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咨询公司 > 学院知识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论谈

2007-09-04 14:28:28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1. 当全球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包围圈时,人们一直承认了这样的规律: 社会80%的工业产值出自那些占公司总数20%的大公司,随着中国加入WTO,打造世界性大公司的竞争意义更加明显,我们是否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大公司话语权的时代?

  答: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以“是”或者“否”来回答,而是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站在全球竞争的角度,打造世界性的大公司的意义确实越来越明显。因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大企业的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际地位,特别是在一些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诸如能源、电力、交通、电信、金融等行业,必须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但是在另外数量更多的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较低、进入门槛也较低的行业,却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一些行业里,小企业反而更具有竞争优势。

  所以,大企业话语权应该是站在国际竞争的高度或针对某一些行业而言。

  2. 而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期,各种民营中小企业在这个时候迅速发展,这些纯粹意义上的“小公司”,给社会文化和经济带来的是哪方面的贡献?

  答: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已经被事实所证明,对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带来的作用勿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行业分布来看,除国家垄断行业以外,中小企业几乎遍布所有的行业。如:零售商业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仪器、造纸、印刷,70%的产值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服装、皮革、文化用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手工艺品,80%以上的产值是小企业创造的。从产业组织来看,我国珠江三角洲企业群、浙江温州企业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群等企业群体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从所有制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2) 中小企业也是推动产业组织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协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有力推动器。如美国1991―1997年250万家中小企业为500家大公司生产配套产品。日本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中有2/3是配套企业。日本每个汽车厂平均拥有一级协作配套企业168个,二级协作配套企业4700个,三级协作配套企业31600个。应该讲小而优的企业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没有优质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大企业。这一点在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中表现明显。另外,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0年底私营企业主平均每人以33.75万元私人注册资金创造了除自己以外的6.1个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

  在其他如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企业家培养等方面,中小企业业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相信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外部市场竞争环境逐渐规范,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中小企业对于社会经济的作用将更为重要和明显。

  3. 世界上很多知名大企业都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开始起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具有成长性的企业一般要具备哪些重要条件?

  答:从我们的经验和研究来看,一个具有成长性的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的条件:

1) 处于一个朝阳的行业或者有一个具备增长潜力的产品。

2) 有一个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企业领袖,并可以形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中高层领导团队。

3) 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规划,保持合理的发展节奏。

4) 拥有一定的成长所必须的资源条件。

  4. 对于深圳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很多“小公司”在这种背景之下也能引导某个行业的时代潮流,制定一些游戏规则。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说法。我们的咨询客户也遍及大江南北,感受到深圳确实是一个创业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从观念、心态、精神、机制等各方面应该讲是全国最好的创业者乐园。我也坚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大企业从这里诞生。在深圳也确实已经产生了一些曾经是“小企业”的“大企业”,如华为技术、中兴通讯、比亚迪、朗科科技等,他们依靠自身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同行业奠定了一定的地位,也可以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更多的中小企业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管理的基础还是比较差,还处于生存的阶段,还不具备引领行业的基本条件,更谈不上制定行业的规则。比较适当的竞争策略是要选定细分市场,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专注于为自己的目标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或服务,而不要不切合实际的贪大求多、求快,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反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历程。

  另外,中小企业在注重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注意对于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因为管理能力并不会跟随企业规模自发的增强,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在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某一个新产品的发明,也不是在市场上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看不见的最容易被忽视的所谓“软的力量”

/zixungongsi/xueyuanzhishi/2007-09-04/6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