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埃企业交流合作的见证地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6-18 21:56
标题: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埃企业交流合作的见证地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一夫、黄元鹏):作为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助力中外企业的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埃企业员工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日前,记者采访了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工作的中埃两国人员。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埃及设立的埃及泰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运营。历经五年建设,经贸合作区起步区的1.34平方公里建设已经全面完成,经贸合作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埃及泰达投资公司下属的“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魏建青告诉记者:“大概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应该说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起步区的成果还是不错的,成绩斐然。经过5年的招商,现在入区企业大概有四十家,吸引的总投资额大概是六亿美金。”
就在不久前,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拓展区6平方公里土地转让和开发合同也顺利得以签署,合作区品质全面升级。可以说,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家们的科学决策,同样也离不开合作区中埃员工的磨合与交流。
魏建青认为,工业园和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算得上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亮点,但很多埃及人对于工业园和开发区的认识,最初并不完全和中国同行一致。魏建清说:“我觉得中方和埃方最大的区别还是在理念上,(对于)工业园区怎么去做,这可能是在(中埃双方)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一个根源。原来埃方面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你来埃及是赚我钱的,你为什么还要我给你一些优惠政策?’”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中方甚至提议邀请一些经常与之打交道的埃方官员,到中国的开发区进行考察。经过这些年来的磨合,“埃及逐渐发现了招商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一些理念和办事方法正在逐步转变。
为了有效增强当地雇员对于企业运作的认知水平,魏建青和他的管理团队十分注重在埃及员工中发掘和培养本土中高层管理人员,一些通过企业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埃方员工,甚至获得了去中国学习的机会。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派出了多批优秀埃及员工赴中国接受培训。魏建青说:“第一批回来之后,好多人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最高的一个埃及员工已经做到了助理总经理了,助理总经理再上一步就是副总,所以级别已经很高了;另外有三个埃及员工已经走上了中层经理的岗位。”
穆斯塔法是赴中国接受培训的埃及员工中的一员,对于这段学习经历,他回忆道:“我们一周前去中国培训,刚刚回到埃及。我在抵达北京机场的那一刻开始,就理解了‘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国人非常有秩序,其次是中国的环境非常整洁,特别是在天津泰达。天津泰达提供了完善的设施,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这体现了中国工业园在理念上的先进之处,它们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服务,而不仅仅满足于把地皮和厂房租售出去。在埃及,这样的理念还没有普及。 ”
魏建青认为,对于自己的公司和其他入园企业而言,中埃员工彼此间都正经历着一段通过磨合与交流不断达成新的契合点的过程。他相信,中国和埃及在传统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共性,双方既要能“求同”,也要能取长补短。他说:“我觉得是应该有互相学习的、包容的、开放的一种理念在里面。要换位思考,(中方员工要)从它的宗教,他们受的教育和思路上去理解(埃及同事);相反,我们也要求埃及员工(意识到)中方员工的勤劳与敬业也是需要你们去学习的。”
魏建青期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与入园企业能一道为加深中埃员工间的交流做出贡献,从而将合作区建设成为海外中国工业园的标杆,使入园中国企业发展成为海外中国企业的样板。他的这一期待,正逐步由憧憬变为现实。刚从中国接受完培训返回埃及的穆斯塔法告诉记者:“我觉得中方的管理人员和埃方员工很亲近,他们之间关系比较平等。中国和埃及员工通过一起旅行等社交活动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互相尊重,合作得很好。中埃文化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我认为这是双方合作能够成功的原因。”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