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淘金缅甸 不少川企已先行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5-4-18 13:55     标题: 淘金缅甸 不少川企已先行

  “多少烟云佛塔中”,一句优美的诗句浓缩了谜一般的缅甸。缅甸是东南亚第二大国,国土似一枚钻石,在印度洋安达曼海边熠熠生辉。缅甸与中国有2200公里长的国界线,经济交流与文化往来自古密切,中缅以“胞波”(兄弟)相称。缅甸的两大母亲河,一条萨尔温江一条伊洛瓦底河,都从中国源源而来。作为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关键一站,缅甸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美丽的萨尔温江,涌动着众多创业者的汗水;玉石点缀的新兴经济体,吸引着众多敢闯天下的四川人。“四川人是天下的盐”,他们上高原、走沙漠,可谓有人之处,有创业机会之处,就有四川人勤劳的身影。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在接受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的专访时,为勤劳的四川人点“赞”:早在西汉年间,四川人就开辟了过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的“蜀身(yuán)毒(d)道”(指我国古代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德宏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线,被称之为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事实上正是一条新时期的“蜀身毒道”,缅甸发展,四川企业大有可为!近年来,随着缅甸国内的改革开放,新一代的“蜀人”已经敢为人先,走进缅甸,追寻商机。

  人物介绍

  杨厚兰

  男,1956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硕士。曾当过中学教师,后进入外交系统。曾先后任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二秘,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一秘,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政治处主任,外交部亚洲司一秘、处长,中国赴柬埔寨大选观察员小组组长,驻韩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驻阿富汗大使,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大使,驻尼泊尔大使,中国驻南盟代表。2013年起,任驻缅甸大使。驻缅大使馆新闻官点赞“丝路花开”报道

  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后,华西都市报开启这次大型报道,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企业走出去,川商走出去,媒体打前站,体现了大型主流媒体的高度责任感。”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处主任潘雪松,对华西都市报缅甸采访报道给予了高度肯定。潘雪松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两个层面的沟通和了解。一是使馆和政府间的沟通,但是更重要的是第二部分即民间的沟通。民间沟通包括经贸、文化的沟通等。还有一个媒体之间的沟通,很多官方不好说的,通过媒体让大家知道,让中国人知道缅甸,让缅甸知道中国。潘雪松说,缅甸现在有着非常多的发展机遇,但企业没有能力收集有关缅甸的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像华西都市报这样的主流媒体,为四川本地企业调查了解缅甸的实际情况,走进缅甸,加强对缅甸投资信息的搜集,为川企入缅投资支招。“我们还非常欢迎,华西都市报除了记者团体外,领导、编辑,也可以到缅甸来看一看,和当地媒体进行沟通,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潘雪松说。

  大 使 初 印 象

  温文尔雅的他,有点想家

  “你们从成都大老远过来,是第一次到缅甸吗?”3月16日上午10点半,在充满中国风的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官邸,一位身材瘦削、温文尔雅的先生微笑着走过来,第一句话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他就是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这位从事外交工作几十年的资深外交官,对远道而来的华西都市报特派报道组记者表示欢迎。我们的专访从轻松的拉家常开始,就像四川人的摆龙门阵。得知我们从成都专程而来,杨厚兰大使说起了自己的家乡。他的家乡在湖北恩施,饮食、语言都和四川接近。他曾在家乡山区当过教师,后来成为职业外交官,“走南闯北”几十载。他告诉记者,自己有点想家,但这些年先后在几个国家担任大使,没时间回去看看。当听说去年起成都已经有到恩施的高铁动车,只需要几小时就到了,杨厚兰高兴地说,老家和四川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了。在谈及中缅两个邻居间的关系时,杨大使说得最多的是“共赢”“合作”。他还特别提到了四川这个内陆大省在中缅贸易、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四川企业来缅甸投资,大有可为!”

