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埃及核热情三度被浇灭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5-2-15 10:42
标题:
埃及核热情三度被浇灭
陶短房 魏云峰
俄罗斯媒体2月10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埃及期间和埃及签署了有关俄罗斯原子能署参与埃及首座核电站建设项目可能性的协议,普京表示“如果通过最终决定,该协议涉及的不仅是建设一座核电站,而是在埃及建立全新的核工业,即建设核电站、培训员工、发展核科学,并将在埃及建立新的核部门”,而埃及总统塞西则表示,期待俄罗斯参与埃及首座核电站,“希望俄罗斯朋友能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帮助我们”。事实上,埃及的核情怀由来已久,尽管几度遭遇挫折,但数十年来痴心不改。
埃及的核能研究开始得很早,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上世纪70年代曾披露称,埃及早在1955年就成立了国家原子能机构。1957年,埃及纳赛尔政府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并在开罗东北60公里处的印查斯动工修建一座试验用核反应堆。1961年,这座功率2兆瓦的小型轻水核反应堆修建完成,纳塞尔亲自主持了反应堆的揭幕仪式。这座反应堆最初主要进行核放射性同位素方面的研究。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范围内,埃及的核研究当时居于领先地位,埃及科学家们已对利用核能做出各种美妙的设想,包括发电、海水淡化和利用核辐射选育高品质的橄榄树苗,并劝说其他阿拉伯国家共同参与。然而此时以色列也开始秘密建造核反应堆。作为前两次中东战争里的死对头,埃及纳赛尔政府得知这个消息后,对核武器的渴望压倒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梦想。但这座小型核反应堆无法大量生产武器级核材料,而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谋求与美国“和平竞争”,不愿向埃及转让核武器技术。失望的埃及政府转而谋求和苏美等国合作,确保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均不拥有核武器”,这个政策在纳赛尔时代一直是埃及公开的核原则。
不过埃及此时仍对核能抱有希望。纳赛尔政府曾计划在苏联帮助下建造核电站,但经过考察后他们认为,核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大,而苏联当时的核电技术存在许多问题,并不成熟和安全,权衡利弊后纳赛尔政府暂时打消了发展核电的念头,转而在苏联等国帮助下兴建了阿拉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阿斯旺水坝。而最初那座小型反应堆也于上世纪80年代最终停止运行。
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遭到惨败后,埃及调整武器发展计划,决定放弃发展核武器,集中精力发展常规军事力量。埃及的弃核决定使国内许多核专家不得不去国外寻求工作机会,一些专家移民到西方,另一部分人则加入伊拉克的核项目工程。鉴于埃及国内一直有修建核电站的呼声,为挽留这些培养不易的核人才,埃及政府决定继续开展农业、医学、基因研究方面的核试验以及对铀的开发、浓缩以及核废料存放的研究,并努力寻求与有核国家的合作。1975年,美国原则上同意向埃及提供反应堆技术,承诺帮助埃及建设八个核电站并签署合作协议。但后来美国要求在协议中增加新的条款才能提供核反应堆,埃及最终忍痛放弃。
随着戴维营协议的签署,埃及和以色列实现和解,基本解除了外部的战争隐患。重燃核热情的埃及试图与当时最热衷民用核技术输出的法国进行核技术合作,研讨核电在埃及发展的可行性。在法国专家的帮助下,1983年埃及选定马特鲁省达巴为首座核电站的站址,并表示将考虑在这里兴建两座100兆瓦核电站。法国人开出10亿美元的价格,埃及更和澳大利亚达成购买铀原料的协议。由于埃及财力拮据,只能向国际市场融资,但美国里根政府并不希望埃及拥有核电站,唯恐此举引发以色列不满,导致中东局势复杂化,便分别向各方施加压力,令埃及在融资、原料来源等各方面都遇到重重困难,前期准备进展十分缓慢。1986年4月,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这起事故令埃及政府对核能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因此整个核计划也被冻结,直到2000年之后才重新恢复论证。
然而关于埃及秘密从事核研究的传闻一直不断。2005年,多家西方媒体宣称,有证据显示埃及核科学家曾经在境内外进行小规模秘密核试验,目的是生产制造原子弹的原料,获得的成果包括数公斤铀金属和四氟化铀,它们都是建造核武器的核心材料。据称,其中大部分试验是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进行的。不过维也纳一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高层关系密切的外交官表示,从掌握的证据来看,埃及的核试验规模有限,只使用少量材料,可能仅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与全面生产核武器计划缺乏直接联系。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政府也对此反应谨慎。最终这个传闻因埃及重申“中东无核区”主张无疾而终。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