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娜
“总体来看,我国上半年外贸形势还是不错的,外贸增速还是保持在20%左右。”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说,变化较大的是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67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
受上半年诸多调控政策影响,下半年我国贸易出口增幅可能下滑,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
上半年:
贸易结构改善顺差局面持续
“就上半年贸易统计数据而言,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贸易结构呈现改善态势,忧的贸易顺差局面仍将持续,而上半年的抢关出口可能既透支了下半年的出口,又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撰文分析,上半年贸易结构呈改善态势,具体表现在: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增长。中国这个贸易大国之所以还算不上贸易强国,重要表现之一在于加工贸易占据对外贸易半壁江山以上。而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长意味着贸易结构的改善。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已经基本达到加工贸易的规模,达4408.4亿美元,而且增速比加工贸易高11.1个百分点。
另外,上半年贸易结构改善还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初级产品进口继续快于制成品进口两方面。
梅新育指出,上半年1125.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业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性最大挑战之一的背景下,这个数字确实不能令人开怀,毕竟今年上半年顺差增幅比去年全年贸易顺差增幅(74%)还高9个百分点。
下半年:出口增幅可能下滑
仍将保持较高的绝对量
对于下半年外贸走势,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受人民币加速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外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政策效应释放,下半年外贸顺差扩大速度将有所减缓,贸易出口增幅可能大幅下滑。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未来我国外贸顺差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我国政府对要素价格水平的调整,下半年外贸顺差扩大的速度将会有所减缓。”这一观点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一致的看法(参见中国经济时报7月12日《外贸顺差扩大短期难以改变?》一文)。
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对2831项商品调低了出口退税率;央行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态势,这些都会对下半年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告诉本报记者,其他涉及资金、劳动力和资源价格的各种政策仍有调整余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进一步指出,政府有可能进一步针对投资增速过快的现状进行调控,特别是加紧对“两高一资”项目审批的控制,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政策会连续出台。
在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看来,被显著低估的汇率是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而目前为止政策调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效果十分有限。她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出口退税调整对出口的影响很可能被全球工业生产的强劲势头所抵消,因此贸易总体形势不会出现重大变化。
有专家表示,虽然下半年部分产品出口增长会受到政策影响,但是外部需求旺盛还会使得整体出口保持较高的绝对量。不排除政府在下半年出台进一步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进出口关税等政策的可能性。
牛犁认为,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根据现行外贸政策和其他因素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高达2750亿美元,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