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军人干政在埃及未来将常态化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8-25 09:01     标题: 军人干政在埃及未来将常态化

8月14日,针对穆兄会力量发起的支持穆尔西的广场示威运动,埃及军方进行了“清扫”行动,致使近两百人死亡,千人受伤。埃及军方为何会将民选的穆尔西总统赶下台?穆尔西和穆兄会有没有责任?埃及会陷入长期的动荡吗?军人干政会不会成为未来的常态?美国为何只能袖手旁观?而这次事变又会对未来中东和西非的局势产生何种影响等,本报就这些问题,专访了著名中东问题专家,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先生。

    殷罡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

    穆尔西太急于扩权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军方为何将穆尔西赶下台?

    殷罡:穆尔西当选总统后,在穆斯林兄弟会的策划下,做了一系列的违宪行为。首先是在去年下令已经解散的议会恢复工作。其次是下令撤换埃及的总检察长。这均犯了大忌,行政首脑不仅去干涉立法机关,而且去干预司法机关,这都超过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力范围。

    南都:穆尔西为何要这么做?

    殷罡:穆尔西这么做也有他的苦衷。他上台后,没有议会,原来的议会被军方解散了。原来的议会是被伊斯兰势力掌控的。穆兄会组建的自由与正义党和萨拉菲派组建的光明党控制了议会的三分之二以上席位,已经有决定性的力量,可以颁布法令,修改法律。而恰恰因为穆兄会在议会的势力过强,才被军方解散。

    根据埃及的宪法,总统有权提名某人担任总检察长,但提名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才有效,但总统不能撤换总检察长。除非总检察长丧失了工作能力,否则就是终身的,与美国最高院的大法官类似。穆尔西为何要撤换总检察长?是因为埃及的司法系统与他不是一条心,他和穆兄会认为司法系统包庇穆巴拉克及其下属的高官,不起诉这些官员镇压广场示威群众的行为。

    南都:穆尔西上台后,想进一步巩固权力,而不是与军方,与世俗的反穆兄会力量妥协。

    殷罡:穆尔西和穆兄会的确是不想跟现状妥协。他被赶下台,还有一个原因。去年8月,埃及的西奈半岛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借此机会,穆尔西把总参谋长、海军、空军的司令都换掉了,也撤职了国防部长坦塔维,由赛西将军接任。赛西在埃及军队里是第二代军人的神经中枢,他的履历完整,做过情报官、军区司令、驻外武官,最后到军情局局长。埃及军方在穆尔西手上风平浪静地完成了新老交替,他本来期望赛西上台,军方能支持他或最少得到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新上来的军方对传统的伊斯兰势力的态度反而更强硬,穆尔西渐渐发现赛西与他并不是一条心,他又想把赛西换掉。

    据说他向埃及第二军团的司令透露,想让这位司令当国防部长,当军方首脑。而恰是这位第二军团的司令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赛西。导致了赛西与穆尔西水火不容的对决。恰在这时,埃及的青年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策划倒穆运动。先是在全国零星的示威,后来在6月底在开罗大型示威集会,耗了几天,形势就很明朗了。除非穆尔西下台,否则这些青年不会在广场上散去。而穆尔西也好,穆兄会也好,表现得非常坚决,给人印象是传统伊斯兰宗教力量绝不退让。广场青年最后派出代表去赛西的办公室,责问他为何不下令将穆尔西赶下台。

    于是,以军方为代表的世俗力量与穆兄会的对抗,有了导火索,又有了点导火索的人,穆尔西下台顺理成章。

    南都:不可避免?

    殷罡:反穆尔西示威是广场青年策划的,就像反穆巴拉克也是广场青年策划的一样。最初的推手都是这些年龄不足三十岁的青年,但示威活动起来后,除了穆兄会,埃及几乎各种势力都加入到倒穆尔西运动中来,包括比穆兄会更激进的萨拉菲派光明党、基督徒、自由派、民主派等。

    穆兄会组建的自由与正义党在选举中获胜,走上前台。穆尔西当上总统后,发现权力被关在笼子里,他要强力挣脱,但犯了致命的策略上的错误。实际上,穆尔西当上总统,恰恰是穆兄会展示自己宏才大略,展示治国能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被捆住手脚,但在规定的空间内仍可以有所作为。不能说穆尔西就是要把埃及伊斯兰化,穆尔西对议会被军方解散不满,对司法系统不与他站在一起不满。他又草率地、冒险将一份受到抵制的不完善的,漏洞百出的新宪法强行付诸公民公决,他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埃及,树立个人和穆兄会的形象。他太急躁,太缺乏策略了,也可以说穆兄会在突如其来的革命红利面前昏了头脑。

    当然不是穆尔西什么事都做错了。他当选后,拜访沙特,同美国保持稳定的传统友好关系,还专门访问了中国,对伊朗抛来的绣球他也没有接。在执政的前期,他在外交上的行为是可圈可点的。

    军方的干政恐成为未来常态

    南都:欲速则不达。但现在支持穆尔西的穆兄会力量又走上了街头,在8月14日还发生了“清场”的流血冲突,双方看上去都不想妥协。

    殷罡: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复杂的局面?埃及从萨达特政权开始,议会五分之一的席位是给独立候选人留的。这样的一个宪法规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对埃及这样一个军人专政,有强烈的传统伊斯兰宗教力量的社会里,君主立宪时期的议会规则完全被打乱,而现代的世俗的跨宗教的政党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保留一些个人席位给一些德高望重的律师,教授等,本是一件好事。在穆尔西当选的这次选举中,穆兄会不仅赢得了议会的党团席位,它的候选人还以个人名义赢得了很多独立候选人席位,这一点被军方认为是投机取巧。明明是穆兄会的成员,但却以中立的独立候选人参选,进入议会后又迅速归队,加入穆兄会的大阵营。

