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谁才是毛泽东眼中的韩信?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07-10-10 07:24     标题: 谁才是毛泽东眼中的韩信?

  谁是解放军将领中的韩信,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粟裕,林彪,刘伯承,彭德怀,徐向前客位解放军中的佼佼者,可谓伯仲难分。那么作为解放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他眼中的韩信是谁,这题目要小许多,是本文要探讨的。
  
  众所周知,毛对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听众不同,场合不同,他会说出不同的评判。一般来讲毛对老外讲话时,真实度最高,也最能反映他心中的想法,其次是对些著名党外人士,最后才是党内信众和黎民百姓。据师哲等著《在毛主席身边》一书,毛泽东曾对蒙哥马利介绍淮海战役时说:“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上面这句话,不但是对老外讲的,而对方又恰好是二战名将,军事行家,我认为这句话是很能反映毛心中的真实想法的。仅上面这句话来作结论,认为毛对粟裕的评价最高,粟裕是毛泽东眼中的韩信,有孤证之嫌。我们这里还有毛泽东在1958年8月1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关于粟裕的所犯错误的部分讲话:“粟裕比较骄傲些,胜利多了,冲昏了头脑,韩信也是这样,说我带兵多多益善。你粟裕是不是这样呢?我看是有一点,同志们也是这样看的。淮海解决了三个兵团,老子天下第一??????”。
  
  上面这段话是毛批粟裕时,决不会有赞赏粟裕的原意,可是拿粟裕与韩信直接进行比较,又确实透露出毛潜意识中对粟的真实评价。毛对林彪,刘伯承,彭德怀,徐向前有过类似的评价吗,我是没见过。
  
  下面是我对上面结论的一些背景介绍:
  
  1948年5月,毛泽东接受了粟裕“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的建议。
  
  豫东战役前,1948年6月3日,毛泽东致电粟裕:“打5军、75师等部时,不要企图一次打得太多,而要准备一次只打一两个旅,各个歼灭该敌,因为该敌是比较强的。要说服干部,不要急于求赫赫之名,急于解决大问题,而要坚忍沉着,随时保持主动。”
  
  刘伯承认为:“各纵队多以旅为单位分散行动和作战,因敌情紧张,很难得到休整机会,炮弹都无法供应,影响作战甚大。”
  
  粟裕认为:“我军自孟良崮战役之后,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我对此不断地进行思考。我认为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的歼灭战将进一步向更大规模发展,这可能是个客观规律。因为敌人在多交遭受我歼灭后,兵力已大为集中。如果我们不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战机势必难寻……不仅如此,由于敌人机动兵力密集,在歼灭一种敌人之后,更多的敌人又会纷纷拥上,新的战机又将出现,打了一仗之后还要打第二仗第三仗,一个战役可以发展为两三个阶段来打,部队必须准备连续作战……如果着眼于只打小仗,每次只求歼敌一个至两个正规旅,想积小胜为大胜,那么,由于敌人兵力集中不易分割,而增援较快,往往连小歼灭战也打不成。”
  
  大家看到,毛泽东虽然同意了粟裕“暂不渡江”的建议,但还没有领会粟裕“打更大的歼灭战是个客观规律”的军事思想。毛泽东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掌握新的规律,刻舟求剑,还用老眼光看问题,仍然主张“一次只打一两个旅”;而粟裕的观点与之针锋相对,粟裕认为,如果每次只求歼敌一个至两个正规旅,往往连小歼灭战也打不成!
  
  毛泽东说“不要急于求赫赫之名,急于解决大问题”,可豫东战役还真就一战扭转了中原我军的被动局面,中原之敌失去了战役进攻能力。
  
  豫东战役后,国民党国防部在其《中原会战经过及检讨》中说,此次豫东会战,“共军表现特异的有三敢: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我大据点;敢对战场要点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粟裕的“三敢”,也出乎毛泽东那“一次只打一两个旅”的预料。而敌弱我强的东北,则是恰恰相反。毛泽东看看粟裕,再看看那不争气的林彪,于是大骂林彪“三不敢”,电文如下:
  
  “五月和七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你们又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
  由此可见,粟裕是领头羊,毛泽东跟在后面,毛泽东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小林子。
  唉,所谓艺高人胆大。林彪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最终还不是“逼上梁山”吗?
  
