有限公司、钱江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化钟楼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圣泉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龙泉啤酒集团公司。
虽然啤酒生产集中度有了提高,但从啤酒行业总体上看,行业生产集中度仍然很低。许多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设备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很不稳定,并且其经济效益很差,竞争能力也很弱。
利税虽增亏损面竟高达37%
1997年啤酒行业利润和税金总额为82.12亿元,比上年增加13.18亿元,为近年来增加较高的一年。全行业销售利税率为21.53%,比上年提高1.25个分点。但是,啤酒行业的亏损企业单位数仍在增加,亏损面由1996年的33.47%扩大到1997的37.07%,亏损企业亏损额也由1996年的10.99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1.16亿元。由此看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仍是啤酒行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1995-1997年啤酒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三资企业抢滩积极
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资啤酒企业发展迅速。1997年外方资本金为105.03亿元,占啤酒行业资本金总额的42.3%。这些三资企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目前,三资啤酒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主要有:贝克、蓝带、百威、嘉士伯、生力、虎牌等。据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10个啤酒品牌中,三资企业占半数以上。这充分说明啤酒行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外商对中国市场也非常看好。 市场远景看好
中国啤酒市场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未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啤酒需求量增长的势头,专家预计到2000年,全国啤酒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到2010年,啤酒产量将超过2400万吨。那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啤酒大国,人均消费啤酒将达18公斤,这将使我国啤酒行业发展接近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