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企业在西亚北非坚守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5-15 07:30
标题:
中国企业在西亚北非坚守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欧债危机和“阿拉伯之春”持续发酵之时,突尼斯的投资、经营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然而,突尼斯华为公司却创造出企业逆境发展的新亮点。图为2012年“国际电信技术论坛”会议期间,时任突尼斯总理杰巴利(右一)参观华为公司展台。
本报记者 孙 健摄
尽管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贸易额近年来持续增长,但2010年底开始的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使中阿经贸往来在局部地区面临一些困难。困难中,一些中资企业选择了坚守,为的是维护自身利益、造福当地百姓。近日,本报记者分别前往埃及、利比亚、突尼斯进行实地采访,为您讲述相关中资企业这几年的艰难历程。
中企缓解了埃及青年失业的紧张形势,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位于“十月六日”城的华晨汽车装配车间,本报记者发现,除部分技术人员外,其他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埃及本地人。据介绍,这些埃及工人的工资比与他们同龄的政府公务员的工资要高出两倍以上。埃及局势动荡至今,全国已经有8000多家企业被迫关闭,大量从业人员丢掉了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找到这样一份高收入工作,令人羡慕。当地媒体认为,中国企业在埃及不但创造了业绩,而且还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量青年失业的紧张形势,推动了埃及经济的发展。
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埃及在过去两年乱象丛生、政局动荡,而许多中国公司坚持了下来。在突如其来的困难、困境甚至是危险面前,许多企业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毅然坚守,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勇敢、自信和团结,这些企业通过踏实的工作,维护了中国的利益,增进了埃及人民对中国的信任,推动了中埃友谊的发展。
埃及泰达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CEO刘爱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这两年来埃及政局不稳,对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及中资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合作区位于沙漠当中,周围连个警察局都没有,安全问题很突出,为了保证合作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跟埃及方面做工作,请埃及军队在合作区四周驻扎,并动员当地人一同保卫园区。”“回顾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走过的4年多路程,尤其是2011年埃及政局动荡以来,我们的发展之路确实走得不易,但是挺过来了,目前一期所有土地都已经出售完毕,1.34平方公里的土地吸引了近40家企业的约6亿美元投资,占中资企业在埃及投资总额的80%。”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眼下埃及经济陷入困境,居民购买力低下,造成来自中国的许多商品大量积压。位于开罗西部城乡结合处的安图斯摩托销售门市铺,是埃及众多摩托车代销店之一。门市铺里面堆满了各种摩托车,门外面也零零星星地停放着许多摩托车。店主艾哈迈德发愁地说,现在埃及经济困难,人们都没有钱,以前,买不起汽车的人可以买摩托车,现在埃及人连摩托车也买不起了,店里进的摩托车都滞销,而且已经降了两次价,现在150cc排气量的摩托车才卖5000多埃镑(1美元约合6.7埃镑),但还是买者寥寥。据介绍,在阿布?拉瓦希和“十月六日”城两地的中国摩托车厂,现在积压了大量产品。
埃及爱露卫浴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埃及以及周边市场、生产卫浴产品的企业,总经理尚杨林对记者坦承,这两年的生意很不好。尚杨林说,不久前埃镑接连贬值,公司迫于生产成本方面的压力,将产品售价提高了10%。因埃及这两年经济不景气,售价的提高导致产品销路更加不好。
中国驻埃及使馆经参处马建春公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近两年来,埃及政治经济形势不尽如人意,但中国企业对埃及的投资热情不减,企业数量和投资领域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呈逆势增长态势。据了解,埃及政局突变后,仍不断有企业来埃投资、考察,且项目规模较大。如巨石集团玻璃纤维项目、新希望集团饲料项目等一批大型投资项目相继上马。华晨汽车、海信集团等企业也正就相关合作项目与埃及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的探讨。马建春表示,埃及新政府上台后,提出一系列经济建设项目,如苏伊士运河沿岸开发、开罗至亚历山大高速铁路、红海沿岸新能源开发等,为埃及未来经济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
利比亚通信部长在视察通信基站时感慨地说:“中国公司做了很多实事”
