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高通胀是股市的大敌
[打印本页]
作者:
fox666
时间:
2008-5-12 00:48
标题:
高通胀是股市的大敌
《芒格主义:不用稿子的查理》选自《穷查理年鉴》第三章,是芒格的妙语集锦。我过去也引用了不少,这儿再评论几句吧。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避免成为傻瓜而不是试着成为非常聪明的人,那些像我们一样的人的优势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张注:春风得意的人一般是听不进这种话的,成功怎与我的能力与聪明无关呢?只有遭受过大的挫败,才会发现芒格并不是装谦虚。困难在于,我们在熊市中听得进的话,到牛市会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希望回到过去,我已经经历过了过去。我们许多股东的大部分财富都在伯克夏公司的股票上,他们也不想回到过去。”
张注:这是大实话,却没有“诗意”。有诗意的描述往往是某某投资英雄破产后东山再起或绝处逢生,它们可能适合励志,但我们应该祈祷别碰上。总之,在投资界中谁想做“英雄”,最终会连狗熊都不如。《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容易让人神往,却以自杀而告终,我们得敬而远之。
“20世纪20年代时到处都是弊端。当时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家伙说:‘我买股票是为了能在年老时有所依靠,但6个月内该股票就实现了我的目标,我感到自己成了老家伙了!’”
张注:每一次大牛市都会催生不少这样的“老家伙”,但他们未必能提早退休。
“如果共同基金的董事是独立的,那么我就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主角。”
张注:芒格这么大年纪,还要“恶搞”,但不这样,又如何把事情说透呢?
“我宁愿在妓院中通过演奏钢琴来赚钱,也不愿听从约翰?多尔的建议,通过占有股票期权去赚钱。”
张注:继续“恶搞”,把众多的上市公司高管及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手段比喻为在妓院中演奏钢琴?而且还不如?过份不过份?股权激励在中国还是新鲜事,所说对上市公司与股东的利益重要得不得了,是吗?至少在发源地的美国,它早就没这么神奇吧。
“金融机构的本质就是公司有许多种倒闭的方法。你可能过高地使用了信贷,或者进行了愚蠢的合并,或者过度使用了财务杠杆――并不仅仅只有衍生品(能让你垮台)。”
“也许我们是特例。但我们对金融风险非常敏感,当金融机构试着做得最好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让我们感到紧张。”
“在工程学上,人们有着巨大的安全边际。但在金融市场中,人们并不关心安全性,他们让这一系统扩大扩大再扩大,会计假账为这一系统的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比沃伦更担心这一系统。”
张注:不是沃伦?巴菲特比芒格圆滑,而是芒格如此蔑视同行,浑身是刺,会让人受不了。
“衍生品就像一条下水道,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到时会有严厉的惩罚在等待它。你所要做的就是准备当账本上这些衍生品崩溃时,你该怎么办。”
张注:巴菲特在2003年就把衍生品比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芒格则把衍生品比作下水道。不,他还说过:“把衍生品看成是一条下水道的说法是对下水道的侮辱。”当时芒格这么说有刻薄之嫌,但2008年的今天,次级债水落石出,说它不如下水道,还是厚道的。
《景气为什么会循环》(《外汇,景气循环与市场波动》)最吸引我的是里面有许多经验数据,如英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04年间的资产价格升跌表明,股票的表现极端取决于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胀是股市的真正大敌。在高通胀的情况下,经济高增长与低增长的股票表现分别为4.4%和4.1%;而在低通胀的情况下,经济高增长与低增长的股票表现分别为13.4%和11.1%。很明显,股票的表现与经济的高增长与低增长的关联度很小。
如果有形资产(艺术品、房地产和原材料)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在高增长的情况下,高通胀与低通胀的房地产表现分别为8.1%和11.0%,艺术品是9.2%和7.5%,原材料是6.1%和15.1%。而在低增长的情况下,高通胀与低通胀的房地产表现为-4.2%和4.7%,艺术品为0.3%和0.9%,原材料是2.8%与3.2%。相比股票,通胀高低对有形资产的影响确实不大。
关于《苏格兰人如何发明世界》(《地杰人灵》)我已在前两期的《投资者文摘》中介绍过,这儿再摘抄一段杂志主笔胡海的读书笔记,相互印证吧。
很不错的一本历史书,主要叙述了18-19世纪期间苏格兰人所作出的贡献。虽然书名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但读完本书后,你不得不承认,18-19世纪的苏格兰人确实是为现代世界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事实上,即使仅凭亚当?史密斯和大卫?休谟这两个人,说苏格兰人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基础,相信很少有人能反驳的(自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受史密斯和休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除此之外,我们所熟悉的名人中的苏格兰人还包括瓦特、贝尔、卡耐基。
