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萨尔浒战役浅论分兵合进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09-11-4 06:44
标题:
从萨尔浒战役浅论分兵合进
转自铁血社区
自古以来,在无数经典的战例中,似乎以分兵合进而取得的胜利少之又少,相反,集中兵力,个各击破则屡见不鲜。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分兵合进战术变成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战术光耀千古的垫脚石呢?在制定分兵合进作战意图的时候,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文将以上疑问进行解析。在开始本文之前,首先就以萨尔浒战役作为引子吧。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由于建州军侵犯明朝边境,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进军赫图阿拉,消灭努尔哈赤。经过数月的筹划,万历四十七年二月,经略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会师赫图阿拉。北路由总兵马林率领,从开原出,经三岔口,过尚间崖,进攻苏子河;西路由总兵杜松统领,出抚顺关向西,直驱赫图阿拉;南路由总兵李如柏统帅。出清河,过雅鹘关,直攻赫图阿拉;东路由总兵刘铤指挥,出宽甸,从东面捣后。明兵四路计12万余众,号称47万。
面对明军四路围攻,努尔哈赤首先以八旗精锐迎击欲立首功的明军主力杜松部。三月初一日,双方对峙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努尔哈利用杜松派兵袭击界凡之时,猛攻萨尔浒明军,明兵溃败,勇而无谋、刚愎自用的杜松战死。接着,努尔哈赤将兵北至尚间崖,击败马林部,马林逃往开原,叶赫兵仓惶撤退。这时,努尔哈赤回师南下,诱敌深入,在阿布达里岗,围歼刘铤东路军,刘铤阵亡,姜功烈所部朝鲜兵投降。杨镐闻知三路军惨败,急令南路军李如柏撤回。努尔哈赤用了5天时间打了3场胜仗,从东向西,进而向北,最后转进南线,行军路线超过220公里(仅就地图上直线距离,实际可能远不止这么远),明军文武将官战死310多人,士兵阵亡45800余人,辎重军械损失无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此役是关系到后金与明兴亡的关键一仗。当年六月,后金打下开原。七月,攻占铁岭。从此,努尔哈赤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开始全面崩溃。
萨尔浒战役本身对我们并不陌生,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发挥内线作战优势,将较弱的几支明军各个击破,正是历代兵家所推崇的经典战法。而被人们广为诟病的明军方面,无非是士气低落,将领无能,兵力分散,其中,受到最多批评的就是身为总司令的杨镐的分兵合进的战术。历史学家们,军事爱好者们提出种种假设(其实大多是集中兵力的建议,只不过是进攻方向不同罢了)来从反面证明杨镐的策略毫无必要,愚蠢之极。可是,难道只有集中兵力这一条路可走么?我认为,杨镐分兵合进的战术的错误不在于战术本身是否合适,而在于其对于此战术的理解和运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实施分兵合进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方面,因为统帅决定实施分兵而造成的分兵合进的状况;客观方面,由于战役开始时,部队未能完成集结,直接由分散集结地域开赴战区而造成的分兵合进的局面(这也是比较糟糕的局面)。目的分为两类(其实也是任何战争的目的,只不过也适用于单个的战役),围歼敌军有生力量,或者占领敌方领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此次战役可能是对下次战役的铺垫,可能仅仅是为了占领更有利的集结地域(比如一战中德军入侵比利时),补给区域继而为下一次战役做准备,那么本着这样的目的而进行的分兵与本着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分兵是有本质不同的(这种区别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分析)。杨镐不存在集结仓促的客观原因,目的也很明确,不是为了占领那些不毛之地,而是摧毁后金的主力。