  缅甸优势

  缅甸是东南亚重要走廊

  华西都市报: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倡议和规划,缅甸在这些倡议规划中的战略地位如何?有哪些优势?杨厚兰:缅甸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部分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有着先天优势和独特的重要性。从地缘关系看:缅甸是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走廊,作为地区枢纽,缅甸同各方互利合作空间可观。从市场潜能看:缅甸国土面积在东盟排第二,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缅甸可以利用其地区枢纽的优势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进行广泛的经贸合作,缅甸商品也将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产业布局上,缅甸将获得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良好机会,将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融入到地区共同繁荣之中。缅甸长期受西方制裁,经济社会发展与周边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但缅甸拥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后发优势不可小视。缅甸接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利用后发优势,可以跳过部分壁垒和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缅关系

  “不愉快”的事可协商解决

  华西都市报:目前中缅关系关注度高,请问您如何评价当前两国关系?杨厚兰:中缅是传统友好邻邦,有着22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血脉相融,传统友好源远流长,以“胞波兄弟”相称。维护好发展好这种传统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期待。缅甸国内转型以来,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缅关系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方面,中缅互补优势明显。中国作为缅甸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两国互利合作前景可观。我到任以来,广泛接触政府、议会、政党、军队、媒体及民间组织,感受到大家对发展中缅关系的重视和期待。尽管目前双方个别经贸合作项目存在问题,但中缅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是坚实的,我相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友好协商予以妥善解决。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对于中缅两国是互惠互利的,一起把蛋糕做大做强,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的福利。

  民间交流

  缅甸人爱看中国“金太郎”

  华西都市报:请问驻缅使馆在向缅方宣介“一带一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缅方有哪些积极的想法和建议?杨厚兰:针对缅甸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和思维方式,我在多个场合向缅方宣介了中国对上述合作机制的倡议和主张,上至总统、议长、政府高官,下至高校师生、社会团体、学者智库,根据他们不同的视角和利益出发点,阐释各项目机制为合作各方带来的利益,特别是对提高沿线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推动力。缅甸总统吴登盛表示缅方将积极参与打造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希望有关国家加强协调,尽快落实,打通地区通道,提升缅甸水路交通条件,从而扩大经贸往来。

  华西都市报: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加国家朋友圈,是“一带一路”的另一个重要工作,近年来驻缅甸使馆在推动中缅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杨厚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使馆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效果。首先,我们积极建议并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提升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加强政党、社会团体、青年学生交流培训等方式,传承“胞波”情谊。其次,推动双方通过提升文化交流层次,增进两国人民的感情。比如译制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和《婚姻保卫战》在缅播放,缅甸民众非常爱看。第三,通过与媒体的广泛接触,宣传我相关合作理念,增进相互理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说,中缅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血脉相融,传统友好源远流长,以“胞波兄弟”相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驻缅甸使馆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效果。首先,使馆积极建议并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提升相互了解和信任。其次,通过加强政党、社会团体、青年学生交流培训等方式,传承“胞波”情谊。再者,推动双方通过提升文化交流层次,增强两国人民的感情。

  川企商机

  大型矿产农业交通和民生

  华西都市报:不少国内企业都有进军缅甸的想法,使馆方有什么建议?杨厚兰:目前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合作领域很多,涵盖科技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通讯、卫生、交通、农业、物流、文化等等。不仅有中缅油气管道这样的互利共赢工程,也有农场、基础工业这样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项目。这当中,就有不少从你们四川来的企业。两国经贸合作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缅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当地民众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配合中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逐渐转变对外合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产业、技术输出,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从使馆来说,我们欢迎更多的四川企业来缅投资。目前缅甸正处于社会调整改革时期,建议四川企业对缅甸当地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除了大型矿产能源项目外,还可以关注一下农业、交通和民生等领域发展,以积极的心态、友好的交往和谨慎的工作方式,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拓展缅甸市场。华西都市报:川企投资缅甸需注意些什么?杨厚兰:实际上,四川和缅甸的合作从古代就开始了。西汉时期,就是四川开辟了将中国和印度连接起来的商贸通道?“蜀身毒道”。“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一条新时期的“蜀身毒道”,四川作为贸易通道的起点,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加以利用。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四川作为内陆省份,总体看有关企业对外交往的时间不长,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还不足。因此我建议,四川企业来缅甸,一定要积极了解缅社会文化、法律政策,履行好社会责任。同时要加强公共宣传,与当地民众、媒体、社会组织多沟通交流,提高项目透明度,主动、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我相信,随着缅甸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环境会越来越成熟,四川投资企业一定能更好融入缅甸当地社会。

