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王晋:突尼斯不太可能重蹈埃及覆辙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9-24 00:55
标题:
王晋:突尼斯不太可能重蹈埃及覆辙
不能将突尼斯与埃及进行简单的类比,突尼斯复兴运动党具有非常高的开放性和世俗性,突尼斯国内政治文化也相对成熟,不太可能陷入如埃及那样的动荡乱局之中。
作者:王晋
近日,数千突尼斯民众参加反对派组织的大游行,要求解散突尼斯议会并举行新的选举。作为“阿拉伯之春”的发源地,突尼斯在2011年本阿里下台之后,国内政局便一直没有安定下来。而从8月以来,突尼斯反对派要求执政的伊斯兰政党复兴运动党下台呼声高涨。不少评论任认为,突尼斯很可能会步埃及后尘,成为下一个“埃及”:伊斯兰政党复兴运动党领导的联合政府将被推翻,突尼斯也社会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分化”和“冲突”之中。
不过,笔者认为,不能将突尼斯与埃及进行简单的类比,突尼斯当下的政治和社会现实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突尼斯不太可能陷入如埃及那样的动荡乱局之中。
首先,突尼斯政府比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政府更为开放。2011年1月本?阿里政权倒台后,过渡政府宣布取缔原执政党“宪政民主联盟”,取消党禁,大量政党涌现。2011年10月23日,突尼斯制宪会议选举顺利进行。伊斯兰政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217个议会席位中获89席,左翼世俗政党“保卫共和大会”获29席,中左翼政党“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获得了21席。突尼斯政府由这三个政党组成内阁,因此世俗色彩十分浓重。
而处于核心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并不是传统的激进主义的伊斯兰政党,该政党主张基于伊斯兰价值观的民主,强调突的阿拉伯、伊斯兰属性,希效仿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实现伊斯兰与民主的和谐相处。因此,相较于埃及政府的“穆斯林兄弟会”独大的局面,突尼斯政府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社会基础也更为牢固。而且,在8月初突尼斯反对派“聚众闹事”之后,伊斯兰复兴运动党逐渐退出了许多关键的政府权力部门,其执政联盟也更加扩大,包容性也大大提升。
其次,突尼斯军队并不如传统阿拉伯国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埃及,穆尔西是被军队强行“罢黜”的,主要原因是埃及军队拥有巨大的势力,在埃及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拥有巨大影响力。而突尼斯军队也曾经是反殖民主义的先锋,许多突尼斯领导人也是同埃及一样,出身军旅,突尼斯军队曾在国内影响力巨大。但是1989年4月,突尼斯举行总统和立法选举本?阿里当选总统之后,突尼斯进入本?阿里时代。本?阿里虽然出身军旅,但是在其主政期间注意约束军队权力。本?阿里总统执政突尼斯十多年,对内推行“以稳定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基本国策,不断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逐步推进政治多元化,使突政局长期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奉行中立、睦邻、不结盟外交政策。
本?阿里一方面奉行“稳定求发展”的政策,削弱突尼斯军队在国内的影响力,突尼斯人口约1000万左右,而军队仅有4万人,所以军方的力量并不强大;与此同时,本?阿里长期以来注意培养警察力量,以此制衡可能出现的军队干政局面。所以,突尼斯军队在2011年本?阿里政权面临危局时,无力出手相救。而在当下的突尼斯国内政局中,同样只能保持中立,干预政治的可能性非常小。
第三,突尼斯反对派并不具有推翻现政权的力量。在埃及总统穆尔西被推翻之前,埃及国内的反对派集合了百万人的大型示威,要求穆尔西下台,民意向背成为了军方出手的重要标尺。而在当下的突尼斯,一方面,虽然反对派要求政府下台,但是反对派人数有限,示威人群仅仅约数千人而已。
另一方面,突尼斯的反对派诉求也不尽相同。反对派中,支持中左不少人的要求是希望政府彻查今年2月和7月份连续发生的两起反对派领导人的遇害案,不少民众认为这两起案件是政府对反对派的“暗杀”行动;也有些对政府不满者要求政府尽快平息政治乱局,使突尼斯恢复平稳状态;也有不少突尼斯国内的萨拉菲教派,他们来自远离突尼斯国内城市的偏远地区,在本?阿里下台之后,经济环境日益艰难,希望政府能够保护自己的宗教权力,并在政策上更多予以的倾斜和支持。所以,突尼斯反对派阵营不仅相对较小,而且利益诉求不一,无法形成真正的致命威胁。
许多分析者在面对中东政局分析时,陷入了“思维定势”,认为“伊斯兰主义政党”就代表“孤立”“传统”“封闭”,因此也将必然导致国内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严重对立的“二元化”。而事实上,突尼斯复兴运动党具有非常高的开放性和世俗性,突尼斯国内政治文化也相对成熟,这都决定了突尼斯不同于埃及。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