其次,对于分兵合进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战区地形,双方兵力多少,己方补给状况以及兵种搭配。第一点,地形因素制约部队的机动能力,在救援友邻部队,抢占有利防御点时尤其重要。作为统帅,应尽量将部队安排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出地区。当然,这也不是统帅所能完全掌控的,当不能作出有利自己的选择时,统帅应考虑到地形因素对于部队运动速度的影响,并相应的做出安排。很明显,杨镐没有考虑到战区南北地区较差的交通状况。北面马林的军队虽然距离主战区较近,但是山路崎岖地形险要,造成进军速度缓慢。南路的刘挺就更不用说了,距离主战区上百里之遥,而且路况同样很差,很明显,杨镐预料到刘挺会在路上遇到麻烦,不然他是不会让刘挺先出发的。但是他高估了刘挺的行军速度,虽然刘挺这一路军出发最早,但是却没能在西线北线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赶到战区,等到北线战斗结束两天后,才姗姗来迟,结果自然被打了个歼灭战。第二点,在双方兵力多少这个方面,我们不是单纯的用兵力来衡量胜利概率,而是要依据兵力的多少来制定划分各部规模的策略以及依据各自规模制定相应的作战目标。要杨镐的部队虽然诈称47万,但是最起码他还不至于被自己的宣传攻势给糊弄晕了,应该对自己手下这12万多人的数量很明确,那么对于后金的兵力多少,即使杨镐情报工作没做好,也应该通过去年(公元1618年)四月在辽东发生的一系列战役判断出后金军规模的大概,想想努尔哈赤能连克抚顺,东州、马根单等地。明朝总兵张承荫率明兵一万去镇压,也被后金兵伏击,全军败没。七月,努尔哈赤又能攻下清河城,一堵墙、碱场3城。整个加起来,明军在这一段时间损失超过4万人,可以肯定金军绝对不止1万人(古语云:“女真过万,势不可制”,但是在当时冷兵器的时代,要是想一战痛痛快快地消灭明军1万余人,还要分兵占领其他各处,肯定还是要有兵力上的优势的),再加上这一年来双方已处于战争状态,女真肯定要扩军备战,那么在战争前夕,你明军能集中12万人,后金怎么也能将自己的部队扩充2倍有余,所以,后金部队不会低于5万人。能做出这个估计,其实已经和现实状况相接近(大家别笑我,以上作出的估计还是建立在距离1618年辽东战役结束已经一年的时候了,相信明军再怎么无能,各方面消息传来,对于后金兵力多少也多少能有个底细)。如果杨镐心中能有了这么个清晰地蓝图,那么他就应该仔细琢磨怎么科学划分自己这几路明军了。同时,明晰自己和敌方的兵力多少还会影响到选择适当的分兵方式和攻击策略,如压迫式战法和引诱式战法,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介绍。第三点,补给因素,这点似乎杨镐做的还不错,因为为了这一仗准备了大半年,粮草给养各路人马全部备足,所以不存在补给困难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应尽量做到不让给养部队拖累整个部队的行进速度,而这对单兵携带粮食物资的数量又提出了苛刻要求。第四点,关于兵种合成,理论上讲,分兵必然造成某一路或几路军队呈现弱势,从这点来看,对于这些数量处于弱势的军队,应该尽量提高其机动性,加大骑兵比例,这样,打不过敌人我们还可以跑路。但是问题是骑兵的建设组编费时费力,紧张的财政使我们常常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要面对这么一个局面:优势的敌人将合围并歼灭我们。为了弥补我们机动性的不足,我们就需要防守稳健的步兵部队,能迅速的建起筑垒抵御敌人的进攻。面对后金强悍的骑兵,兵力上不占优势的马林,刘挺部队只能依靠稳健的防守,亦步亦趋的向前推进,用火枪兵结成方阵,长矛兵在方阵外围保护火枪手(这里就不再细谈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了,这方面的文献汗牛充栋)。因为敌人采取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术,所以任何一路较弱的人马坚持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为剩余的部队争取时间。此外,在弱势军队的编组上,应该更加注意任用有经验的军官,补充士气高的士兵,因为他们将面临的是万分困难的处境,唯有熟练的技巧和高涨的士气才能挽救他们自己。很可惜的是杨镐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果说每支人马兵种组成的比例是差不多的,杨镐无力去改变,那么也应该注意让更有经验的部队去承担这种更艰巨的任务。(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从头到尾完全没有谈杜松这一支部队,作为明军主力的杜松部,可以说是个完完全全的失败产物,我将在后文予以讲解)