  创业故事

  在陌生的异国街头,却能听到一群操四川话的年轻人。这是华西都市报缅甸特派记者在仰光最奇妙的一次经历。他们不是游客,而是西装革履的一群创业客。在老城旧屋包围的仰光城北,正在兴建缅甸最高的建筑群,这是由多栋30多层豪华电梯公寓和写字楼组成的“城市综合体”,它的均价换算成人民币可比肩中国的上海或杭州,目标客户是缅甸最富的那帮人。这个缅甸最高建筑群,代表着改革开放后这个国家急速振兴的未来,站在一栋楼盘的顶部,可以将缅甸的象征?大金塔一览无遗。这个最大的综合体,是由一家新加坡注册、来自成都的企业领衔修建,附属的橱柜、玻璃、装修等等,均来自成都。就连全部的建筑施工队伍,也100%从四川拉来。这里是一片热土,抢得缅甸发展先机的四川商人已经在这里做得风生水起。最为特别的是一群活跃在这里的成都80后年轻人,他们各施才华,又紧密配合,演绎着各自的“缅甸梦”。

  百业待兴的缅甸,到处是工地,到处是商机

  一群成都80后逐梦而来

  “这次我的脚跑得最快!”

  华西都市报“一带一路”报道组在飞往仰光的航班上,邂逅同机的成都老乡袁千。33岁的他,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一个斯文大男孩,实际上,他已是试水缅甸高档定制橱柜业的第一人。打开话匣,他的语气急迫,就像缅甸滚滚的热浪,难以抵挡。

  再赴缅甸背来家乡草莓

  这次到仰光,袁千特地带来两大篮子草莓。这季节成都郊区草莓正好熟了,出发前他特地去采摘。“家乡的草莓甜着呢!”袁千话音未落,在仰光的一群成都80后好朋友都抢着吃,都说比仰光本地的草莓好吃多了。袁千已经是第10次飞仰光,打开话匣的他,张口都是生意经。“这次来时间很紧,也有很要紧的事情要做,准备在缅甸开设工厂。”袁千在成都做高档橱柜多年。他告诉记者,随着成都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竞争加剧,这两年,他和公司把缅甸纳入战略考虑。“现在缅甸就像中国九十年代初,大量外资注入,机会很多。”

  高档橱柜瞄准缅甸有钱人

  袁千第一次到缅甸寻商机是两年前。他说,多跑几趟,才能更了解这个国家和运作规则。缅甸有一批有钱人,而且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他们对高档房地产有需求,而高档橱柜产品是跟着高档房地产走的,缅甸人又特别对卫生间、厨房等木质橱柜产品要求很高。这一次,袁千是来做开设缅甸工厂的最后手续,接下来几天,他要和缅甸行业主管部门接触,办理相关手续。缅方行业部门对工厂的开设很支持。“我们准备注册一个德国品牌,原因是缅甸曾作为英国殖民地,对欧美品牌更为亲近和信赖。手续完备就马上盖钢结构厂房,施工队伍也联系好了,是我们四川的一家施工单位。”袁千透露说。

  “这次我的脚跑得最快”

  这次缅甸开厂,袁千首期计划投入1000万元,带动缅甸当地就业人口50人以上。在高档定制橱柜这一领域,袁千已经占得先机。“缅甸百业待兴,发展太快了,稍微来晚一步,市场就被瓜分了!”他说,公司开始还考虑过石材业,但这块蛋糕很快就被福建人瓜分了,他就赶紧放弃这一块,专门做高档定制橱柜。“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人浙江人跑得最快,现在我们成都人在缅甸,很多人是一起冲刺。这一次,在高档定制橱柜这一块,我的脚跑得最快。”说到仰光开创自己的新事业,袁千向记者透露说,他的老婆并不是太支持他,主要是觉得缅甸局势不大稳定。不少朋友也发来短信,劝他别来了。“实际上,仰光充满微笑,那里离边境有1000公里远。”

