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大型会展日益增多,仅上海一年就有展览会400多个。2010年世博会将近,上海会展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旺盛。在此形势下,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于日前举行了第二届会员大会。 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会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暨总经理王明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建国等专家,就怎样成为抢手会展人才等求职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入门篇 何谓会展人才?
会展业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内仅发展了10多年,但成长很快,年递增速度达到20%以上。创造的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关联产业的产出近1000亿元。
会展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 王明明指出:“会展业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如会展公司;第二是场馆;第三是相关的服务性企业。” 陈建国表示,会展业人才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人才,包括策划、现场管理、招展招商人才;第二是场馆管理人才和参展商方面的会展人才;第三是服务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饭店和搭建人才等。会展人才也可按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来分类。
会展人才具体干什么? 专业会展策划和营销人才究竟要做哪些具体工作?陈建国介绍,会展策划和营销的主要工作有:1.前期准备工作,即会展立项策划和会展项目可行性分析;2.具体筹备工作,如会展品牌形象策划等;3.招展和招商工作,包括招展策划与展位营销等;4.会务和管理工作,包含会展服务和现场管理等。 劳动保障部门对会展策划师主要工作内容的描述是:1.会展(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和奖励旅游等)项目的市场调研;2.会展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等方案的策划;3.会展项目的销售;4.会展的现场运营管理。
会展人才缺口有多大? 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会展业的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从事经营策划的管理人才有15万人。 上海师范大学去年完成的“关于会展人才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上海会展行业直接从业人员约5000人,其中有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业内专家认为,成功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展,需会展专业人才80至90人,上海目前平均一天一个展览,人才缺口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专家认为,我国会展数量虽多,但真正形成国际品牌的不多,关键还在于缺少优秀的会展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
成才篇 素质比学历证书更重要
陈建国总结出会展业的两大特点:高度综合性和极强实践性。欲成为抢手会展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如很强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等。 调查显示,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会展教育培训的仅4成(见图2),陈建国认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比扩大从业人员数量更为迫切。
两所高校开设本科 会展业是一个新行业,以前高校是没有这个专业的。但近几年,国内已有几十所大学开设了会展专业。上海有两所全日制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了会展专业的本科,另有7所学校开设了会展专业的专科。 上海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见图3),超过四分之三的用人单位需要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可见会展专业的开设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3种证书较有影响 会展人才的非学历教育风起云涌。陈建国介绍,为了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由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合办的上海会展学院正在筹建中,学院将包括会展培训中心和会展研究中心,前者负责培训工作,后者从事研究工作。 目前,全国推出的相关证书至少已有10多种,上海地区较有影响的有3种:1.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证书;2.从美国引进的“注册会展经理”培训认证体系;3.劳动保障部门推出的“会展策划师”新职业。
用人单位认可证书吗? 求职者考出证书后就能成为抢手会展人才吗?陈建国告诉记者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名求职者带着证书去应聘一家会展企业,面试官经过考察后发现他根本不具备从事会展业的素质和能力,因而发出质疑:“证书没有用!” 王明明表示,会展行业没有职业准入的限制,不像有些行业一定要有执业资格才可入行,会展企业是不会太看重证书的。 陈建国分析指出:“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说明证书的含金量还不高。相比学历和证书,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素质。”
特点篇 高层次会展人才有“三高”
“想要成为会展人才,必须深入了解会展业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王明明指出,“会展人才的特点是高智商、高风险和高报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特点1:高智商 有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希望从业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超过7成(见图1)。 但高智商不等于高学历。王明明指出,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至少需要有8至10年的磨砺,才有可能成为成熟的会展策划和管理人才。 他进而指出,高层次会展人才与在会展现场敲敲打打的搭建人员有很大区别,如优秀的同声传译人才,目前国内可谓凤毛麟角;各种高层次的会展策划人才、广告创意人才和场馆管理人才,都需要有高智商,否则是难以胜任工作的。
特点2:高风险 “会展行业是不稳定的,甚至是很脆弱的。”王明明表示,“这个行业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大。如前年发生的‘非典’,国际上的恐怖活动等,都会影响到会展业。” 会展业中的企业以中小型居多,机制灵活,船小调头快。王明明表示:“这个行业的不稳定还表现在一些大型的国际展会一般5年就要轮换,如今年财富论坛在北京举办,而1999年则是在上海。” 王明明介绍,高层次会展人才可为一家公司提供服务,也可以同时在几家公司兼职,与公司的关系若离若即,一般不会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也未必一辈子都会从事会展工作。欲成为抢手会展人才,需有抵御高风险的能力,并具备全新的职业观念。
特点3:高报酬 高报酬和高风险是互为因果的。王明明表示:“在国外有这样的现象,一家顶级会展公司一年只需做两三个会展项目,就可以‘吃’5年了。国内企业目前还做不到这样。” 陈建国透露,一个会展项目经理做一个大的展会,收入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更多。
前景篇 前程似锦须防过热
有预测表明,上海将成为21世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重要的会议中心。上海会展业前程似锦是不容置疑的。但也有专家冷静地指出,对热门行业要有“冷思考”,会展人才的教育培养要防止过热现象的发生。
全日制学历教育需谨慎 陈建国认为,培训和考证如果过热问题还不是很大,因为市场会进行调节。含金量高的证书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含金量低的证书会逐步退出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沙里淘金,生存下来的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证书。学员如果考了一个含金量不高的证书,损失的可能只是几个月的培训时间和数千元的培训费。 “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就不同了。学生用3至4年时间学习,家长的投入很大,如果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有问题了。”陈建国表示,“关键是会展作为一个专业还不成熟。”
专业设置不宜太宽泛 王明明指出:“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到的专业非常之多。如果只是笼统地讲会展人才,有可能会误人子弟――有的学校开了会展设计专业,而会展设计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其实,不同行业需要的会展人才是完全不同的,能做汽车展的就不一定能做模具展,关键要具备行业知识。会展行业最需要懂行业知识的人才。比方国内博物馆去国外举办青铜器展览,如何为这些国宝投保是一个大问题,这时就要依靠保险人才了。” 一些学校把专业锁定在会展上,反而可能限制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而专业设置过于宽泛,不利于学生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 陈建国表示,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会展热,会展热的兴起对于北京、上海和广州而言问题还不大,但内地有些城市则需引起注意,以防过热。
世博会将是一个契机 会展业属于上海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王明明和陈建国均看好上海会展业的前景。王明明表示:“这主要依托于上海良好的大环境。2010年世博会即将到来,我认为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会延续100年!世博会将会促进上海的产业大发展……世博会将是一个契机,会促使人们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方式发生变革。”他还透露了一个心愿:“争取为上海引进一个国际组织总部。国际组织总部进来后,将会提供相当大的职位需求和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