书写得很好,涉及面广,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涉及,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充满感情的描述,让人有时深思,有时感动,有时微笑,有时悲伤,很好看,很多内容很有启发性。
苏格兰是在18世纪初正式加入英联邦的,当时的推动者主要是商人,希望加入英联邦后可以在其殖民地做生意,而当时苏格兰的民众是很反对的(双方民族对立情绪很大)。但实际联合后的几十年里,苏格兰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苏格兰语是与英语不同的另一种语言,而当时从思想上说,苏格兰人是很崇英的,学英语的热情和我们现在学新东方、疯狂英语很相似。一个爱尔兰人(爱尔兰语与英语也不同)在苏格兰教英语很火爆,赚了很多钱(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被认为是英语经典,但对他来说,英语实际上是外语,他的英语口语始终带有口音)。但不久,苏格兰在思想上的影响力超过了英格兰,成为英联邦中的主导力量。
人的自尊心、民族感情是很容易被滥用的。1745年时被废黜的王子查尔斯为了夺回皇位,鼓动苏格兰高地的部族首领和他一起叛乱,这些首领明知胜算很小,很不情愿,但因为荣誉感(他们原来臣服于查尔斯王朝)还是追随于他了,英勇奋战,结果大败,死伤惨重。而查尔斯王子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卡尔文主义是基于反抗教会对教义的垄断而兴起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世俗权威的意识,奠定了西方民主的思想基础。但其本身的教义又是极端严厉的,不允许剧院表演等任何娱乐活动,任何对上帝的不敬言行都可能会受到惩罚甚至处死。
在18世纪时,苏格兰可能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但其识字率却是最高的。到美国的移民中,苏格兰人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们既识字又能吃苦。因为卡尔文教派认为所有人都应能读圣经,所以在乡村设立了一系列的学校。
我们都知道“圈地运动”是“羊吃人”,实际这是一个必然的经济、环境结果――如果这些土地种粮食的话,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佃户靠种粮食无法取得足够的收入以交租,而地主无法取得足够的租金维持领地的运转。当时这些地主的经济状况都很差,很多都是负债累累,不得不改养羊。
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但为什么当时除了中国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国家有严重的鸦片问题呢(包括大量种植鸦片的印度)?
卡耐基体现出典型的苏格兰人的精神:吃苦耐劳、精明、同情心(据说他对没有控制好与罢工工人的冲突导致流血死亡很后悔,也是他后来出售自己的钢铁帝国的主要原因)。“作为富人而死是羞耻的”便是他说的。
香港的时事评论员蔡子强写了三本《新君王论》,销路在当地很不错。我比较喜欢的是《新君王论》(三),也就是“曾荫权的领导笔记”。曾荫权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力挽狂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通过港报关注着他,但毕竟隔了一层,当然没有蔡子强说得明白。
政治人物的压力都很大,曾荫权的一个减压方法竟然是“擦鞋”,他会把柜里的十多双皮鞋拿出来重新擦亮一遍。而他外访的时候亦爱自己帮自己擦鞋。
蔡子强认为曾荫权何以受当地人民的欢迎,是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寻自己。曾荫权是个地道的“香港仔”。
“他平民,down-to-earth,至今仍会去‘九记’吃‘牛腩粉’,去‘何洪记’吃‘云吞面’,跟你我一样。”
“他品味暴发,为官数十年,没有甚么嗜好,唯一喜欢的是收集‘劳力士(Rolex)’手表,巧合的是,每逢经历大事,例如入市击退大鳄,或者当政务司司长之后,他都会多买一只,像是给自己奖励。”
“他修养普通,一朝得志,得意忘形时,竟然会吹起口哨;有时甚至浅薄,大家都记得当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他的第一个公开反应竟然是说:‘今趟香港想穷都几难了!’”
蔡子强又说道:“但到有必要时,他也会勉为其难,有所承担。这就像韦小宝面对其师父陈近南时一样,他半推半就地投身反清复明的大业。这并不表示他侠骨仁义,忠肝义胆,而只不过是不想让师父和旁人失望,以及想争取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而已。”
曾荫权是“实用主义”的,“只要可以为我所用,即使只是四十岁刚出头,出身寒微的人,都不拘一格,有点像《水浒传》中宋江的气魄。他只会考虑,你是否真的能帮到他。”
“我想曾荫权一生人,也没有想过要当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一次也没有。”
他没有那么多“Visions(愿景)”,“他只想把交托给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可以继续在自己的位置上留下去,当其Pragmatic leader。而他能屈能伸的高度弹性以及卓越的执行能力,又令他胜任愉快。”
曾荫权自己形容:“Visions好多时就像一些幻影,你不可以让幻影所蒙蔽,而是要有细节的Planning(计划),去保证把东西落实。”
蔡子强说:“据悉,从民调中发现,越是低下阶层,越是喜欢曾荫权。”
不好意思,我也喜欢这位“香港仔”啦。(本文为《投资者文摘(23)》的开场白)
欢迎光临 智囊论坛 (http://topo100.com/bbs/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6.0.0