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二十年后看埃及(五洲茶亭)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11-18 02:20     标题: 二十年后看埃及(五洲茶亭)

  埃及有句流传很广的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一定会再回到埃及。”现在这句话用在我身上,算是灵验了。

  1993年9月,怀着对文明古国埃及的崇敬和向往,我来到了金字塔脚下的开罗,并在这里长驻4年。

  记得刚来开罗时,我感到这里的繁华程度超过国内任何一座城市。一是汽车拥有量大,特别是家庭小轿车的拥有比例远超中国;二是高架桥和立交桥多,当时上海、广州和北京无法与之比拟;三是星级宾馆多,旅游产业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准高;四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欧人多,走在开罗的大街小巷,总能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五是开罗人外语普及率高,从政府公务员、一般店员到出租车司机,都能用英语或法语与外国人交流。

  如今,当我再次踏上埃及这片美丽的土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抵达开罗的第二天,埃及就爆发了反对穆尔西的大游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军方和政府、世俗派和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的博弈和争斗,你来我往,目不暇接,其激烈程度用“白热化”来形容,实不为过。直到军方公布政治过渡“路线图”,这轮较量才暂告一个段落。埃及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只执掌了369天权柄就黯然下台。有人说,穆尔西是埃及“阿拉伯之春”革命的产物,又被“阿拉伯之春”的延续革命所抛弃。从穆巴拉克到穆尔西,埃及人在两年半时间内就把两位总统投入同一座监狱,政坛突变就像“翻烧饼”,究竟该怎样解读?外人难以看懂,只有埃及人最清楚。

  自从启动过渡进程以来,埃及执政当局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恢复稳定,无奈混乱不曾消停。

  重返埃及,与新朋旧友相聚,他们总要问:“你这次来埃及,同上次来感受有何不同?”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多用积极的“外交辞令”来回应。但私下里,我还真在下功夫把眼前看到的埃及,与20年前初识的埃及进行比照,以便得出一个客观、理性的答案。

  我认为,埃及在变化,但变化有好有坏;埃及在进步,但步子迈得不大。就拿开罗的市容市貌来说,许多地方基本上还是“灰头土脸”的老样子,引人注目的新建筑屈指可数:阿盟大街上只多了一座名叫“福阿德塔”的大厦,尼罗河畔只添了一家尼罗城费尔蒙酒店……市政建设最值得夸耀的是修通了长约150千米的环城公路,另外就是过去多年没有完工的几座立交桥都连成了一体。只可惜,如今的开罗:人更多,车更密,路更堵。

  作为一个人口逼近1亿的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发展中大国,埃及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也只有依靠发展来解决。而发展首要前提是安全稳定。显然,埃及这几年发展滞后、缓慢甚至倒退,根子在于持续动荡。

  话说回来,任何一个国家再弱,也会有自己的强项;任何一个民族再落后,也会有其先进的方面。而且快和慢、强和弱、先进与落后,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概念。历史厚重、文明悠久和潜力巨大,都是埃及发展可以借重的有利条件。

  埃及局势的发展值得关注,埃及人民的选择值得尊重,相信埃及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化解任何危机和挑战,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国家的团结、稳定与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7日 07 版)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