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咨询公司 > 咨询业态 > 正文 返回 打印

咨询业对外依存有隐忧 需建国外机构准入制度

2007-11-08 10:07:52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军工、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长期聘请国外的咨询机构,是否会留下国家安全隐患,是否也不利于本土同类企业的成长?这是国内咨询业一直热切关注的话题。

  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军工、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长期聘请国外的咨询机构,是否会留下国家安全隐患,是否也不利于本土同类企业的成长?这是国内咨询业一直热切关注的话题。

  日前,在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2006咨询北京论坛”上,中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广斌表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国际通道并设立相应规则,对于国际咨询机构对关键领域的介入、人员管理等方面,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深化,涌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和咨询公司已经越来越多。理实国际咨询集团中国区董事长王颖介绍,中国是亚洲的第一大咨询市场,印度第二,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共占了亚洲市场的80%。

   “如果军工企业或者能源、电力、通信等行业长期依赖于咨询公司,势必会有安全问题和企业秘密泄露的隐患。”周广斌说。

  由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必须提交被美国认可的会计审计公司所作的账目报告,已经导致控制会计审计高端业务的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管理咨询领域,这些都让中国本土咨询机构发展变得艰难。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北京咨询协会理事长袁岳向记者介绍说,在咨询行业每花一块钱所对应或服务的项目通常相当于2000块钱,就是说咨询费用投入和项目投入的比例是1:2000。而这个比例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体现出来。

   “中国和美国GDP比例大概是1:6,再对比这两个国家在咨询费用的总投入大概是1:20,如果把中国三资企业所投入的咨询部分拿掉的话,这个差距扩大到1:200。”袁岳表示。

  周广斌认为,目前国内很多咨询企业已经在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得不错,但如果与国际大咨询机构形成竞争格局,不利于本土咨询企业的发展壮大,应该在工商注册等环节有一定的准入限制。

  而且中国目前对咨询公司的人员构成也没有特殊要求。周广斌建议设置一个门槛,国外咨询公司在中国国内注册的时候,在人员构成上规定一定比例人员应拥有国内的资格证书,这样对保证保障国内咨询人员就业有一定作用。



/zixungongsi/zixunyetai/2007-11-08/12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