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埃及陷入石油供应短缺困境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8-26 12:25
标题:
埃及陷入石油供应短缺困境
中东局势动荡,而且这种混乱的局面丝毫没有近期结束的迹象。与此同时,可供给民众的廉价燃料的潜在缺乏也是一种警告。不过,目前看来,短期内解决能源供应不足问题似乎还有一丝希望。
净进口国家
过去50年,埃及人口增长了200%,面对巨大的压力,埃及新政府正致力于改善石油供应状况。
截至去年12月,埃及人口已达8366万,随着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国内燃料供应明显不足,最明显的或许就是石油消费问题。据最新数据显示,埃及目前已成为必须靠石油进口来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国家。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埃及目前日均消费石油81.1万桶,而石油产量则为55.5万桶/日。该国天然气日均产量为21亿立方英尺,消费量为日均18亿立方英尺。但这种平衡也可能会被打破,因为资源发现与开发速度已无法跟上国内需求的上升。
补贴制度也使得石油进口增加这一本已十分棘手的问题,变得更难解决。埃及政府的补贴不仅包括燃料,而且有对面包的补贴。据称,埃及政府的燃料补贴约174亿美元,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5。虽然同为民生的一部分,但面包补贴却只有燃料补贴的20%。为鼓励国内生产,穆尔西政府削减了国外小麦的购买量,但随着这届政府的倒台,形势发生逆转。
治标难治本
在埃及的新形势下,外国政府很乐意向埃及提供燃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向埃及输送100万桶石油,同时,科威特、沙特也愿意提供更多援助。
外国援助可能有助于解决短期问题,但复杂的政治纠葛使得国外支持前景无法预测。对埃及来说,西部沙漠和尼罗河三角洲的供应也是潜在来源。
一直以来,埃及是通过阿拉伯天然气管道向约旦、叙利亚和以色列提供天然气,该管道起于阿里什,延伸至阿什凯隆。
由于与以色列相连,该管道几周前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不过,袭击带来的破坏对约旦的影响更大。而这一问题也使得约旦开始考虑,通过以色列进口天然气,以及开发近期在该国发现的海上天然气资源。3月30日开始生产的塔马尔气田可能会揭开这个预计储量为8万亿立方英尺区块的神秘面纱,而利维坦气田也预计在2016年开始生产。
诺贝尔能源公司为地中海东部盆地可能存在的含油层制订了近海勘探计划,预计潜在油田可能蕴藏18亿桶石油储量。不过诺贝尔能源公司也表示,成功的机会只有1/4。
地中海东部盆地近期油气勘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表明,该地区未来几年还有相当大的潜力,这显然会给当地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稳定是良方
而冲突和骚乱也限制了该地区未来的能源发展前景。短期来看,埃及正减少能源出口,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长远来看,以色列气田的投产有可能改变阿里什-阿什凯隆的管道方向,使天然气从以色列运往埃及。因而,潜在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埃及有希望获得燃料供应来满足国内需求。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埃及如何支付燃料费用的根本问题。即使全球天然气因过剩而降低价格,没有稳定的经济,埃及也无法支付进口账单。穆尔西政府的倒台、现金的缺乏,以及信用的缺失,使得埃及要保证有足够的进口量来满足国内需求变得十分困难。持续的动荡使得可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旅游业遭受重创,而现政权国际认可度的缺乏也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难为其提供任何帮助。
几百年前,不能满足民众衣食需求可将统治家族送上断头台。而现在,燃料的缺乏也足以让人民不满,加剧社会矛盾。只有衣食需求和燃料需求都得到满足,埃及政府的统治才会稳定。
来源: 8月23日《中国石化报》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