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咨询公司 > 引经据典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影响千秋帝王

2007-07-30 10:56:39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1086年10月11日,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病逝,他留下的巨著《资治通鉴》深深影响了近千年来的众多帝王和文人学士。

 

司马光的名字,连中国儿童也不陌生,笔者孩提时也是看到“打破缸”的故事而知此人。若按如今时尚评选古代十大杰出少年,想来这位幼年即有见识的官宦之子必名列其中。

研究历史的人谈起司马光,却视其为毁誉不一的人物。他之所以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家双绝“两司马”,是因为留下一部300万字的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而且至今它还是全国各大书店的畅销书。历史上诸多的冲突与整合、光荣与腐败、圣洁与阴谋,都在卷中徐徐展开,其作者乃至许多重要读者的身世沉浮更是令人扼腕长叹……-生前以聪明、廉洁扬名,死后却遭夺官、砸碑的厄运

1086年10月11日,官至宋朝宰相的司马光受中风的多时折磨去世,享年68岁。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的,是已故神宗皇帝下令在杭州刊刻的《资治通鉴》尚未完成付印。

 

三年前写完《资治通鉴》时,司马光因耗费了19载心血,已齿落发白自感来日无多,预留下丧事不可奢华的遗嘱。他死后殓入早备好的薄棺,遗体仅盖一旧布被,随葬的只是一篇专门颂扬节俭的文章──《布衾铭》。前来吊唁的太皇太后、皇帝和大臣看到府中萧然,满屋图书,床上铺一领旧竹席,都慨叹不已。朝廷送来2000两丧葬银,其子遵父遗命全部退回。此种情景,在盛行厚葬陋习的封建社会可谓罕见。

 

司马光生前廉洁,又以反对纳妾、夫人亡后不续娶而有口皆碑,其扬名天下却是在他六七岁时。司马光的父亲长期任掌管皇家藏书阁的三司副使,有比他人更优越的读书条件,且比一般纨

/zixungongsi/liejingjudian/2007-07-30/1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