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预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滞后效应将在2004年得到集中释放,今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将上涨3%左右。不难发现,由于银行一年期利率为1.98%,物价指数上涨3%意味着居民储蓄实际收益将因此转为负值。在负利率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选择恰当的金融产品,规划自己的闲散资金,以防止财富枉自缩水。但是,理财的前提是要“保财”,因此在理财之前,需要对各种理财渠道的风险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本期起将陆续列举并比较一些常见理财渠道的风险。
储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储蓄一直是最稳健的理财方式,也谈不上风险的概念。然而,与其他的投资方式一样,储蓄同样存在风险。 一般常见储蓄风险包括两种, 即利息损失和本金损失。 利息损失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所引起: 1、存款提前支取。 比如,定期存款若提前支取,利息只能按支取日挂牌的活期存款利率支付。存款人就会损失一笔利息收入。 2、存款种类选错导致存款利息减少。 例如有许多储户为图方便,将大量资金存入活期存款账户或信用卡账户,尤其是目前许多企业都委托银行代发工资,银行接受委托后会定期将工资从委托企业的存款账户转入该企业员工的存款账户或信用卡账户。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活期存款和信用卡账户的存款都是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利率很低。而很多储户把钱存在活期存折或信用卡里,一存就是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个中利息损失,可见一斑。 本金损失主要是有通货膨胀引起的,即储户所在地区的物价上涨率高于同期的存款利息率时,在无保值贴补的情况下,存款本金也会因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实际利率)为负数而发生损失。按照目前全年消费物价指数将上涨3%左右的预计,这种本金损失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