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后革命时代,埃及景点空荡荡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11-11-10 00:13
标题:
后革命时代,埃及景点空荡荡
来源: 环球时报
旅游是埃及的支柱产业之一,与其相关的产业养活了数百万人。但在席卷埃及的“阿拉伯之春”后,革命之火在把旧政权付之一炬的同时,也深深灼伤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旅游业。《环球时报》记者本月初走访埃及,明显感到这场革命给埃及观光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巨大的胡夫金字塔前,游客星星点点,全无以往报道中游人如织的场面。兜售纪念品和牵着骆驼的商贩几乎和观光客的人数一样多,从停车地走到金字塔跟前短短几十米的距离,记者被满脸哀求之色的小贩拦下6次。两三个警察注视着稀疏的游人,懒懒地靠在一旁。记者数了数,在偌大的景区内,旅游大巴不超过10辆。最佳的拍照位置只有十来名游客,陪同记者的当地导游说,以前他带团来这里取景照相,由于游客太多,常要等上很久。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来埃及的游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是1∶8。自1月25日爆发革命以来,很多埃及导游失了业。
受到冲击的绝不仅是景点和导游,从开罗的五星级酒店到红海边上的服装小店,埃及旅游业的方方面面都被革命后效应牵动着。记者入住的位于金字塔景区旁边的酒店大堂十分冷清,大堂领班艾哈迈德在酒店业干了21年,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从没见过如此糟糕的情况,“很多酒店对外称入住率为45%,实际上不到30%”。
餐饮是另一个被殃及的行业。开罗中餐馆的价格对本地人来说本就不算便宜,加上游客锐减,当地不少中餐馆处境艰难,好几家已倒闭。记者来到一家叫“王府”的中餐馆时正值午饭时间,但空荡荡的餐厅里只有记者一桌客人。老板说,近几个月生意惨淡,原来从印尼、日本、韩国来的旅游团很多都到中餐馆吃饭,现在只有零星的中国团。
革命后的埃及处于动荡之中,传统道德大幅下滑,社会治安急剧恶化。就在记者达到开罗的前两天,那里的产业园区“十月六号城”有2000户人家遭到武装分子持枪洗劫。在开罗,记者入住每一家酒店时,车子都必须停在距设在酒店大门十多米处的栅栏外,保安人员带着狼狗围着车转上一圈,确认没危险才放行。
旅游景区也出现不少欺诈游客的事件。在古城卢克索,陪同导游干脆不让记者一行跟任何商贩搭话,他说,过去这里民风淳朴、诚实买卖,很少出现坑骗游客的现象,但革命以后,人心不古,游客被骗的事屡屡出现。对革命后埃及社会动荡的担忧,加上治安混乱的传言,不少外国游客止步于这个传统旅游大国门外。
首都开罗以外的旅游城市所受冲击更加明显。在红海边的霍尔嘎达,市郊长长的公路两旁度假酒店一个连着一个,样子华丽多彩,却都门可罗雀。顺着公路望去,视力所及连一辆车都看不到。记者所在酒店大门外的马路边停着两辆出租车。记者和其中一名司机穆罕默德?穆巴拉克聊起来,他说家里4个孩子要养活,现在愁得不知怎么办,“革命前,我每周能挣300埃镑(1美元约合6埃镑),现在只有180镑。打车的人明显少了。”
在霍尔嘎达的旅游区,35岁的约瑟夫拥有服装、艺术品、杂货和玩具等7家店铺。他无奈地对记者说:“革命后生意惨淡,2月到5月没什么客人,我不得不关闭所有店铺。”现在正值旅游黄金期,虽然采取了降价促销手段,但比去年同期收入还是下降了50%,“如果你们去年这时候来,我根本没时间聊天,因为店里客人爆满。”周围其他店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红海上有几艘游船,为数不多的游客几乎都是俄罗斯人。船上的潜水员告诉记者:“埃及现在很乱,欧美游客不愿来,韩日游客不敢来,东欧人胆子大,也有些中国人来。”中国游客在目前亚洲国家赴埃游客中人数算多的,但据中国一家旅行社透露,去年该社发往埃及的旅游团近100个,人数达2500人,但今年到目前为止只发了24个团,人数约600。
埃及,这个自称被第一缕文明曙光照到的国度,曾吸引了无数征服者、探险家和观光客。如今,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正深切感受着革命后的阵痛。(本报赴埃及特派记者 杨檬)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