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粮食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加 “九连增”难掩对外依存度攀升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3-1-12 15:08
标题:
粮食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加 “九连增”难掩对外依存度攀升
来源: 证券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编者按:2008年11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就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12年面临的挑战,做出了总结和规划。专家表示,我国粮食自给率仍保持在95%以上(大豆除外),粮食供应仍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然而,令人关注的是,我国粮食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其中大米和玉米进口量剧增引发热议,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存在潜在危机?未来粮食进口增加是否将成为趋势?
民以食为天。农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关乎到国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近几年,我国粮食一直丰产,在实现“九连增”的丰收利好形势下,国家相关部门依然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动态发展。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政策性储备粮拍卖“三大调控法宝”,确保了粮食安全的总体无虞;不过,随着对外进口依存度增加,中国粮食安全应有远忧。
去年1?10月份,国内玉米进口量达455.6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361.8万吨,增幅385.7%,虽然进口量基数较小,但增长量依然令人咋舌。农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员聂凤英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国民对副食品需求逐步增大以及深加工企业需求,玉米需求量逐年增长将是趋势,进口量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玉米进口同比增385.7%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达455.6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361.8万吨,增幅385.7%,预计2012年玉米进口总量将达到500多万吨。其中,1月份玉米进口量最高,为75.11万吨,平均单价333.63美元/吨,环比上涨31.8%,同比上涨398.89%;去年上半年共计进口188.44万吨,占前10月总量的41.4%。
针对去年上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剧增的表现,聂凤英表示,去年全年食品价格较高,由于上半年美国产量波动较大,市场价格也随之作出调整,进口数量有所提高,不过,随着市场后期的理性回归,我国玉米进口量单月趋缓。
此外,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玉米再获丰收,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较2011年增产1534万吨;玉米市场在不缺粮状态下,供应压力渐显,从玉米进口量来看,基数相对较小,并未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人口增加和收入增长,再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民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玉米需求。”聂凤英表示,而城镇化建设导致耕地减少,进而对肉类蛋白质增加,再加上饲料、乙醇和糖等一百多种深加工产品对玉米的需求,因此,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是趋势,而进口量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是生产与消费开始转向一种紧平衡的关系。”中华粮网研发总监张智先表示,在玉米丰产时期的产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歉收时期尚不能够满足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通过进口玉米来调剂国内余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有利于增加国内玉米供应,稳定国内玉米市场。
从2011年四季度始,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有所下跌,进口玉米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示出来。根据中华粮网监测,从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上半年,进口玉米到中国南方港口完税后的价格总体上低于东北玉米到南方港口的成交价格,进口成本优势成为推动2012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剧增的主要因素。
整体来看,导致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美国干旱天气和国内粘虫灾害消息影响,对玉米供求紧张加剧担忧,引发采购量大幅增加。二是国内畜禽养殖快速发展,对饲用玉米刚性需求大幅增加,深加工企业玉米潜在需求缺口较大。三是海外玉米相对国内玉米价格较低,价格优势明显。
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去年玉米进口高达550万吨,是2011年的5倍。从价格上来讲,上半年进口价格相对偏低,进口具有优势;下半年随着美玉米种植区因干旱大幅飙涨,虽然进口优势不再,但进口量却并没有明显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储粮补充库存进口所致。
美国干旱推高价格
2011年全球玉米丰收,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球玉米供给状况较好,导致去年上半年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持续回落。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玉米带遭遇50多年不遇的干旱,市场开始担心新年度美国玉米供应。
张智先表示,由于美国玉米主要种植区严重干旱,去年美国及全球玉米总产量及库存水平均出现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将较2011年下降近3300万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较2011年度下降1300多万吨,为6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过,总产量仍为历史次高水平。虽然全球玉米供需状况并不理想,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减幅较大、期末库存下降,美玉米出口量下半年有所减少,加上CBOT玉米市场的特殊作用,从而导致了2012年第三季度,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行情。
