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咨询是解决问题还是购买方法?
咨询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企业向咨询公司购买咨询也一定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但是,咨询公司往往卖的是方法。大多数企业并不明白:自己拿这个方法来干什么,对自己的价值有多大。
方法应该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更重要的是,问题也不是以往经常提到的组织架构不明、流程不清、绩效不全之类的大而空的问题,而一定是企业感到非常痛苦的业务问题,然后用一系列的工具,包括流程管理、知识管理等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方式初次进入咨询界时,被看作是整个咨询思路的一大变革。确实,企业花钱难道只是为了买个方法论吗?当然不是,而是要借方法解决问题。如果买个方法回去不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对企业有什么提升,企业为什么要花钱?如果能直接从问题切入,清楚地告诉客户:我能把你的这个问题解决掉。客户权衡之后多半还是肯花钱的。
理论上来讲,这种想法没错,但我们不妨仔细琢磨:完全按这样做就一定对吗?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为什么一定要“等”问题出来之后才去解决呢?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平时总有些小毛病,医生建议,可以针对其身体状况提供一个养护方案,比如每天按营养比例进食,按时睡觉,每天运动一小会儿等等,可以使身体更好,但这个病人却不愿意为此付费。过了很久,由于生活不规律,营养失调,这个病人的身体开始每况愈下。一次,这个人感觉肚子痛,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肝炎。为了治好肝炎,他毫不迟疑地支付了费用。这个例子的内中含义,其实就是医生是卖方法还是解决问题,病人是愿意为养护方案付费,还是一定要等到身上出了大毛病了才肯花钱去治?依此逻辑,咨询公司卖“解决问题”总是能更容易打动企业,但对企业来说,这并不是很好的养身之道,卖方法虽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却可以防止未来出现问题,是提升竞争力的保养之道。
再举一个更直接的例子,一家民营企业没有很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问题吗?没有,至少现在没有,因为现在其运作状况很好。后又吸收进了其他投资人(开始主要是亲属),这时可能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毕竟企业还小。但如果继续发展壮大,吸收了更多投资人的资金,那么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诸多问题可能很快就显现了(这个问题可能会要了这家企业的命)。同样,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解决:一是在一定规模(多投资者)但还没有出现治理问题的时候,就预先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标准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等企业越来越大,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导致的问题非常突出之后,再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构建标准的法人治理结构。很明显,如果企业在前期能够有好的方法来提升管理,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产权不明等问题。
其实,一套整体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也是类似的思路。
其次,去解决每个问题点,可能会导致做出来的许多内容是散的,缺乏整体性的高度。让我们来设想一家这样的企业,它在一个不错的行业里,发展的很好。但是现在有一个A问题出现了,企业用了一系列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规范了操作,理清了职责,编制知识地图。后来又发现有B问题,解决B问题也是规范的操作,理清了相互的职责……这样通过对这些零散点的拼合,企业永远只能钻进这些细微的环节里,极可能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而且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到最后要综合解决会很困难。
其实,企业在许多方面可能也存在这些问题,那么,何不搭建一个整体的、合理的组织架构,以及相应的流程体系来实现管理的提升呢?从咨询公司购买这两个“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如同在一件烂衣服上打了几个补丁,依然是件破衣服。关键是,要形成一套稳定的、可积累的体系,企业需要一个整体的方法,这个方法能够搭建合理的管理体制。
对于知识管理这个工具的应用,同样如此。如果纯粹为解决某个点的问题,编制了模板、指引,把相关知识进行了分类,但是这样做能引导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可积累的架构吗?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只是多了一堆模板,员工可能变得更僵化。这样的企业也永远与世界一流的、可自我积累、有着共享学习精神的企业有着巨大差距,比如英国石油。
因此,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企业也需要引入一个整体的方法论,购买一套完整的方法在企业进行应用,企业会得到相应的价值的,而且往往新方法的引入也会引起相关部分的管理水平提升,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当然,在此过程中形成管理方式、思路的变化,构建稳定的、可自我积累的架构才是最大的财富。
笔者认为,咨询项目的达成,不能一味纯粹地从问题着手,也就是仅针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也不能一味强调方法。一个好的方案应该是一个点面结合的方案,在解决了客户的问题点后,引入到整体层面上,而不是专注于在一个小点上大做文章。但是,问题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无论如何“保养”,也不可能存在一家没有问题的企业,只是看问题大小了。
一个企业不能一直靠买处方药过日子,自我积累,再买点保健品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