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美军朝鲜T字山之战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07-9-26 11:54
标题:
美军朝鲜T字山之战
T字山战斗是美军继上甘岭战役后又一次主动进攻的战斗,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美军事前大肆宣扬,请了许多记者来前线参观这场自以为是志在必得的战斗而被载入战史。和上甘岭战役一样,敌人又一次的大大高估了自己的进攻能力,同时又大大低做了我军的防御能力,所以理所应当的再次遭到了惨败。
范佛里特在上甘岭战役失败后,大概觉得自己的军旅生涯快走到了尽头,为了把握住最后的机会来为自己挽回哪怕一点点的面子,为了使自己在下岗前能打一个胜仗回去,策划了这次行动。
由于前几个月在上甘岭的惨败,使他再也不敢发作类似规模的战役,于是挑来挑去,选中了刚上阵的23军防守一的个小阵地--T字山,就是芝山洞南侧高地。
这个高地在志愿军作战地图上的标准称谓是205高地,因为其形象“T”字,所以联合国军又称其为T字山。它位于城山、芝山防御阵地的前沿,其南段又与联合国军的阵地相接,故有一定的战术价值。
在攻击之前范佛里特得到了情报,称上面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在守卫,所以认定了这是一个软柿子,决定先发动一场试探性的进攻来探探虚实。
1953年1月12日凌晨3时,美军步兵7师31团一个加强连在4辆坦克的引导下,向高地发动了进攻。这个第7师在不久前的上甘岭战役中减员2000余人,大概吃志愿军的亏还没吃够,一个个的又牛皮哄哄的拥上来了。不过也难怪,上级已经告诉他们,高地上的兵力只有一个排,而且这个排还是刚上前线,没有经验,拿下阵地不成问题。
应该说这个情报是准确的,T字山上的确只有一个排来防守,他们是23军67师第201团第1连第3排。这个23军是52年9月来朝的,以前一直是在东海岸挖工事反登陆,看了几个月的海景,目前刚和15军交接,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要同美军一较高下,让他们也尝尝华野老四纵的厉害,没想到美军自己送上门来了,当然要热情的招待招待人家。
一个上午,美军反复进攻4次,躺下的大概有50多人,而志愿军的战损是1人牺牲,6人负伤。美军失败了。
范佛里特并没有从中吸取哪怕一毫克的教训,为了挽回自己最后的尊严,他决定奋力一搏。作为一名二战名将,他做出这种决定并不奇怪,在朝鲜战场上,他一向是主张进攻、进攻、再进攻的。五次战役是这样,夏秋季的攻势作战是这样,上甘岭战役是这样,这次的T字山战斗同样如此。在这一点上,不能不承认此人的进取心还是很强的,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他的进攻势头一次比一次小,从五次战役到上甘岭已经缩水不少了,目前他以堂堂第8集团军司令的地位,居然沦落到打起了一个小小的排级阵地,真是名将的悲哀啊。
虽然如此,准备还是要准备的。他首先取得了他的顶头上司、小学弟克拉克将军的支持,克拉克还为这次进攻命名为“空中地面协同作战实验”,行动代号“鞭挞”。
为了保障这次行动的胜利,从20日开始,连续4天,远东空军每天都出动40余架次的战斗轰炸机投掷及凝固汽油弹,同时5个炮兵营近百门105毫米以上火炮也进行不间断的破坏射击。到了进攻前的24日,光是空军就在这小小的高地上投下了136000磅和14箱凝固燃烧弹。
地面部队的准备更是仔细,在与T字山地形相近的高地上,美军第7师31团的一个连的攻击部队就进行了多达9次的反复演练,直到每个人都熟悉了自己的任务,为了确保胜利,临行前还配属了2个喷火分队。
1953年1月25日,就在艾森豪威尔宣誓就职美国总统的那一天,准备了很久的大戏终于粉墨登场了。 说这次进攻是看戏一点也不夸张,克拉克大概是认定了这次行动肯定能胜利,一改上甘岭战役时对记者的百般防范,不但请来了美第1军的军长、第5航空队司令、远东空军作战处长前来参观,还特意请来了12名记者。进攻前,为每一位来宾都送了一份有6页厚、用3种颜色套色、印刷精美的“实验”说明书和“实验”的主要项目行程的说明。这么一来不象是打仗,更象是百老汇的节目单。可是观众请好了,演员偏偏不争气,把一出准备充分的大戏演砸了。25日8时~12时,远东空军出动F-84共196架次,每批8架,对T字山反复轰炸,同时近百门火炮齐发,轰击近4小时,除了T字山外,还向城山、芝山阵地进行牵制性炮击。在炮火的掩护下,美军在山下完成了集结。进攻终于开始了,担任主攻的是31团的E连,冲在最前面的是其第二排。这时在阵地上的仍然是23军,只是由原来的三排换成了一排。前几天炮击轰炸时,他们都躲在坑道里休息,到了晚上才出来整修被炸坏的表面工事,白天敌人炸,晚上他们修,一连四天,终于等到了敌人上门了。过程不用多说了,和12日的那场战斗一样,美军炮火刚一延伸,一排就以战斗小组为单位从坑道跃出,用手榴弹爆破筒把美军压下去,然后又用机枪一个个的秒杀。
美军的景况就很悲惨了,E连的一排被火力压在山脚下上不来,三排根本就攻不上山顶去,最后拖着一大批伤兵连滚带爬的下了山,二排运气好一点,总算是冲上了山顶,却被隐蔽在坑道内的我军战士一阵冲锋枪爆破筒灭了不少,不得不撤回。截止到下午15时30分,一共进行了5次集团冲锋,全告失败。为了不继续丢脸,也为了使士兵不再承受无谓的伤亡,31团团长劳埃德-摩西上校只好下令撤退。
关于这次战斗,美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绘了克拉克和范佛里特这对难兄难弟精心准备的节目表演效果:投掷了224000磅、8箱凝固汽油弹,支援的大炮、坦克、重迫击炮和机枪、步枪还发射了1500000炮弹和子弹。中国军队的损失不到65人,美军3个排共伤亡77人,“鞭挞行动”本可以无人知晓,但一位刚刚到达的记者写的一篇陆军和空军高级将领手中的三色计划单观后一场表演的报道活灵活现的描述了这幕剧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军的伤亡约翰先生显然是高估了,不是什么65人,而是11人,也就是说,敌我损失比为7:1。这场小小的战斗在本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在我军23集团军军史中,对这场战斗也就是轻描淡写的几百字,提及人名的也就两人。如果不是美军事先大肆宣扬,也就不会上台面的。可是他们显然没有吸取教训,仗还没打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结果摔的鼻青脸钟,真是露多大脸,现多大眼。活该!!