  有人问粟裕:诸葛亮算得上军事家吗?
  
  粟裕说:“诸葛亮是一位政治谋略家,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即便按《三国演义》的描写,他最主要打过两次胜仗,也就是“两把火”: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而后一把火还是周瑜烧的。六出祁山,当时魏强蜀弱,而他采取正面推进相持,怎么能以弱胜强呢?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从军事上来看是不敢用奇兵,不会打仗。”
  (摘自《粟裕研究信息》第7期,1998年3月18日)
  
  和平年代不比战争年代,谁也喜欢不如自己的。难怪粟裕当不上元帅,难怪韩信江山既定就王变成淮阴候了,原来都是“震主”了!而林彪,百万大军也“震”不了主,难怪大家给林彪评帅时把林彪放在后面,而毛泽东非要把林彪放到第三上去!毛泽不之所以把林彪放到元帅第三上去,就是因为他知道林彪的本事,对陈明仁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如果林彪强过陈明仁十倍,想当元帅第三?门也没有!毛泽东哪敢啊,不怕江山不稳啊?
  
  难怪林彪吹捧毛泽东时,毛泽东深信不疑,原来他本来就认为林彪不如自己!换了粟裕吹捧,毛泽东才不信呢!毛泽东知道自己那二把刷子,怎么也比不上粟裕的刷子。
  
  毛泽东1948年10月11致电粟裕,“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线及其周围,使我难以歼击”,于是毛泽东“第二个跃进”的思维死灰复燃,再次提出渡江跃进。
  
  我再告诉你,《苍松劲草:粟裕研究笔记》吴跃军 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 138页:
  
  有的学院邀请中国专家前往介绍,有的派专家来中国研究。淮海战役研究成为国际知名的“淮学”。英国著名元帅蒙哥马利数次访问中国,对淮海大战颇感兴趣,得出研究结论是:“实在不可思议!”据师哲等著《在毛主席身边》一书,毛泽东曾对蒙哥马利介绍淮海战役时说:“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看到了吧,毛泽东说“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这意味着毛泽东的胃口比前线将领要小,是前线积极主张战略决战,毛泽东接受了前线将领的建议,如此而已。而不是毛泽东头一个下定了战略决战的决心,并要求前线将领执行。
  
  如果谁认为前线将领指的是粟裕以外的人,那就找找电报。
  
  1948年11月7日,粟裕发电,其中讲道:“我华东部队解决黄兵团后,即以一部加入运西,歼灭李兵团,主力则协同中原军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尔后,或继续歼灭黄维兵团(可能回撤)或歼灭蚌埠之孙元良兵团(可能收缩蚌埠),或者夺徐州,当依实况再走。但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这样可更有利于今后之渡江作战。”
  
  从这个电报可以看出,粟裕对于毛泽东10月11日“渡江跃进”的设想,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他也说“这样可更有利于今后之渡江作战”。
  
  但是,他同时还说道“或继续歼灭黄维兵团(可能回撤)或歼灭蚌埠之孙元良兵团(可能收缩蚌埠),或者夺徐州,当依实况再走。但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这实际上就是变“小淮海”为“大淮海”!
  
  粟裕是一个很慎重、很内敛的人,他提出反对意见,一向不是直接说“反对”二个字,比如,粟裕从来没有反对过“渡江跃进”,他从来是说“暂不渡江”。这是一种策略,这样照顾了毛泽东的颜面。
  
  粟裕的这种与上层的交往方法,即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又让毛泽东觉得不丢脸,可以接受。而象彭德怀1959年的“万言书”,与粟裕在解放战争中“不同意见”的电报相比,有二大不同:
  
  1、彭德怀毕竟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经济学家,他写的万言书,其内容本身,含金量不高。而粟裕那些“不同意见”的电报,含金量很高。
  
  2、粟裕从来是照顾毛泽东颜面,而彭德怀对毛泽东的颜面缺乏照顾。
  
  结果最终,粟裕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到来。而彭德怀呢?本来庐山会议是一次反左的会议,被他这么一搅,成了反右的会议,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