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企业实际资金成本高出贷款利率近一倍 银行喊冤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4-9-29 10:22
标题:
企业实际资金成本高出贷款利率近一倍 银行喊冤
在国家相关部委多次发文要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背景下《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在各地调研发现,政策利好并未改变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升高的趋势,尤其是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一直在上浮,10%以上的利率已成为普遍现象,而这仅仅是明面上的融资成本,企业要想真正贷到足额款项,最终付出的成本几乎要翻一番。
记者调研发现,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银行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但企业的贷款成本依旧呈节节攀升之势,除了不断上浮的贷款利率,抵押物、担保费、咨询费、强行搭售理财产品等五花八门的要求也让企业不堪重负。
西部一家大型园林工程企业总经理叶盛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的融资总额约1亿元,银行信贷占八成以上。“今年银行贷款利率已经从去年的8%上升到10.5%,上升了近30%,公司光利息支出就增加了200万元,这都是公司的纯利润。”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一直在上浮,10%以上的利率已成为普遍现象,而这仅仅是明面上的融资成本,企业要想真正贷到足额款项,最终付出的成本几乎要翻一番。
江苏省徐州市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总经理陈军说,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依然以银行抵押贷款为主,而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像他们这样的企业,厂房、设备都很难被银行认定为有效抵押物,股东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房产做抵押担保,银行却只按房产评估价60%的额度放款,可贷额度往往杯水车薪,还会产生1%左右的评估费用。“如果缺少抵押物,企业必须找担保公司进行担保才能从银行贷款,企业就要支付高达4%左右的担保费。”
担保费只是企业贷款过程中各种费用的一种。贵州爱辉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泉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公司今年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担保费支出45万元,银行理财顾问费约50万元,银行还截留300万元强制要求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再加上贷款过程中疏通关系的费用20万左右,最终企业拿到的贷款只有不到600万元。“表面上只有12%的年利率,企业的实际贷款成本却超过20%。”
此外,银行贷款审批难也让企业一筹莫展。许多中小企业负责人坦言,多数银行的贷款审批手续非常繁琐,展期、续贷审批流程则更为漫长。企业在年中、年末出现紧急资金需求时根本无法依靠银行贷款,只能选择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机构。
多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贷款业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控成本高、利润低,企业“融资贵”的板子也不能全打在银行身上。
某大型国有银行四川分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无论是经济实力、财务状况,还是信用状况、所具有的抵押资产等方面,中小企业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我们出于信用风险考虑,自然不愿放款给中小企业,即使如此,前置条件也会比较多。”
利润因素也是银行的顾虑之一。一些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放一笔几千万的贷款和一笔几百万的贷款,需要走的流程基本一样,但小额贷款的审批要付出更高的贷前调查成本和贷中审查成本,利润远远低于大额贷款,因此银行往往不愿意做中小企业贷款。
受访专家建议,从短期来看,宜规范银行涉企收费标准,并对各大银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予以监管;从长期来看,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逐步改变目前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局面。
首先,统一规范银行涉企收费标准,加强对银行各种“金融创新”的监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同生辉说,银行涉企收费标准的缺失导致各种费用名目繁多,导致各类“理财咨询费”“顾问费”层出不穷。建议相关部门统一规范银行涉企收费标准,取消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其次,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专家建议,应该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肃清主板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研究推进扩充中小企业板市场,并优化其运行环境。同时,研究推出场外交易、股权互换等方式,多种措施并进,推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建立。
第三,鼓励小贷公司等非银类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小贷担保企业瀚华金控董事长张国祥说,从成本、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单靠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并非长远之计。在针对中小企业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方面,小贷公司比银行更具竞争力,能有效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建议从放开小贷公司融资渠道限制、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等方面入手,鼓励小贷公司等非银类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加速推进国内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樊纲建议,结合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验,应加速推进国内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现阶段,国内的风险投资基金应以政府倡导为主,多种形式资金共同参与。以成长型、科技型、有发展前景的竞争性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以提供发展所需资金、经营管理咨询等服务的形式介入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还要建立风险基金的退出机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退出一个企业而转向另一个中小企业,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良性循环,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