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名将之后居然被鹿触杀?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08-5-31 00:39     标题: 名将之后居然被鹿触杀?

公元前119年,大汉朝廷发了份通告,内容如下:

郎中令、关内侯李敢先生,在参加甘泉宫皇家围猎活动中不幸被鹿触伤,送往皇家医院治疗,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李敢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的一生,他曾经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先生讨伐匈奴左贤王,在战斗中夺下左贤王的战鼓、军旗,军功显赫,朝廷对李敢先生的英年早逝,表示沉重的哀悼。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小儿子,将门出虎子,李敢也是当时大汉军界响当当的人物。

然而名将之后居然被鹿触杀?这就不得不叫人怀疑了。

可是官方确实是这么说,

那么,提供“鹿触杀”这个说法的证人是谁呢?

刘彻。

当今圣上!

难怪司法当局闭口无言,这个案子已经被最高首长定了性,再高明的侦探、再公正的法官也无济于事!

司法独立,对于无论哪个朝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奢望!



然而还是有不同说法,来自司马迁。

司马迁指证杀害李敢的凶手是――骠骑将军霍去病。

他提供证词说:

“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那么,曾经是李敢上司的霍去病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呢?

司马迁指证说:

“敢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



原来如此,当年因为卫青的为难,一代飞将军李广含恨自杀,作为儿子的李敢,当然对卫青耿耿于怀,于是年轻而冲动的李敢,打伤了大将军卫青。

卫青或许是心中有愧,或许是为人宽宏大量,不但没有处罚李敢,而且隐瞒了这件事。

不过纸包不住火,这件事终究传到霍去病耳中。

霍去病与卫青什么关系?卫青是卫皇后的弟弟,霍去病是卫皇后的姐姐的儿子,霍去病该喊一声卫青舅舅吧!

霍去病何许人也?少年英雄,漠北大战,封狼居胥,独领风骚,风头已经盖过了卫青舅舅。但少年得志的另一面是极度的自我中心,典型的表现是不体恤下属,据史书记载,他出征之时,皇帝派遣太官将几十车食物送至军中,但结果是在回军途中,“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这真是汉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当士兵肚中空空,甚至因饥饿而不能举手,怨声载道的时候,霍去病却在悠哉悠哉地踢球(穿域蹋鞠)娱乐,这与历史上以爱兵如子闻名的吴起、李广相比,真是两个极端。

霍去病的这种心态,使他一听说舅舅被人打伤,产生的第一反应是:

“做了他!”

甘泉宫围猎,霍去病在场,李敢也在场,而且场面比较混乱,确实是下手的良好机会。

这样推测下来,霍去病杀人的动机比较合理,也有充分的作案机会。而且,如果是霍去病杀人,刘彻宠爱这员既是国家栋梁又是皇后亲戚的猛将,捏造一个“鹿触杀”的理由,不是没有可能。



问题是,司马迁是如何得知这一过程。

道听途说?还是亲身经历?

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那么公元前119年,司马迁大概26、27岁。

据《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大约二十岁时开始外出游历,几年后回到长安,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出游,到过平凉、崆峒等地。?



由此看来,李敢被杀时,司马迁是皇帝的近侍郎中,那么参加甘泉宫围猎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司马迁极有可能亲眼目睹了霍去病射杀李敢,就象同样在场的皇帝所看到的那样,只不过不同的是,皇帝选择了隐瞒,司马迁则选择了把事实默记在心。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直到这里,秉承史家良心的司马迁才把霍去病射杀李敢的真实经过揭露,记录在《史记》中。



但李敢也不是泛泛之辈,霍去病单挑李敢,未必一时三刻就能杀了他。

所以,最合理的解释是:

甘泉宫围猎途中,士兵们发现了一头野鹿,皇帝下令,谁能一箭射中,可得重赏!

霍去病和李敢都弯起了弓,搭上了箭。

不同的是,李敢的目标是野鹿,而霍去病的目标是李敢!

而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鹿上。

李敢的箭先射出去,

中了!

士兵门欢呼雀跃,负了伤的野鹿则向李敢方向冲了几步。

霍去病的箭后射出去,

也中了!

中箭的李敢转身,瞪大眼睛望着霍去病,慢慢倒下……

“你,好……”

皇帝和士兵们都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没有人上去救李敢。

许久,皇帝发话说:

“李将军被鹿撞死了!”

时为元狩四年(前119年),也有人说,事情发生在第二年,即元狩五年(前118年),无论哪一种说法,距李广自杀都不足一年,。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