近年来,美国玉米供需状况不容乐观。根据Informa的报告,2012/2013年美国玉米产量为108亿蒲式耳,较去年有所降低,2012年美国玉米产区遭遇大旱,导致单产下降20%。因此,美国可能会减少其玉米进行燃料乙醇加工的数量。
“美国40%的玉米用于加工燃料乙醇,玉米需求的缺乏应该是结构性的。”格林期货高级分析师刘波表示,随着美国能源战略调整,天然气和页岩气将成为能源主力,继续加大乙醇能源化的可能性降低。因此,生物燃料后期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由于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较多,继2011年国内玉米扩大种植面积后, 2012年国内玉米生产再次丰收,加上进口因素及去年前三季度饲用小麦大量替代玉米用于饲料消费,2012年国内玉米供给形势得到了明显缓和。
消费层面来看,受经济低迷环境影响,去年深加工生产开工率总体处于较低状态,由于生猪养殖在很长时间里盈利状况较差,也影响了饲用玉米需求,2012年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主要是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国内玉米总体供需关系较前两年已得到明显改观。
“美国遭遇大旱,令玉米产量下滑,导致美玉米期末库存处于历史低点,供需呈趋紧态势。”王骏表示,据去年12月份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12/2013年度美玉米库存消费比调低为6.5%,较2011年的库存消费比有所下降,美玉米市场供需整体仍趋紧,进而对玉米市场形成底部支撑。
虽然供需趋紧主要为供应缩减所致,但需求方面仍不景气。美国对炼油企业汽油混合燃料税收抵免及对提高进口乙醇关税的政策,在去年年底到期后取消,加之原油价格回落拖累,美国燃料乙醇对玉米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饲料用量也是不断回落。
对外依存度高渐成趋势
事实上,我国不仅在玉米进口量增幅较大,大豆、大米等粮食作物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有部分人士担忧,玉米进口猛增,是否会演绎成为大豆产业对外的依赖呢?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我国粮食进口将呈逐年扩大趋势。
“考虑到民众对粮食及其肉蛋奶等副食品的需求逐步增大,且随着民众收入增长,肉蛋奶在食品消费结构中比重将逐步扩大,而数量和结构上的双重调整,将决定我国的粮食需求量还会继续扩大。”他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实现增产,但其步伐跟不上需求增长,因此,适当增加进口量是形势所迫,是必要和必须的。
农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员聂凤英表示,我国拥有世界7%的耕地,却养活着20%以上的人口,除大豆外,国内其他粮食自给率基本都在95%以上,不过,随着国民对粮食需求量的不断提高,这个较高的自给率能否得到保障还有待定论。
农业部信息部数据显示,2012年1-7月,我国谷物共进口868.2万吨,同比增261.3%;进口额29.8亿美元,同比增220.0%。其中,小麦进口244.6万吨,同比增268.4%;玉米进口312.7万吨,为2011年同期进口20.9万吨的15倍;稻谷和大米进口141.3万吨,同比增238.4%。
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36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其中,玉米增量贡献最大,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不过,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表示,虽然我国粮食实现了“九连增”,尤其是玉米产量增加1846亿斤,增长79.7%,为粮食增产贡献最大。但是,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依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一些主要粮食作物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逐步提高,我国粮食多数的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左右。
另有分析人士较为担忧,我国大量的粮食进口不仅会带来国内粮食库存增长,更重要的是国外低价粮食会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此外,有配额的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进口原料,给没进口配额的深加工企业带来较大冲击,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陷入生产困境。
在最近1?2年的时间内,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超过30%已被外资所收购,若过度依赖进口,恐将有更多企业被收购,这些陷于入困境的国内深加工企业,不利我国玉米产业的稳定。
李国祥表示,目前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及棉花等农产品(000061)进口在我国均有关税配额制度,这些配额主要是掌握在国有粮油贸易公司手中,如此可以保证进出口量不至于太大冲击到国内市场,且国家容易追踪,市场不会被扰乱。此外,进口主要是出于补充国内缺口和储备目的,不会在大范围上对国内的粮食市场造成替代性冲击。
进口量将维持高位
在2012年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基础上,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将趋于何种态势?格林期货高级分析师刘波表示,今年我国玉米进口将维持高位,但继续快速增加可能性不大,约维持在500万吨左右。
具体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生猪存栏量很大,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农业部近期公布了2012年11月份国内生猪存栏信息,11月份生猪存栏较上个月略有下降,存栏数为46904万头,比去年同期
减少0.2%。12月前,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数量仍处于历史高位,保持在与年初持平的位置,但生猪出栏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我国玉米丰产。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显示,2012年我国玉米再获丰收,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比去年增产1534万吨。玉米市场在不缺粮状态下,供应压力渐显。由于种植收益比优势明显,预计明年玉米种植会进一步增加,这将填补我国的需求缺口。
中华粮网研发总监张智先表示,短期国内玉米供需或将维持紧平衡态势。不过,随着经济增长,人们收入提高,对肉蛋奶需求增加,玉米消费仍将维持较快增长态势。未来国内玉米供需将呈现缺口,并且缺口有加大的可能。玉米进口量将呈现常态,并且有继续扩大可能。
从今年来看,由于国内玉米连续丰收,加上去年有一定数量的玉米进口,国内供需形势呈现缓和态势。此外,由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难出现大幅回落,进口玉米成本或难进一步降低,因此,预计今年国内玉米进口数量较去年或难出现明显增加。根据中华粮网数据,预计今年国内玉米进口量约为500万吨。