    由倒穆巴拉克引发的这次埃及革命是突然的,结果是革命性的,但埃及的文化和制度建设又很草率,煽动革命引导革命的广场青年又没有成熟的政党,缺乏组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放开了手脚的大选中,当然是组织性强,历史悠久,谋略更优化,基层组织更健全的穆兄会当选。但这种获胜是种“假象”,如果选举能持续一届,结果可能就不同。

    南都:赛西对穆兄会的力量也是又打又拉,除了武力“清场”外,他也宣布埃及会容纳每一个人,做了妥协的姿态。

    殷罡:埃及军方的清场行为虽然很暴力,但也应看到,在通往广场的路口有街垒,已经不是单纯的示威游行了,是在准备武力对抗的姿态了,军方武力清场是顺理成章的事。

    穆兄会对埃及民众的影响力是过半的,但核心的,坚定支持穆兄会的民众不超过20%,而穆兄会是一个逊尼派的伊斯兰组织,埃及本身又是逊尼派伊斯兰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面对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一个教派的一个最主要的组织,想把它消灭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双方妥协,吸纳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框架内。

    南都:穆尔西被关,现在军方也抓捕了一些穆兄会的其他领导,埃及会陷入内战或持续的动荡吗?

    殷罡:穆兄会在历史上被镇压多次了。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穆兄会的力量都被镇压过。在1966年那次,由于穆兄会刺杀领导人纳赛尔,穆兄会的领导人全部被捕,骨干分子被抓了一万八千人,其领导人和理论家最后被处以绞刑。那时的斗争才是最惨烈的。

    这次从一开始的对立到冲突再到冲突升级,现在已经发展到有一些你死我活的迹象了。镇压穆斯林兄弟会,镇压激进伊斯兰组织,军方总需要有一些借口,比如穆兄会搞刺杀爆炸等。但实际上搞这些极端恐怖主义的人未必是穆兄会组织派遣的,可能是穆兄会的成员,但行为是小团伙行为,非穆兄会的集体行为。萨达特时期,对穆兄会大肆批捕,但刺杀萨达特的恰恰不是穆兄会组织。

    但这次确实是穆兄会和以军方为代表的世俗力量高层的直接对抗,对抗升级到这种程度,缓和的余地就小了。如此的抓捕会导致接下来的穆兄会领导层的策略更温和一些,而坚持激进路线的穆兄会成员可能会分离出去,搞激进的恐怖行为。

    短期内看,埃及的军方未必能够控制住局势,穆兄会现在还没服软,军方和司法界还在搜集穆兄会一些领导层的罪证,并会提起诉讼。既然穆巴拉克可以审,为何穆兄会的领导人不能审。这就牵扯到穆巴拉克垮台到穆尔西上台期间发生的流血事件,都归咎于穆巴拉克,是不公道的。死去的几百人中,也有一些是穆兄会和哈马斯激进组织搞爆炸和劫持监狱造成的。

    这次镇压平静后,穆兄会的一些领导人可能会被判刑,穆兄会不满,但估计不会再在广场上修筑街垒与军方直接对抗了。民间的一些激进分子,可能会影响埃及的治安,但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

    长期看,对于埃及这种传统的宗教权威和世俗的体制权威发生长期对抗的背景下,埃及的政党发育还不健全,配套的民主制度规则问题也比较多。未来为了社会秩序稳定,军人的长期干政恐成为常态。

    美国只能默认埃及现状

    南都:对埃及的这次政变,媒体也聚焦在埃及的传统盟友美国身上,比如对军方违反程序把一个民选总统赶下台,美国是否会制裁,对埃及的军援会否依旧等,但从美国军方及官方的一系列表态看,似乎是在袖手旁观。

    殷罡:埃及的乱局是埃及国内矛盾持续发酵的结果,与美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据说赛西在抓捕穆尔西的当天与美国的国防部长通过两次电话,做了一些通报。这么一个重大的举措,他不可能事先不给美国打招呼。但美国不可能有什么动作或作为。代表传统伊斯兰势力的穆尔西选举上台,美国也是无可奈何。当初逼迫穆巴拉克下台,要埃及实行民选是美国的主意,对选举结果美国也只能接受。这次埃及的军方、司法界决定把穆尔西赶下台,美国也要接受,但姿态上一定是表示遗憾,表示应尽快稳定事态,启动调查。

    南都:埃及的这次事变会对当前的中东和西非的政治形势产生何种影响?

    殷罡:穆尔西和穆兄会被军方赶下台,从中东各国的反应可看出端倪。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马上以贷款,赠款的形式要资助埃及120亿美元,帮助埃及渡过难关,表明了这些海湾的君主国家(除卡塔尔之外)对埃及军方的绝对支持。为什么?因为海湾的这些君主制国家,是穆斯林兄弟会的革命目标。

    穆兄会若在埃及掌权,这个地区的格局就不同了。穆巴拉克危难时,美国威胁穆巴拉克不下台,不呼应广场示威者的民主诉求,就切断对埃及的军援,就曾激怒了沙特。沙特国王当时就说,若美国中断埃及的军援,沙特将如数补足。

    而在叙利亚问题上,沙特却是支持穆斯林反政府的,与它对埃及的做法恰恰相反。原因就在于冲突的性质不同。埃及是政教冲突,军队(包括世俗派、基督徒、民主派、司法界等)和政治伊斯兰势力的冲突。而在叙利亚是宗教冲突,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冲突,沙特当然站在有逊尼派背景的穆兄会一方。

    (南都评论记者陈建利 采访整理)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