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免费数据 > 竞争数据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07年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分析

2007-12-05 09:34:40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1 2006年成品油市场回顾

  1.1 市场消费特点分析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2006年1―11月国内成品油产量为1.66亿吨,表观消费量为1.64亿吨;消费量同比增长6.8%,增幅相比2005年同期增幅5.3%有所回升。其中,消费柴汽比为2.23:1,比2005年同期的2.27:1有所下降。

  总的看,四大因素支持2006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快于2005年的水平。

  一是宏观经济和投资的高增长。2006年国内经济增长率可达10.5%左右,比2005年增加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参照对100多家工矿企业生产用油的监控,预计全年工业生产企业用油增加9%左右。

  二是汽车销量增幅的回升。2006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达到70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2%,比2005年增加约5个百分点。包括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车在内的机动车消费成品油的增长量对成品油总增量的贡献在2/3左右。

  三是农机总动力上升。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农资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比2005年增长一倍多,油价上升的影响被消化,农机销售增幅高达33%,农机总动力增长约8%。据农业部专家判断,2006年农业用油增长率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左右。

  四是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06年国内民航客货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8%和12%左右,航空煤油消费量增长13%~14%。

  但是,另一方面,电力供需紧张局面缓解,2006年国内新增发电装机8000万千瓦左右,全国缺电形势比2005年明显缓解,发电用油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部分渔船停港歇业,而且非标产品替代增加,海洋捕捞用油下降;汽车消费结构向小排量方向发展,例如目前排量在2升以上的高油耗乘用车保有量占总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13.5%下降为11%;节油和替代燃料的平稳增加,全国燃气汽车保有量上升到39万辆左右,乙醇替代汽油消费达100万吨左右,山西、陕西等省市开始使用甲醇汽油。

  结合近几个月市场变化情况,预计2006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长在6.5%―7.0%,仍属于平稳增长。

  1.2 生产与进出口形势变化

  从供需平衡来看,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1―11月国内成品油产量同比增加约686万吨,而表观消费量增长约1050万吨,不足部分主要靠减少出口来满足(见表1)。其中,汽油净出口量306万吨,大幅下降233万吨;煤油净进口增到198万吨,如果包括保税航煤,数量还要大;柴油产量大幅提高,基本满足需求增长的需要。

  2006年,国内成品油供应形势仍然相对紧张,这与2006年国内炼油综合加工能力不足、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情况有关。

  2 2007年市场环境变化展望

  2.1 宏观经济增长趋势

  首先,2007年国际环境总体形势较好。2006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5.1%,2007年增长4.9%,全球将迎来第五个高增长年头。2007年欧元区增长2%,日本增长2.1%,美国经济虽然下滑,但仍是西方七国中增幅最高的,达到2.9%。

  其次,2007年国内发展环境仍然良好。目前,国内处于重化工业化长周期的经济上升阶段和黄金发展时期;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发展;政府注重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2007年煤电运的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助于促进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可以看出国内外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综合最近相关机构预测结果,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3%―10%。

  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如下。

  1)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政治周期决定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历史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政治周期,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召开当年,GDP都保持了上升态势(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除外)。

  2)政府加大区域平衡力度,中西部地区成为发展重点。近年来,在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的同时,中西部投资却明显上升,分别到达41%和33%以上;2006年2季度起,中西部地区经济明显加速。

  3)国内资金宽裕和投资结构转变,将有力支撑经济增长。2006年8月,国内居民存款已突破15万亿元,企业存款也突破10万亿元;2007年政府对投资将继续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第二产业(特别是高能耗产业)投资增长减缓,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相对上升。

  4)经济景气延长、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国内消费平稳上升。2003年以来,由于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强劲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引导,经济景气扩张期一再延长;同时,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不断弱化,宏观经济持续走好。近几年,汽车、通信产品、金银首饰、住房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结构升级产品的零售额增长最快,成为推动社会商品消费额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同时,政府加大教育、医疗重视程度和投入,居民消费心理得到改善。

  促使经济减缓的因素如下。

  1)货币信贷政策适度收紧。2006年7月和8月央行两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月又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其影响将在2007年继续显现。由于2005―2006年M2明显高于计划目标,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面临进一步的调整。从现实状况来看,央行正在收紧货币供应,M2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

  2)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导致出口增速下降。为了防止通胀,世界各国纷纷调高利率,2007年全球经济将有所放缓,中国出口需求将有所下降。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了4.5%,预计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将达到7.7:1,升值可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出台则是为了有效抑制快速增长的外贸顺差,并达到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产生效果,投资对经济带动作用减弱。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钢铁、煤化工、电石、铝业、纺织、火电、煤矿、水泥、铁合金等行业的关停并转政策,有些措施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近期甚至出台了更严厉的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的意见。各地官员势必慎重对待项目审批。

  2.2 产业政策和定价机制变化

  1)流通体制。2006年年底,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国家将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实行真正的竞争,完善准入标准,实现公平准入。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对于规范市场经营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估计2007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资源来源将进一步多元化。

  2)进口环节。2006年11月1日起海关调整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关税,其中加征原油出口关税5%,成品油进口关税由5%~6%降低为2%。2007年成品油(含汽煤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非国营贸易允许进入量将在2006年805万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因此,将来成品油进口量将逐步增长。