这次战斗在美军战史中被评为“总的说来,鞭挞行动是一次惨败”,而《抗美援朝战史》一书中被称为“最不光彩的一次作战”,真是太对了。因为上甘岭战役虽然美军也失败了,但当时美7师毕竟是占领大部分的表面阵地后才撤退的,所以他们可以将失败赖在韩国军队身上,但这一次,他们谁也赖不掉了,失败的苦果,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品尝了。
这次战斗后不久的2月10日,范佛里特离职回国,他的走人,大概是带走了美军仅存的一点进取精神。他的继任者,美陆军助理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公然宣布:“除非得到大规模进攻的命令,否则他将安于现状,决不再冒险向前沿的小山头发动任何进攻”,克拉克批准了这一要求。从此美军再也没有主动发动过任何一场的攻势,完全丧失了主动权,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从53年开始的夏季反击战中得到证实。
纵观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可谓是先胜再负又胜,我军由二次战役开始夺取了主动权,从四次战役起,由于美军开始摸到了我军的作战规律,利用我军后勤供给的不足,作战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的弱点,针对性的提出了“磁性攻势”等战术,使我军开始失去了主动权,到了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甚至出现了近乎崩溃的危险情况。但经过1951年的夏秋防御战,逐渐稳住了阵脚,特别是在秋季防御战中19兵团开始挖掘简陋的坑道,形成了坑道战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形成了横贯朝鲜半岛的坑道群,大大抵消了美军的火力优势,这一点,在上甘岭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转
坑道战术的出现可以说就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的朝鲜版,有了坑道,美军唯一可以依仗的火力优势荡然无存,我军的伤亡大大减少,这时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我军。另外,由于充分考虑到美军空军的优势和火力的强大,我军修改了战术指标,不再攻击敌人团以上的强固阵地,而是针对性的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重点对连排级的阵地进行攻击,攻击得手后,如果可以坚守就坚守,如地形不利,工事不好就撤退,积小胜为大胜,敌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到了1952年秋,志愿军开始进行战术性的反击,取得了成功,从此时起,主动权开始一点点的向我军偏移,对此美军大为恐慌。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为了夺回不断从手中流失的主动权,为了激鼓不断低迷的士气,同时也是为了报复志愿军的秋季反击战,他们发动了上甘岭战役,结果遭到了惨败。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意味着我军可以守住任何我们想守的阵地,这说明我军的坑道战术能够经历最严重的考验,这给了我军极大的信心,同时也意味着朝鲜战场上的主动权已经完全回到了我军手中。至于本文所说的T字山战斗,恐怕谈不上什么美军想夺回主动权,这应该就是一次挽回面子的小小战斗,但就这样,也完全失败,从此攻守之势已经转换了,我军在此后不久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夏季反击战。这次反击战从最开始的打“营级以下目标”,一步步的扩大,到第二阶段已经敢打团级部队驻守的坚固阵地,到了第三阶段的金城战役,已经可以同时攻击敌八个团又一个营,而且第一次对敌形成了火力优势,这充分说明了我军的确是越打越强了。反观联合国军,五次战役时还可以击溃我军一个师,到了T字山战斗连一个排防守的阵地都攻不下来,最后被我军打的节节后退,这真是鲜明的对照啊!!我看了美国人写的朝鲜战争的书中,大多对52年以后的战斗一笔带过,或者就轻描淡写的说上几句,特别是对上甘岭战役,很多书根本就没有提到(包括《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朝鲜战争--未经披露的真相》),更别提这种小规模的T字山之战了,想想也不奇怪,因为在上甘岭战役之后,主动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我军手中,他们当然是没脸提了。总之,抗美援朝战??何我们想守的阵地,53年的夏季反击战又证明了我军能攻的下任何我军想攻下的阵地,守必固、攻必克,加起来就是战必胜!!!所以说,抗美援朝战争的确是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的。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