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首页 > 智囊数据 > 标杆借鉴 > 金融排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财富》推出 “最佳分析师”排名

2010-03-15 12:03:29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2003年6月,《新财富》推出国内第一份“最佳分析师”排名,引起了资本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上榜的最佳分析师获得了公司的奖励与重用,培养分析师的证券研究机构知名度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排名,我们找出了中国资本市场最好的研究人员,并总结了他们的投资观点、研究理念,令机构与中小投资者受益良多。

  在优化去年评选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推出“《新财富》2004最佳分析师”。一年来,中国经济在“过热”、“宏观调控”、“软着陆”等关键词的转换中渐变,证券市场也随之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证券分析师与投资者经过价值投资的洗礼后,更趋成熟。新一届的“最佳分析师”,对行业全局的思路更清晰,对投资的指引更权威。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排名,激励分析师们向更专业、更敏锐的方向进取,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可倚重的参考意见。

  126位基金经理选出

  29个方向“最佳分析师”

  今年的“最佳分析师”评选中,我们在研究方向的分类上去掉了2003年只提名一位分析师的“环保行业”,新增加了“策略研究”、“金融工程”、“基础化工”和“机械”方向,因此,今年共分29个研究方向。

  此后,我们向国内所有券商研究机构征询这29个研究方向的分析师候选人名单。名单确定后,我们以国内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为调查对象,将候选名单发放给每一位基金经理,由他们直接评选出业内最有实力的研究人员,并据此评出“《新财富》2004本土最佳研究团队”。此外,基金经理还需要直接选出3家他们心目中国内资本市场综合研究成果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机构,并依此评出“《新财富》2004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此次活动有35家券商研究所参与提名,共向126位基金经理发放了评选问卷。这些基金经理累计管理着2500多亿元的资产。他们之中,除12只社保基金的11名基金经理外,另115名基金经理管理着问卷回收时(今年4月6日)市场中所有的116只证券投资基金。

  评选活动三大亮点

  与去年相比,“《新财富》2004最佳分析师”评选有三大亮点:

  ―候选人范围更广。分析师候选人全部由国内各大券商研究所直接进行推荐,候选人多达450多人。

  ―参与评分的人数更多。国内已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的基金经理全部参与了我们的活动,问卷回收率高达100%。

  ―影响力更强。随着国内对分析师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上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号召力的推动,本次评选活动受到证券研究机构、各大券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外资投资管理公司等资本界核心力量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12人蝉联冠军,10人痛失宝座

  在29个研究方向中,“《新财富》2004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共有27人,其中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侯继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郭海燕分别在两个行业获得第一名。

  对比去年的榜单,13个研究方向的12位“最佳分析师”今年蝉联冠军,他们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李质仙、王峰、肖利娟、李小勇、陈亮、王战强、张宇、谭晓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赵金厚、干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赵彦、郭海燕、范艳瑾。今年新上榜的“最佳分析师” 冠军则有16个研究方向的15位(一位是双料冠军),其中包括今年新增的4个研究方向的分析师。

  去年在12个研究方向中拿到冠军的10位分析师,今年痛失宝座(两位是去年的双料冠军),其中4位是因为离开了原来的研究机构。他们是:原平安证券的陈守红,现就职于兴业基金;原申银万国的李晨,现就职于博时基金;原申银万国的张顺太,现就职于国泰基金;原中金公司的王卫东,现就职于瑞银润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在本次评选出的29个研究方向的“最佳分析师” 冠军中,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15位分析师获得了16个席位,另有5位分析师获第二名,4位分析师获第三名,该所最终以总分112分当选“《新财富》2004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和中金公司在“最佳分析师” 冠军中分别占有5个席位,光大证券、平安证券和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各占1个席位。

  从业时间长占据优势

  荣登前三名“最佳分析师”的简历显示,分析师的年龄段集中在25-3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79%。最年轻的分析师是申银万国的曹燕萍,26岁;最年长的分析师是国泰君安的李质仙,48岁。

  “最佳分析师”的学历构成上,七成分析师具有硕士学历;获得博士学位的有二成;本科学历的不到一成;博士后有1人。其中,7位分析师有海外留学经历。

  最佳分析师中,从业3年及以下的占34%,3-5年的占30%,5年以上的占36%。其中,获得冠军的“最佳分析师”中,近一半的从业时间超过5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行业经验对分析师行业的重要性。

  三大要素成就“最佳”

  分析师价值的提升决定了这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何从众多分析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佳分析师”?

  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基金经理心目中,“最佳分析师”首先要功底深厚、基础扎实,这是成为“最佳”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基金经理认为,“最佳分析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素质,就是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实用的分析,提供具有启发性和超前性的投资建议,进而能够准确把握投资机会。此外,具有国际视野也越来越受到基金经理的重视。基金经理也同时强调分析师撰写报告的客观性及专业的服务精神。

  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脱颖而出的“最佳分析师”们对如何成为“最佳”有何心得呢?我们的调查显示,在众多需要具备的素质中,按重要性排序,分析师选择最多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对行业市场的分析能力”,此外,具有“行业背景与经验”、善于“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等也是“最佳分析师”们的经验之谈。

  我们还对进入前三名的“最佳分析师”进行了一个横向比较,发现在过去一年里,“最佳分析师”第一、二、三名撰写研究报告的数量和字数不相上下,但在与基金经理们的沟通交流上却存在一些差别。

  在第一名的“最佳分析师”中,有七成与10名以上的基金经理保持经常的沟通,第二名的“最佳分析师”中有五成与10名以上基金经理保持经常的联系,在第三名的“最佳分析师”中,作同样沟通者仅占两成。由此可见,要受到客户特别是机构大客户的认可,积极的沟通不可缺少。



/zhinangshuju/biaoganjiejian/jinrongpaixing/2010-03-15/229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风云榜版权所有 京ICP证 06054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