  3)定价机制。2006年3月国内制定了新的油品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当原油价格介于18~65美元/桶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但不同油价区间,利润率取值不同,理论上要求两次调价间隔不少于10天。政府考虑到近期高油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影响,提出“油价调整要做到适度、稳妥、择重、衔接”。因此,成品油价格接轨并未一步到位。20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将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并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大和流通体制的完善,最终将由市场决定价格。

  2.3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势

  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从2006年的高位上有所回落,但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维持在60美元/桶左右,因此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保持在高位。如果中东主要产油国国内政局及其他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发生,均将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引起油价的剧烈波动,国际油价也有可能维持60―70美元/桶甚至更高的水平。

  如果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居高位,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能够实现,那么地方炼厂非标油和沿海走私产品将会增加,表观消费与实际需求差距将扩大。

  3 相关行业对成品油需求的预测

  3.1 机动车用油持续增长

  2007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居民、政府以及企业三大购车主体的收入增加,乘用车产品更加丰富,车价进一步下降,这些因素都支撑着乘用车市场继续发展。我国政府对投资增长过快进行调控可能会影响对于载货车的整体需求,但是公路货运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重型车需求增长将较快;轻型和微型货车对于农用车的替代继续进行,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将取得较大的发展,对于轻型和微型货车需求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城市化的发展对大中型客车需求将增加;轻型客车和微型客车的市场发展将转向农村。

  2007年我国汽车总体需求仍将较快增长,但较2006年将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全年汽车销量将达750―770万辆。其中,轿车销量为415―440万辆。

  影响摩托车需求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城市禁限摩的规模扩大,目前已达到174个城市;二是国家降低摩托车消费税,使得生产成本下降,摩托车在农村、小城镇以及国外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预计,2007年我国摩托车总产量为1900―2000万辆,出口800~1000万辆。

  近几年,国内农用车产销逐渐萎缩。就目前形势而言,2007年农用车销量也不会有明显增长,仅与2006年持平或略有下降,总量达到170―180万辆,部分农用车消费者转向轻型汽车。

  预计,2007年国内机动车总保有量将达到1.33亿辆左右,虽然代用燃料使用量继续增加,但机动车增长对成品油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减,消费汽、柴油将增长8%左右,占成品油需求总增量的66%―70%。

  3.2 农业用油仍然占较大比例

  据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调查,在2006年农机销售继续大幅增长,增速甚至超过上年的情况下,农机进行农田作业的单位面积收入有所减少,2007年农机销售的增长将会有所放缓。针对目前柴油价格高涨的情况,2007年中央财政还将继续补贴,农机总动力将保持6%―7%的增长,农业用油仍然是推动成品油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增幅将减缓。

  3.3 民航用油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在高位运行,加上我国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份额以及旅游业仍持续增长,将为航空市场的繁荣提供良好的基础。但由于2007年油价可能维持高位,航油作为航运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将影响航空业的发展,预计2007年的民航客货周转量将分别增长18.2%和12.0%,增速有所放缓。

  据中航油公司预测,2007年国内航煤需求将达到1150―1180万吨。考虑到油价的影响,结合模型预测,2007年国内民用航煤需求可能在1120~1150万吨,同比增长7.9%―10.8%。

  3.4 基本建设推动建筑施工用油上升

  对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特征。受制于2006年经济快速增长可能引发投资过热的担心,大批“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被拖后,并将在2007年陆续开工。公路方面,村村通将公路延伸至农村,全国快速客运网络基本形成;铁路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内铁路建设新线将达1.7万千米。中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时期,对住宅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特别是2008年我国即将举办奥运会,2007年将是各项工程集中实施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筑施工用油上升,其用油增长率将达10%左右。

  3.5 受运力限制和电气化影响,铁路用油变化不大

  据预测,2007年国内铁路客运和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8%和6%左右。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已迎来了新一轮高潮。从当前的运输形势看,铁路建设增加的运能在近期内作用不大,虽然铁路电气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例如京沪线电气化已改造完毕,2007年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将施工建设,但投入使用的电气化机车数量受到设备建设进度的限制,2007年铁路用油将与200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长。

  3.6 船用柴油受到替代因素影响

  预计2007年国内水运客运周转量将增加8%左右,货运周转量将增加12%左右。但是,由于油价持续高涨将促使更多水运船只转向燃料油等替代燃料,而且内河港口还将受到铁路、公路、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等原因,水运柴油需求增长将继续有所放缓。结合燃料油替代情况估计,2007年水运柴油需求量增长2.5%~3.5%。

  渔业用柴油消费量主要与海洋水产捕捞量有关。据农业部渔业专家分析,2007年国内捕捞量可能将继续下降1%左右,再考虑到渔民转业,单船马力增大,非标油和燃料油替代等因素,预计2007年渔业用柴油进一步下降5%―6%。

  3.7 发电用油仅维持规模以上电厂的消费

  在电价上调和控制高耗能产业措施实施后,我国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遏制,高耗能产业集中地区的用电负荷增速将趋缓。加上电力装机的快速增加,国家发改委预计2007年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

  综合考虑电力供需两方面因素,火力发电厂点火调峰用油量将基本保持正常水平,而小柴油发电机用油量回落幅度将比较大。预计2007年国内发电用油将继续下降。

  4 结语

  2007年国内成品油实际需求量将达到1.9亿吨左右,增幅与2006年基本持平。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国际油价的变化、汽车市场的发展、替代燃料数量的大小、气候与降水量的起伏等。



/hongguanshuju/jingzhengshuju/2007-12-05/11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