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二次革命”已矣 埃及路在何方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4-2-4 01:30     标题: “二次革命”已矣 埃及路在何方

  2012年6月,来自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的穆尔西通过选举当上了总统。然而,一年之后,这个国家并没有像西方所希望的那样向“民主”发展,反而陷入了更加动荡的政治冲突。2013年7月,埃及军方以穆尔西未能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为由,解除其总统职务。军方同时接管了政权。埃及历史完成了一个血腥的轮回:2011年2月埃及民众聚集在开罗的解放广场要求结束军方支持的独裁统治;2年后,埃及民众再次聚集在解放广场要求恢复军方的独裁统治。

  在军方宣布罢黜穆尔西之后,埃及局势并未平复,他的支持者仍在不断举行抗议示威。一个经济亟待振兴的国家,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呈现连绵失控暴力,“二次革命”已矣,埃及前路何在?

  2011年,埃及似乎进入了一个转折点,2013年它又作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回到了军方的“临时管制”状态。

  2011年年初,美国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人士都欣喜地看到一个由“年轻谷歌执行官们运行的新埃及来临”。这是一场“推特助推的革命”。然而,这场革命的直接受益者却是代表伊斯兰势力的穆兄会。

  那一场反政府示威活动,暴露了不同集团,有时是交叉集团之间的多层次冲突。摆在最前面的首先是经济利益和政治自由的冲突。青年人失业、食品价格太高、腐败,是导致独裁者在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下台的主要原因。如今,它们仍是引起民众不满的主要诱因。

  在开罗,曾经被用来反对穆巴拉克的许多口号再次被用来反对穆尔西。人们发现埃及的青年人社会是多么的复杂,至少存在另外三种冲突的因素。

  第一种是身份: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如何组织我们的社会?

  埃及既是世界文明古国,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家,有着复杂的文化、宗教和民族渊源。在埃及现代国家发展历程中,国家与宗教冲突尤其明显。埃及现代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线。一条是世俗主义?民族主义的线,一条是伊斯兰现代主义?原教旨主义的线。埃及的现代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世俗的运动,但埃及社会又浸透着宗教传统。在埃及现代化过程中,这两种力量都发生作用,平行发展,从而使整个过程充满了冲突。

  埃及独立之后,始终没有形成能够融合和调整政治、民族、宗教利益的政体。1952年“七月革命”后,埃及的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1981年萨达特总统的遇刺是这种冲突的高潮。穆巴拉克上台后,对穆兄会采取了怀柔政策。但是,30多年后穆巴拉克面临和萨达特同样的困境:无法缩小埃及社会贫富分化。这为穆兄会壮大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思想源泉,也导致了穆巴拉克下台后穆尔西迅速上台。穆兄会掌权非但没有缓解埃及社会两条线的斗争,反而加剧了这一矛盾。

  穆尔西的下台,是以他及穆兄会为代表的伊斯兰势力与以“全国拯救阵线”为代表的世俗自由派激烈较量的结果。这一较量,既是对“后穆巴拉克时代”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也是埃及两条政治道路之间的冲突,即让国家朝伊斯兰化还是朝世俗化方向演进。

  这种分歧可以溯源到奥斯曼帝国末期。而每个派别之内又有更小的分支。一些泛阿拉伯主义者是自由派,一些是社会主义派,还有一些是激进派。一些人拥护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一些人则希望给予宗教领袖和机构一些控制权。而泛伊斯兰主义者在实行伊斯兰法上是一致的,但是在什么时候实行与严格的程度上产生分歧。

  第二种是城乡之间的冲突。城市中的埃及人宗教倾向性不那么强,更加西化。农村中的埃及人更加保守,对西方疑虑很深。而在城乡接合部生活着好几百万贫困人口,他们几乎没有就业的机会,完全靠政府补贴的燃料和食品生活,这里的情况就更加复杂。

  第三种是教派冲突,主要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分歧,还包括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

  有鉴于这些冲突在整个中东社会存在的深度与广度,民主难以实现是意料中的事。因此,有人预言,那些曾经经历“阿拉伯春天”的国家早晚将回归“强人”统治的老模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埃及将重回穆巴拉克时代。埃及社会已经发生了不可更改的变化。

  第一,埃及部落特征的生活性质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强烈和有凝聚力。个人对部落或家族的忠诚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强烈。都市化、人口年轻化、人口流动等因素进一步损害了人们对部落和家族的忠诚。

  第二,激进的伊斯兰的吸引力下降。虽然伊斯兰继续在草根中享有较高的影响力,但是实践证明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现代化带来的问题。这就是为何它能够在反抗中受拥戴,却无法帮助实现管理。

  第三,全球化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西方的态度。由于移民和通讯的发展,阿拉伯人与穆斯林与欧洲与美国从地理和虚拟世界中,比任何时候联系都更紧密。虽然他们并不赞成在西方所看到的一起,但却看到西方的自由制度有合理的方面。

  第四,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崛起已经不可逆转。妇女、宗教中的少数派在中东和北非虽然仍处于弱势,但是正通过组织在崛起。

  最后,美国与欧洲国家政府的态度发生变化。过去,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美国和欧洲政府会支持任何重要国家领导人,哪怕是独裁者。如今,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民众的觉醒,西方国家可能再也无法无视民意,支持那些没有得到民意支持的领导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东已经进入了一个和平、民主、自由和繁荣的新时代。相反,前面提到那些冲突因素将继续在这些国家造成冲突和动荡。

  撰文/潇北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