据中国驻利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刘丽娟介绍,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前有近30家中国企业在利有工程和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战前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合同金额逾200亿美元,主要为房屋、道路、铁路等基建项目,撤离时的工程平均完工率只有15%。目前在利比亚正常运行的中国企业仅有三家,它们分别是华为、中兴和三元钢铁。
从利比亚局势动荡至今,华为和中兴一直在利比亚坚守,同当地6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均有合作,在利比亚内战期间帮助利比亚政府维护和修理通信基站,为保障利国内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华为在利比亚有员工150多人,分布在的黎波里、班加西和塞卜哈三地。中兴在利比亚有员工300多人,分布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
中兴公司利比亚代表处负责人汪俊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一个事例。2012年8月,卡扎菲的残余支持者和反卡势力之间在苏尔特地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导致当地通信基站悉数被毁,手机和网路信号全部消失。冲突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兴就派遣了一组技术人员前去抢修,短短10天时间就修复了当地的通信网络。利比亚通信部长在视察修好的通信基站时,感慨地说:“中国公司做了很多实事”。
三元钢铁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钢铁回收及重炼业务。在2011年2月的利比亚大撤离行动中全部撤出了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应利比亚过渡政府邀请又重新回到利比亚,目前在的黎波里南部80公里一工业区内从事生产活动,拥有中国员工150人,外籍员工100人。
利比亚方面对中国企业返回的态度是积极的。不久前,利比亚总理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尽快重返利比亚帮助其重建。记者在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采访时,当地的出租车司机穆夫塔赫专门将本报记者拉至一块中国中建集团的工地,指着未完工的数十幢建筑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利比亚民众急切盼望入住的经济适用房,希望中国企业早点回来复工。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利比亚特殊的过渡时期,中企经营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利比亚人均枪支拥有量为3到5支,在的黎波里夜夜都能听到朝天鸣枪的声音。政府缺乏打击犯罪的手段和力量,导致犯罪团伙无所顾忌,气焰嚣张。其次是损失赔偿问题。多处中企工地在利比亚内战期间遭到炮火袭击,损失重大。利比亚方面迄今在损失赔偿问题上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向各国企业统一承诺,可以支付战前已完成工程未付款的50%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外国公司重返利比亚。这一立场距我国企业的正当要求相距甚远。再次是合同价格调整问题。战后利比亚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1到3倍,而且目前利比亚属高危地区,建筑公司需为赴利建筑工人支付比战前高得多的工资。因此,若还按照战前合同规定的价格执行的话,中国企业将面临大幅度亏本。最后是法律环境较差,目前利比亚还没有出台新宪法,法律环境无法使人乐观。
中企可充分依靠国内实力,在北非创造更多技术和服务密集型企业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突尼斯经济部(中水公司)总经理袁朝芳对本报记者说,该公司在中资机构中算是规模较大、来突尼斯较早的企业,如今已在突尼斯运营超过35年。中水公司主要从事突尼斯政府规划的水坝、垃圾处理站、给排水(污)管道、河道治理等土建工程。目前在建的两个项目分别是默拉大坝工程和加夫萨大坝工程。默拉大坝工程从去年施工期开始,就一直断断续续处于停工状态。其原因一是雇佣的突尼斯劳工不断罢工,二是突尼斯冬季尚未结束,阴雨天气不断,突方监理坚决要求停止一切混凝土浇筑施工。
中国公司还有许多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况,最突出的可以总结为“两低”。所谓“两低”,即中国公司承包的工程技术附加值低和工程承包价位低。袁朝芳介绍,土建工程主要是依照发包业主图纸施工,无论是公路、桥梁、水坝、住宅或是公共建筑,工程基本上离不开土方施工、使用各种工程机械、捆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管线安装和内部装修等工作。技术含量低,工程附加值就低,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的上涨,公司的利润也越来越低。
中国驻突尼斯使馆商务处周兆明参赞认为,既然中国公司拿到的项目往往是附加值低的微利工程,不如发挥在自身民生产业与工业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开辟在北非地区新的投资与创业领域。中国企业应当充分依靠国内的实力,在北非国家创造出更多有活力的技术和服务密集型企业。
(本报驻埃及记者黄培昭、赴利比亚特派记者张梦旭、驻突尼斯记者孙健报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