不过,另有分析人士表示,预计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将有所下降。首先,今年国内玉米产量增加,预计将达2.0亿吨以上,增量超过1,000万吨,国内玉米供应充足,供应紧张的状况缓解。其次,美玉米到港价格与国内玉米价格持平或略高,价格优势不再明显。最后,国内畜禽养殖整体效益将整体低迷,玉米深加工行业下游需求清淡,国内需求增幅有限。
中国粮食安全虽无近忧应有远虑
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政策性储备粮拍卖“三大调控法宝”,确保了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无虞。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基本生活保障,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粮食丰收利好形势下,国家相关部门依然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动态发展。对于我国而言,粮食连续“九连增”,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政策性储备粮拍卖“三大调控法宝”,确保了粮食安全的总体无虞。然而,随着对外进口依存度增加,中国粮食安全应有远虑。
众所周知,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国家在国际市场尚欠话语权,国际市场任何风吹草动将会不同程度波及国内粮价。同时,国外机构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进入国内龙头企业,进而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影响。
“美国等国家跨国公司通过掌握国内压榨油企业,不仅直接控制了大豆的上游产业种植业,还间接控制了其下游产业如豆粕、饲料、养殖业等等。”某产业人士表示,豆类产业链在国外企业的严重影响下,国家对食用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大打折扣,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较大。
国投中谷期货总经理高杰表示,虽然中国暂时不会出现严重粮食危机,粮食市场定价权正在丧失是不争的事实。粮食危机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跟各个国家的农业政策相关。国际市场上有些国家大量开展生物能源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会消耗玉米、食用油,减少了食用供应。对我国而言,应对粮食危机,必须重点落实对供给端的政策扶持,鼓励粮食生产,加大设备、技术投入,保耕种,保丰收。同时进一步完成收储、轮储政策,建立充沛的国家粮食战略储备,以应对粮食危机。
“应对步步逼近的国际粮食危机要选对策略。”专家表示,信息化时代,数据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制胜的武器。要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场判断能力;还要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维护粮食安全。
有关人士表示,过去十几年才发生一次的粮食危机,随着全球极端气候越来越频发,常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也不能放松。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首要任务。”格林期货高级分析师刘波表示,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安全成中国未来粮食安全主要问题,而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源,近几年的缺口在不断扩大,表明我国的玉米需求在快速增加。目前,政府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格,使得玉米种植收益比不断提高,增强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因此,促进玉米生产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并实施了部分政策。
当前国内市场玉米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今年玉米期价重心将上移
“今年我国玉米供应该能够满足需求,供需有望平衡,进而将会限制盘面期价上行幅度。”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不过从种植成本、收储成本和进口成本来看,玉米下行空间或承压,价格重心将上移。
他表示,预计今年初期和末期期价偏强。今年二季度养殖步入淡季,深加工企业经营难有好转,再加上小麦丰收和抛储等因素,玉米整体可能会承压,而随着四季度需求量扩大,届时盘面可能会易涨难跌。
去年12月以来,我国东北和华北玉米收购价格逐步走高。种植区受到超预期频繁雨雪影响,在新季玉米上市推迟、水分增加背景下,收购和备货的节奏有所缓慢。此外,随着春节临近,饲料和深加工企业迫于补库的需要,挺价甚至小幅涨价以提高收购数量,保量备货的动力使得东北玉米价格保持坚挺。
由于东北主要产区玉米上市推迟,华北玉米成为南方销区市场供应的主体。进入12月份,华北地区受到雨雪天气的困扰,当地市场低水分粮源减少,饲料和深加工企业到货数量萎缩,为了在节前补充库存,需求企业纷纷提价收购。
中国国际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于江表示,考虑我国丰产预期及宏观经济复苏带来的下游饲料、深加工等需求恢复因素,预计今年玉米进口量将保持在300-500万吨的水平,不会大幅波动。玉米收购价格及生产资料成本上涨,推升了玉米底部区间。
经济在去年下半年触底并展开弱势复苏,12月制造业PMI达到50.6,非制造业PMI更是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表明这种温和复苏的趋势基本确立,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会带动饲料养殖行业及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需求,玉米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并将进一步支撑玉米价格上涨。因此,2013年玉米价格将温和上涨,盘中难免震荡,但价格重心将上移。
当前正值东北及华北产区玉米持续放量阶段,尤其随着春节临近,产区或现节前售粮高峰,整体供应增多将对粮价走势形成压制。养殖市场整体仍维持较大规模,对饲料需求量逐步放大;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高,加工副产品价格高位企稳,但仍未摆脱持续亏损境况,而补库活动却有所增加。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伍正兴表示,由于国内市场玉米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养殖市场等需求较为旺盛,宏观经济及政策利多农产品价格,因而展望2013年,玉米期价仍将继续振荡上行。
新湖期货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市场需要防范几点潜在风险:一是新粮上市后如果大幅下跌,国家可能再次强力干预,提高收储价格并敞开收购,或通过中储抢收引发市场价格大涨,最终导致用粮企业库存准备不足。
二是收储期间产区贸易商与中储及深加工抢粮,但收储期结束后,市场回归基本面,进口和替代压力释放,国家进入轮储期且可能跨省移库后低价拍卖,南方销区价格难涨,国内整体价格下挫,引发玉米下跌风险。此外,宏观面系统性风险和较大天气灾害,也会引发供应减少和价格炒作。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