谈完了分兵合进应注意的因素,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战术的侧重点,头一条就是:分兵绝不意味着一定均分,应视情况而轻重有别。我认为,分兵是否均分,取决于双方实际兵力情况。比如萨尔浒战役,均分意味着明军在任何一路都会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如果各处都不占优,为什么不让自己至少有一路能拿得出手呢?这是一种情况,而如果是处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己方兵力超出对方过多,即使均分也不会造成各路人马居于太大劣势,那么进一步制定的整个分兵合进的战术类别就会和明军萨尔浒之战有显著不同。我们现在先谈谈明军依据情报应制定的有重点的分兵计划,如果杨镐能分析到后金至少会有5万人,那么,他就应该让自己的主力杜松部至少多于5万人,这样,即使其他所有部队都被消灭了,杜松部还能整合手中兵力与后金军决战。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杜松距离赫图阿拉最近,路况最好走,也理应被作为主力。可结果是杨镐司令把12万人马几乎均分给了四路,各路基本都在3万人左右,这样仅仅从账面来看,也要2路人马合起来才能打得过后金,而且明军多为步兵,相互支援比较困难,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刘挺部队远离战区,而战役发起的目的又是将敌人引到南方进而歼灭,那么就应该将刘挺打扮的弱弱的,为什么要在刘挺这支队伍上补充这么多人马呢?更何况刘挺的后方还有一支朝鲜军队,姑且不论其战斗力怎么样,威慑力总是存在的,所以,刘挺这一路人马我认为可以减少相当的规模,而且不会对战役造成任何不利后果。如果战役发起时,能保证北面3支明军有10万人,而杜松部能有至少5万人,那么,努尔哈赤绝不会在萨尔浒轻易歼灭杜松的部队(当然,杜松也可能自己再次混蛋一把,留下一部分部队守萨尔浒,自己率剩下的人去打界凡城,那是将领的素质问题,我们下文将讲到到这方面)。剩下的马林部,李如柏部,也是要轻重有别,从明军的战略来看,应是要将后金军挤压出北部,战场设的越南越好,补给增兵等等对后金都会变得不利,这样,就必须加强北翼的力量,也就是马林部。而李如柏部则也相当于一个诱饵,能将后金军队引过来最好。而且明军不怕后金从南线包抄,因为从事后看,后金直到最后都没去打李如柏部,证明这一路的确是千山万水,崇山峻岭,道路实在难走,李如柏拼命赶路,到战役结束还没进入战区,可见这一带地区战略意义相对较小。这样,如果马林的部队也有了4万人的规模,那么,不论努尔哈赤选择打击杜松或是马林,北线的战斗都不能迅速的结束。选择先打击马林,努尔哈赤还要顾及杜松直接威胁赫图阿拉的事实。而在战役开始时选择打击刘挺或李如柏,则需要机动的距离太远,最乐观的估计,即使努尔哈赤消灭了南部距离最近的李如柏,他回师的时间最快也在2天左右,那么杜松的部队就可以完全进占界凡城(如果杜松的确再次分兵那么做的话)并完成兵力集结。马林的部队将到达尚间崖,从界凡城(或萨尔浒)到尚间崖只有一天路程,一旦两支明军建立了联系,那么努尔哈赤攻击任何一支明军,将面临自己的侧翼被包抄的危险。明军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兼有压迫和引诱的特点,在南线引诱,在北线压迫,很明显,这种战术实施起来灵活性较大,同时对于将领的素质也要求较高。对于具体的压迫式作战和引诱式作战,我将在文章最后的战力分析中做一个系统的解释。
第二条:分兵合进,重在“合”字,合,就是配合的意思,需要精确计算各个部队行进需要的时间(这可以通过排出大量斥候探查地形得知),然后精确安排各路人马的出击时间。刘挺的部队离战区较远,李如柏的部队面临崇山峻岭,都需要先出发。这样,即使这两部未能被努尔哈赤咬上,那么在北线和西线战况激烈之时,两部人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准时进入战区,令努尔哈赤首尾不能相顾。
