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艺术沙龙的酒会上认识小雯,她称自己是“Freeter”,见我懂音不懂意,她知道我没有听到过这个词,她半开玩笑地说,“Freeter”就是“应召”。
在日本和台湾地区,Freeter是当前非常风行的职业,音译过来就是“飞特族”,是英文free“自由”与德文arbeiter“劳工”的组合。“飞特族”有以下三种类型:
延后决定型: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工作,所以先做“飞特族”,边做边找寻方向;追求理想型:知道自己想做的事,但不能立刻受雇为正式员工,例如演艺圈的工作;身不由己型:或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因为想继续升学,但家境、经济条件有限而做“飞特族”。
“飞特族”级别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飞特族,没有目标,自由打工,而且是乱打工;另一种是专业的飞特族,清楚自己要什么,有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为工作,还是休闲。
小雯是一个
典型的“飞特族”,是“自由职业人”,更是“飞扬而特别”的一族。酷爱绘画、摄影的小雯大学念的是建筑学。在职场打拼两年后,小雯选择做个自由自在的飞特族,开始十面“应召”的“Freeter”日子。目前,小雯每周间或给辅导班上素描课,间或给某广告公司模特拍照。没有“应召”的这几天,小雯就每天背着相机“扫街”,看到有意思的画面就按动快门。没有平时赶时间、赶工作量的压力,小雯特别有满足感和创作欲望。接下来她准备自己开家文化传播公司。
美国著名的职业顾问威廉?布里奇在《新工作潮》一文中指出:“不久的将来,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每天要工作12小时,而另一半的人将没有工作。”威廉?布里奇预言:未来的公司不需要固定的岗位和固定的员工,而是一个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当某个工作程序、某个季节性岗位需要人时,就临时聘用一些专业人才,签订几周或者几个月的劳动合同。当然,作为一个“自由人”,你亦可同时兼任几家公司的工作。飞特族的工作前提是,要专心、专业,惟有如此,才能变成专家,也只有专家才能变成职场赢家。毕竟“一生一职”的工作形态已经过时,如何“化短暂为永恒”,找出其中的“杠杆点”是飞特族、也应是所有上班族的追求。
“Freeter”有很多好处,他们所接触的人和工作场所,都比全职工作者来得广泛,因此对职场百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只要尽责、守信、灵活,很容易获得雇主或顾客青睐,因而得到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Jake就是其中的代表,早在大三的时候,他就开始为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打零工,只要每周抽出几天时间,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即可。虽然报酬并不高,但Jake可以把剩余的时间用在给网站和杂志撰写软件评点和攻击秘笈上,这又给了他另一笔可观的收入。两份短工让Jake拥有了自由的时间安排,他自称自己做飞特族有一专业的优势――只要他保持与最新计算机科技的密切接触,就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因此,他才能在停停走走之间做一个惬意的飞特族。后来一个偶然机会,一个开发商看中了Jake,让他担任公司软件开发总监。
一个优秀的飞特族,收入完全可以达到比全职者更高的水平,而有些飞特族,即使在不同时段做若干份短工,仍然只是属于底端低收入阶层。要从一般“Freeter”变成专业“Freeter”,其间的要诀有二:一是不要看轻临时工作,要把它看得比全职工作还慎重,除了信守承诺、准时上班,把该做的事做好外,还要广结善缘,从帮助他人中来建立人脉,深入了解顾客的潜在需求,发掘新事业的机会。古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论是否全职,职场都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二是一定要善用空余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任何专业都是永远有上升空间的,只要功夫深,就不怕没有发展的空间。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人最核心的追求,都是丰富人生。飞特族十面“应召”努力追求的就是超值人生。有快乐人生,就有快乐职场。
来源:南方网 选稿:陈誓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