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通行的校史写法,香港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学院(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求学)。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建校,从此在长达半个世纪中,直到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前,香港大学一直是全港独一无二的高等学府,由于学费昂贵、门坎高,直到7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之前,港大毕业生绝对为非富则贵,因而有“贵族学府”之称。比如,港大的文、理、医等九个学院中,尤以三师为其强项(律师、建筑师、医师)。港大医科更是强项中的强项,毕业生第一年的起薪点即可达5万港元以上。50年代以前的港大毕业生,其自立作为英国留学生看待。 从张爱玲、许鞍华到陈方安生、范徐丽泰、梁爱诗等为首的一系列特区高官,几乎清一色出于香港大学。曾有位专栏作家幽默地问:为什么香港多女高官?皆因一应女高官都来自港大,而过往香港立法局的华人议员和政府高官又多来自港大,自然会着力照顾下小师妹!当然,这只是讲讲玩笑话,但香港留住一批“高等华人”是又港大催谷而生。
时值5月,港大的应届毕业生已领取了毕业袍,三五成群地在红砖墙身、富有古典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代表的大学主楼中拍毕业照留念,自有一种清怡儒雅的学府之气。港大的主楼建于1912年,楼高三层,依山而建,以中间的钟楼为界,左右对称,两边各有一座小塔楼,配着典型殖民风格的柱廊和阳台,颇有牛津之风。特别是港大男生宿舍属中世纪的斋堡式建筑,才用了都铎和哥特式的综合设计,有强烈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的风格,内设典雅别致的螺旋楼梯,其楼梯的锻铁图案可谓美仑美奂。
由于建筑古雅和驰名全球,港大也成了广大海外游客必到的观光点之一。
香港不少以大学为背景的电影都选择港大,从张爱嘉的《最爱》到许鞍华的《今夜星光灿烂》,《还有玻璃之城》,讲的都是港大故事,大约除了因为杜国威、张婉婷和许鞍华都是来自港大的文科精英出身外,港大典雅浪漫的校园风光比其它香港任何大学的校园更具特色。而近日李泽楷的女友入读法律系硕士位,更令港大门内弥漫浪漫旖旎之色。
毕竟是21世纪,这些身穿黑色毕业袍、牛仔裤、运动鞋的新一代港大生,早已弃绝迂腐的贵族风,但港大这个名威世界的“品牌”仍令他们有种精神贵族的自傲。
大半个世纪来,一声“来自UK”等于是精英的代表,港大校友会一度更是一张港大沙纸之外的附加价值。从某个角度讲,港大颇似哈佛,编织一张非富则贵的人才网络,与专攻一门专科意义同样重要。从被港大生戏称为“五环大舞厅”的陆佑棠每逢假日举行的Ball开始,港大生已开始悉心学习社交和Ball场礼仪,为步入社会精英之层做好准备。
香港是个讲究品牌的社会,即使进入21世纪,港大象牙塔已倾斜,贵族之光已黯然,但“UK”(港大生的简称)的文凭令其在就业和起薪点都不同于众。就是一般企业的管理层看到UK生,多少也会刮目相看。
但自从1962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后,港大“独此一家”的权威形象受到强烈冲击,特别中大同港大相比,中大更多采纳美式教育及受美国科技文化影响,且与内地的文化学术交流也较港大广泛。中大虽然成立较迟,但其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有利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学习,因此吸引了大批精英应届毕业生投考中大,令港大失去精英生源。再则,中大推行暂取新制度,即选取中六会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免试直升中大,无形也令港大流失一批精英学生。
港大的改革始于己于人80年代王庚武出任校长时期,其首要之革,就是大力洗脱昔日浓厚的殖民色彩,加强与内地交流。最近,刚刚举行的第三届普通法律深造文凭课程毕业礼,23名毕业生中大部分来自内地的高等学府及司法机关,包括最高人民监察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外交部和港澳办,更有一人来自中央军委法制局,学员层次之高,从中可见一斑。
近日,港大又冲出香港,与海外17间大学合作,决定在2001年共同开办一所“网上大学”,打破地域时空,面向全球招生,以推动全球普及教育为目标。这所网上大学是一间真正无校舍、组织完全独立、以全球成年人为对象、透过资讯科技教学的高等学府。
基于目前因校内学术单位太多,且修读人士有能力缴高昂学费,故打算在三年内收回学费成本,不再提供任何资助。换句话说,大学若继续开办MBA,需以自负盈亏方式经营。
而香港大学早在数年前已自发地逐步减少对MBA生的资助,因此,港大的此项课程学费也较一般院校高约五万元,但每年报读人数仍然超额五倍,可见高昂学费并未打击修读人士对港大MBA的信心。港大副教务长韦永庚指出,一两年后,更会撤消所有资助,MBA学费将再增加一至两万。
港大特地为此作了个调查,发现大部分修读MBA人士都在工作上得到晋升,难怪学费再昂贵,社会需求仍如此殷切。
港大今年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供的学术发展计划书显示,港大准备增加六个双学位的课程。现任校长郑耀宗表示,“港大是综合大学,双学位课程更能配合港大优势。现今,社会对大学教育的需要渐趋向多元而非专一,因而双学位更切合社会需要。”其实早在三四年前,港大已率先开办有关课程。
有人批评港大办学太过以市场导向为准。教务处长韦永庚否认此说,他认为多项智能时代已降临香港,大家应对此有个心理准备。
港大传统的最热门五大专科,只有三科能跨世纪,那便是精算学、土木工程学和医学。其中医科是港大永恒的强项,自港大成立之日起,不论战乱还是和平年月,不论经济起飞还是萧条,港大的医科永远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科目。
此外,统计学也是常青专科。因为如果你可以替你老板算出一个天文数字的承保金额,你的薪金一定不会低。而新兴的热门学科中,却是MBA和计算机工程学最热。看来,书声朗朗的校园,终究也会受红尘市场的影响,这是无可奈何的,但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契机?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