第三点:明确各部任务。这一点极为重要。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在地图上的某个地点画个圈,然后对将领们说:“各部向此点进军”,这不叫命令,这叫犯罪,就像当年库尔斯克战役时普罗霍洛夫卡的苏军将领那样做的一样,在地图上草草画一条箭头倒省事,换来的却是千万将士的尸陈遍野。统帅应该做的是,明确自己此次战役的进攻重心,告诉各个分部他们的实力是强还是弱,依据本身强弱的实力而制定的任务是什么,在什么时间移动多少距离,占领什么地方,需要注意什么,遇到敌人应该追击还是保守地就地防御。因为将领们看到的只是他自己这一路,而统帅看的是全局,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将领擅自的行动将会导致整个战役计划的失败。杨镐就应该告诉杜松,他的任务不是占领什么萨尔浒,也不是什么界凡城,他的任务是积极寻找后金军主力决战,第二目标是占领赫图阿拉。这样,最起码能让杜松明白,自己那几万人应该带在身边,而不是分兵去把守各处。杨镐还应该告诉刘挺,他的任务是保证按照计划进入战区,而不是到处的打砸抢烧,劫掠乡里,那是后面朝鲜棒子们的任务,而他刘挺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野战状态下同敌人遭遇,保证自己周围的侦察情况,遇到敌人就要尽力拖住,能战多久就战多久。
第四点:如果有能力和周围部队保持联系,那么在友邻受到攻击时,应毫不犹豫的选择前去营救或者向敌人纵深进攻(围魏救赵的策略)。这一点在萨尔浒作战中明军没有能力做到,这不是人为因素,因为当时的条件的确限制了通讯的进行。但是,在后世的作战中,如果条件允许,则一定要予以充分利用。
明确了以上四点,我们在战术上终于对分兵合进有了侧重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典型战例的分析。首先是压迫式作战的战例,压迫作战的本质,为的是压缩敌人的回旋空间,运用多只部队达到分散敌人的目的,如果可能,则迫使敌人在我们想要的时间和想要的地点同我们进行决战。如果敌人避战,那么我们就将占据更有利的战略位置,敌人将越发丧失回旋余地。压迫作战典型应该算是坦能堡会战时俄军的策略。1914年8月俄军在华沙省北部的兵力共计三十个步兵师和八个骑兵师,分成两个集团军,由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将军和帕维尔•连年坎普夫将军统率。连年坎普夫统率第一(维尔纳)集团军,萨姆索诺夫统率第二(华沙)集团军,都以他们的城市基地命名。为了侵入东普鲁士,这两个集团军都必须走马祖里安湖区域两边的固定路线,连年坎普夫沿着北部边界前进,于8月17日越过边境,萨姆索诺夫则预定两天后尾随前进,取道南部边缘地区。这是一次俄军擅长的分兵合进作战,在东普鲁士的德军将遭受正面(东面)和侧翼(南线)的俄军的攻击,俄军的策略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个两翼突击的策略,打算切断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的联系,对包围圈内部的德军来个坎尼式的歼灭战。但是从俄军缓慢的行军速度和不甚积极地作战势头上来判断(两翼突击的战略关键在于迅猛的突击势头和攻击的突然性),俄军参谋长吉林斯基似乎实际上只是打算保持对德军的压力,将德军尽可能赶出东普鲁士,从而挽救在西线法国人面临的危局。不过,正如大家熟悉的那样,俄军的两个前线指挥官之间互相有着极深的成见,有人说他们甚至都希望对方能被消灭掉。本来,两支俄军距离并不是很远,加上通讯设施的改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所面临的远没有当年努尔哈赤那么有力的条件,如果连年坎普夫获悉萨姆索诺夫的部队正在被攻击并且能果断向普鲁士内陆进攻,那么这次战役的结果很可能会迥然不同,在普鲁士的每个德军都将可能丢掉性命。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上面分析的四个要点中,俄军显然明确了第一点,连年坎普夫的部队拥有24个步兵师,而萨姆索诺夫只拥有6个,很明显,主力是在北线,但是同时萨姆索诺夫还拥有3个骑兵师,总兵力也超过12万,德军绝对不能像捏死一只小臭虫一样轻易捏扁萨姆索诺夫的南线部队。第二点似乎俄军也掌握得不错,因为虽然两支军队都移动缓慢,但是萨姆索诺夫的部队移动距离更长,已经到达了德军南翼并对德军造成了实际威胁。