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后,正是稻香蟹肥的收获时节。10月9日,记者来到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感受科技入户“稻田种养新技术”带给农民的丰收喜悦。盘山县作为科技入户示范县之一,三年来,在保证水稻生产的同时,重点推广高效立体生态稻蟹共生技术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盘山模式”。
当日,专家组对示范户张华库的田块进行了现场验收,结果表明:采用稻蟹共生种养新技术,水稻亩产达680.7公斤,河蟹达33.2公斤,亩综合效益达到1620.5元,比单纯种稻户增效160.1%,达到了稳粮增效、稻蟹双赢的目的。
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水产大学教授王武对盘山县打造的以“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为核心的稻田种养“盘山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模式将养蟹与种稻密切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又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不仅可在辽宁水稻种植区推广应用,而且对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有现实意义。”
记者看到,该县的立体生态稻蟹共生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稻田养蟹模式,采用田中种稻、水中养蟹、捻埂种豆的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缓解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的矛盾问题,并使水土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稳定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河蟹效益,达到了稳粮增效的目的。
农业部科教司推广处处长杨礼盛形象地将之概括为“1+1=3”,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他认为,这一种养新模式充分提高了稻田这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了稻田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稻田科学利用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验收结果也同样让示范户张华库备感兴奋。走进张华库的家,院落里干净整洁,新盖的房子宽敞明亮。记者看到,六间屋子全部铺了复合地板,跟城里人家没啥两样。“这房子是实干出来的!”张华库憨憨地笑着说,“我家去年是17亩地,看养蟹挣钱今年又包了地,一共有30亩,水稻产量每亩超过1350斤,蟹产量每亩达50斤,每斤河蟹能卖25~40元,净收入能有1600多元。”
站在一旁的普通农户关维革对稻田养蟹也颇有心得,“入池时要消毒,主要控制好三伏天,因为天热容易坏水,蟹发病率高,半个月左右就要用药,育肥时也要用料,这样水稻也不耽误。”关维革家有10亩地,去年养蟹挣了6000元,今年更高,预计每亩能达900~1000元。
盘山县技术指导员于永清告诉记者:“2007年预计项目区在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养成蟹亩产量和纯收入比前三年提高20%以上,亩节约成本10%以上,实现河蟹平均亩产量27.5公斤,仅河蟹一项亩效益达到500元。”
据了解,河蟹与水稻已经成为盘山县两大支撑产业,2006年该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5726元,其中水稻、河蟹纯收入分别为1660元、800元。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在13个河蟹养殖重点乡镇、69个行政村中遴选出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农户1.6万户,示范种养殖面积3万亩。聘请专家6名,聘用技术指导员21名,平均每人指导25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32个农户,辐射示范面积达30万亩。三年来专家组成员进村入户指导1500多人次,技术指导员入户达36200多人次。
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2006年盘山县实现河蟹总产量1.6万吨,销售额达到6亿元,新增河蟹产量750吨,新增产值5400万元。预计今年河蟹产量可达到1.9万吨,产值达到7.2亿元。稻田养蟹实现了健康、生态养殖,稻蟹双丰收,稳定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生产的是有机稻和优质蟹,生态效益突显。
据盘山县副县长梁建柏介绍,从今年开始,盘山县将开始着手建设规模超百万亩的种养结合示范园区,包括七个功能板块:优质蟹苗繁育板块、成蟹养殖板块、河蟹冬储板块、稻蟹精深加工板块、销售板块、稻蟹共生技术培训基地板块和新技术、新模式研究开发板块。在河蟹与水稻产业内部形成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大规模的产业链条,形成一个产学研、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