  在缅甸做生意要学会交朋友

  3月16日,得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来缅采访,李怡翔专程开车到仰光机场接我们。汽车行经之处,全是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指着正在规划的新机场,李怡翔说:“新机场外墙玻璃,是我们提供的。”路过正在修建的当地最大的商住楼综合体GOLDEN LAND,李怡翔也淡淡地介绍:“这里的玻璃是我们提供的。”李怡翔是85后成都小伙,但他有着同龄人没有的稳重。“对于四川商人们来说,飞速发展的缅甸确实有着巨大商机。而要想事业在缅甸有更大发展,处理好与当地商家的关系最为重要。”他说。

  放弃澳洲高薪缅甸做玻璃生意

  在成都,李怡翔的父亲是一家大型玻璃品牌的代理商。李怡翔大学时期在澳大利亚留学,一 开始学的是传媒。“我觉得无聊,就改行学了厨师,学做西点。”由于当地厨师紧俏,学成毕业后的李怡翔很顺利地进入当地一家大型国际酒店当厨师,月薪达6000澳币(约合人民币2.8万元)。2012年初,就在他工作已经很顺手时,在缅甸有玻璃生意往来的父亲给李怡翔打来电话。“父亲说缅甸发展很快,让我去仰光做玻璃生意。”接到父亲的电话后,李怡翔坦言一开始有点不情愿。“但长辈的经验丰富,他们的眼光是独到的,既然帮我选好路就有他的道理。”最终李怡翔说服了自己,答应父亲到缅甸闯一闯。

  初到缅甸仰光感觉处处商机

  其实李怡翔的父亲将成都玻璃产业转移至缅甸,有着自身深思熟虑。2012年后,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依赖于房地产的玻璃市场,也一下冷淡下来。李怡翔说:“当时国内生意开不了张、工程款也难回,做这一行业的人都迷茫,不知道未来的出路。”2012年初到仰光,李怡翔被这个陌生国家的发展速度给震惊了: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盖房子,仿佛一夜间,街上就多了好多汽车,变得拥挤不堪。“在我们做玻璃生意的人看来,房地产越兴旺,玻璃需求就越大。”李家在仰光城市北边修建了一家玻璃加工厂,技术人员来自成都、货源也来自国内,几乎就是复制了当年成都的玻璃厂的模式。

  起初不适应如今站稳脚跟

  仰光看在眼里的发展速度,却并没有立即让李怡翔的玻璃销量立马打开局面。当工厂都投入运行后,李怡翔发现他的玻璃无人问津。“这时我才发现,作为一个外来商人,根本挤不进当地的商业圈。当地的商家,对我们很提防,生怕是要抢了生意。”“后来我觉得自己必须改变思路。”一 开始李怡翔从别人都不做的小活路做起,同时主动和当地商家建立合作关系,一点点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慢慢的,生意好转起来,量也就上去了。”李怡翔说,连续两年工厂的销量都以45%的速度增长。“如今算是在仰光站稳了脚跟。”李怡翔说,缅甸的规章法制相对于国内来说,并不完善。国内企业来到缅甸要活下去,第一点就是要和当地商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相互信任。“当地人信奉的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

  丝路反馈“丝路花开”总阅读量破亿


  4月16日,华西都市报“丝路花开?一带一路四川机遇”大型系列报道阅读量和转载量成几何级增长。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百度新闻华西频道的报道总阅读量达到1.14亿,突破一亿大关。截至昨日,在短短一天内,总阅读量上涨近37%。数千名读者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11热线进行互动。一名网友在掌上四川微信公众号留言,盛赞报道“挖得深、看得透,问题找得准”,读后对川商在俄的机遇和痛点一目了然。此组系列报道涉及行业、企业及协会领袖,十分“高大上”,又接地气,很有针对性。“尤其是通过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总理伊万?波里索维奇?莫托林接受华西都市报的高端专访,能够深入了解华商在俄的投资现状、投资机遇和政策支持,十分给力。”在读完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关于“总统府响起中国旋律川商在楚瓦什获礼遇”等系列报道后,读者孙平致电本报,不无感慨地说:“世界何其大,川商大有可为!”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姗姗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