可是问题又来了,在第三点上,俄军似乎完全未能搞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连年坎普夫知道自己是主力,作为一个将领,但凡有点脑子都会想到,在面对两股敌军时,只有傻子才会选择先同一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打,然后再去对付另一个较弱的。所以德军同自己发生正面大战的概率很小,反而南线较弱的俄军才是真正吸引人眼球的大餐。即使吉林斯基昏庸透顶(事实上也好不到哪去)没有告诉二位前线指挥官此战的个子的任务是什么,连年坎普夫自己也应该对身上的重担了解个一二,萨姆索诺夫可以在德军的重压下存在一段时间,但不可能指望萨姆索诺夫的部队能自行解脱,只能靠他连年坎普夫来解围。而且,上述的第四点通讯的问题对于俄军也根本不存在,连年坎普夫的司令部当时都直接收到了萨姆索诺夫部队的告急电报。综上所述,俄军最后被德军各个击破,让兴登堡成为大英雄,完全是因为对于第三点明确各部任务这一条没有领悟而造成的。当然,萨姆索诺夫和连年坎普夫个人之间的成见也是造成俄军失败的原因之一,压迫式分兵合进目的不在于牺牲任何一路部队,任何一路的损失都可能造成整个计划的破产,连年坎普夫自己一点也不明白,等德军收拾了萨姆索诺夫,他连年坎普夫根本也是跑不了的。类似的压迫作战还有1914年8月奥匈军对塞尔维亚北部实施的多路攻击,本来意图是跟我打我就在边境歼灭你,不跟我打我就压着你往南方跑,可是由于未能有效实施各路之间的配合,导致各路逐次投入战斗,塞尔维亚军队可以从容的集中主力一个个将奥匈帝国的各个部队击败。虽然以上两个战例都是失败的反面教材,但是最起码我们可以了解到,压迫式分兵合进的重点在于挤压,它可以赋予实施者进行决战或者仅仅是占领领土的选择权,压迫式作战往往发生在己方总兵力占绝对优势,分出的各路也并不处于绝对下风的状况,换句话说,即使是最弱的一路,如果仅从兵力上判断,都足以让敌人的主力无法迅速的吃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压迫式作战的成功关键往往就在于部队之间的协同帮助和投入战斗的时间。而俄军和奥匈军队就分别失败在这两点上。
进行再来看看引诱作战,引诱作战其实更具有赌博的性质,往往发生在己方总兵力不占优势或者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引诱作战的本质是通过使用一支或若干支较弱的部队吸引敌军的注意,争取将敌人固定在某地或吸引到某地以利于自己真正主力的行动。引诱作战的关键除了在于各部之间的配合外,更注重机动性,主力部队的移动如果不迅速,那将导致己方弱势的分队白白损失,而达不到歼敌于预定地点的目的。这种分兵合进策略运用的最为熟练的是蒙古人和拿破仑。蒙古人当年独步天下的战略是一种用兵神速而又出其不意的策略。18世纪的法国军事理论家博塞也对这种分进合击的思想进行过总结。他们把自己的军队分散成几个分散的纵队,同时威胁敌人的多个重要目标。这样敌人不得不分兵保卫多个目标而分散兵力或者集中兵力保护某些目标而不得不放弃其他目标。如果敌人分散兵力的话,蒙古分散的纵队会突然集结起来以优势兵力发动攻势;如果敌人不分散兵力的话,蒙古人可以轻易的夺取很多战略要地而使战局越来越有利于自己。这一战略在成吉思汗的花刺子模战役和速不台的匈牙利战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拿破仑在1805年进军多瑙河的一系列战役中,也成功运用了这种引诱式分兵战术,在巴伐利亚黑森林一线,拿破仑让缪拉和拉纳的骑兵假装进行进攻,威胁乌尔姆要塞,这迷惑了奥地利人,使他们疑神疑鬼,最终在乌尔姆按兵不动,同时,在北面,法国5个军在巴伐利亚军队的协助下渡过多瑙河,成功绕到了这个要塞的后防,然后将还在原地呆着的奥军主力的补给线切断并包围了这群可怜人。以上两个成功战例显示了分兵合进战术的巨大威力。
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虽然压迫式战法更趋于保守,也更稳妥,但是很多例子都显示,进攻的一方不是因为这样就是因为那样的失误而断送了到手的胜利。而看起来更冒险更具赌博性的引诱式战术,却屡屡取得成功,我想,也许这正揭示了战争中的一条规律:“胜利更偏爱于喜欢冒险的人”。本文最后的问题还要回到当年的辽东:萨尔浒战役本来按照明军的战略,是彻头彻尾的压迫作战,可是兵力的不足使得这场战役却根本没有胜利希望,我将其改为了兼有压迫和引诱的双重策略,那么明军真的能据此取得萨尔浒的胜利么?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